旗下微信矩阵:

争议不断的大麦网,每月狂赚1个亿

一个行业的正向发展,必然是建立在良性循环上。如果是以牺牲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此时再如日中天,未来也保不准会走上下坡路。
2024-06-12 10:18 · 微信公众号:快刀财经  快刀财经编辑部   
   

都说人红是非多,但像“大麦网”这样风波不断的,也是属实少见。

作为周杰伦、五月天、林俊杰等大量头部演唱会的总票务代理方,尤其是在演出市场井喷式复苏的当下,大麦网可谓站在“食物链顶端”,尽享天时地利人和。

就在最近,阿里影业发布2024财年业绩,一同披露的还有被其收购的演唱会票务平台大麦网的经营数据。数据显示,截止到2024年一季度末,阿里影业营收为50.36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大麦贡献了近30%,财年内大麦网净利润约11.6亿,换算下来平均每个月的盈利近1个亿。

▲图/阿里影业财报

然而,高业绩背后,大麦网近年来时常身处旋涡中央。今年3月,广东的娟女士发帖求助,自己花980元购买了某歌手演唱会门票,因父亲突然去世到不了现场,申请退款时却困难重重。

娟女士称,多次沟通下,大麦提出让她提交父亲已经去世的死亡证明,但又反悔“有这些证明资料也不能退”。

5月,“黑猫投诉平台”发布了一位网友求助。王先生投诉称,他的妹妹原本买了6月1日周杰伦长沙演唱会的门票,不幸的是,妹妹因意外去世。

王先生表示,见周杰伦是妹妹一直以来的愿望,自己希望能替妹妹完成这个心愿,于是向大麦网申请换绑观演人,尽管王先生按要求出示了死亡证明、销户证明,仍被大麦网拒绝。

不但如此,大麦网还因“一票难求”,被质疑在二级市场加价买票,人为制造供需失衡和高溢价。另外,大麦网还屡次因出现“柱子票”“栏杆票”“台阶票”等座位问题引发争议,也曾因退票政策不统一,被中国消费者协会、江苏省消保委等点名。

一面是节节攀升的营收,一面是江河日下的口碑,负面缠身的大麦网,似乎有两幅面孔。

01 风口之上乘胜而起,月入过亿业绩爆表

走“黑红”路线的大麦网,最初其实拿了手王炸的牌。

大麦网的业务雏形缘于一次快递业务。1999年,当时主营北京同城快递的“小红马快递”创始人曹杰意外发现,某位客户的配送量突然间暴增,而其配送的产品全是热门话剧《恋爱的犀牛》的门票。

曹杰迅速捕捉到了商机——销售演出门票。演出前只需和演出公司谈好提成,拿到票之后直接对外售卖就行,卖不出去的部分还可以退还给演出公司,既不需要占用大量资金,也没有压货风险。

说干就干,曹杰很快联系到了几家演出公司,大麦网的前身“中国票务在线”就此成立。后因带有“中国”字样的品牌不能申请品牌保护,于是在2010年正式更名为大麦网。

21世纪初正逢数字音乐开始腾飞,全新的演出娱乐市场正在被重构。实体唱片销量式微后,线下演出便成为了歌手和唱片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站在风口上的大麦网,又一次抓住了机会。

曹杰率先研发出手机二维码技术,观众购买成功后,可以凭借手机信息直接入场,一举填补了“在线销售门票”的空白。

趁热打铁,大麦网又紧锣密鼓地自主研发出MAITIX票务系统、快速分发系统等相关技术。在几乎没有对手的情况下,因为买票方便,渠道正规,大麦网顺利跻身为票务市场*。

官方数据显示,2013年,大麦网销售额已达到13.5亿元,市占率达60%以上;2017年,大麦网被阿里影业以12亿全资收购,成为阿里大文娱业务板块之一;到2018年,易观分析数据显示,大麦网App月活比市场排名第二至第五玩家的总和还要多。

与大麦网的好势头相对应的,是国内演唱会市场的火爆局面。2023年国内演出规模达903.46亿,预计到2026年将会突破千亿大关,前(钱)景广阔。

寡头效应下,越来越多的演出方聚集在大麦上,一些稀缺的演出资源的*票务合作也顺理成章地落入到了大麦手中。

随着业务的不断延伸,大麦网将自己定位为现代娱乐产业服务提供商,经营范围包括演唱会、话剧、体育赛事等。尽管大麦网看起来变得更强大,但它的核心问题在于——不生产演出,只做演出方的“搬运工”。 

简单来说就是,大麦网本质上是演出平台的销售渠道商,更多扮演着服务的角色,并未掌握实际的“票权”。演出票的价格还是由掌握票务所有权与演员、场地等资源的主办方决定,有多少票交给大麦网来卖,也取决于主办方的想法。

这也为大麦网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爆发,埋下了导火索。

02 一票难求黄牛加价,大麦网被骂上热搜

2023年7月,周杰伦演唱会“2张连坐票黄牛叫价15万”的话题冲上热搜,大麦网被推至风口浪尖。

起因在于,7月18日周杰伦演唱会天津站开票,据大麦网平台显示,本场天津演唱会大麦单平台放票近13万张,共分四轮开票,四轮都在30秒内售罄。

然而,诡异的是,抢票结束后,二手平台上很快流出了这场演唱会的高价门票,不同位置一应俱全。到最后,两张购买价格为2000元的连座演唱会门票,被标价到了15万元,前三排的售价则高至近20万元。

争议还未散去,7月24日,“TFBOYS十年之约演唱会”线下门票同样在大麦网开售后秒速售空。粉丝们还没回过神来,却在二手平台上看到了大量门票流出,原本售价500-2000元之间不等的门票,前5排单张价格被炒到50万,第1排门票更是高达200万元,足以在二三线城市买套房。

所有门票正常开售,结果是至少99%的人抢不到,难度和中彩票的概率差不多,但在二级市场上却可以看到大量溢价票。最重要的是,这种情况在大麦网是司空见惯,无论是NBA赛事,还是各类明星演唱会,统统都是“一票难求”,想要观看,只能割肉接受“高价”。

诸多“巧合”上演无数次之后,忍无可忍的消费者们质疑起了大麦网的运营机制,认为大麦网根本没有票,甚至觉得黄牛才是大麦网的“二级代理商”。

为了打消粉丝的疑虑,大麦网曾多次向外表达打击黄牛的力度。比如逐步收紧平台购票政策,先将任意选座购票变为实名制购票,随后又再度升级为“强实名制”,大麦还曾借助阿里风控引擎平台,拦截机刷请求。

但这些举措并不能让消费者买账。有网友表示,大麦网并不是出票的*渠道,按照行业规则,工作票和赠票会占全部票数的20%,同时会预留20%的防涨票,如此一来,留给票务平台公开发售的票数仅剩下60%。

由于大麦的纸质票并不限制互相交易,这些非公开销售的工作票、赠票、赞助票也会默认流到黄牛手里,虽然大麦网不该背全部的锅,但也不无辜。

更让消费者不满的是,针对上架秒空的情况,大麦网推出了候补下单功能,却要收取6%的手续费,“割韭菜”加价的嫌疑陡然上升。

对于大麦网而言,也有“难言之隐”。作为“搬运工”,过多的打击手段会影响主办方的上座率,大麦网的核心业务是为主办发提供演唱会方面的安保、验票及其他服务,在实名认证上还是要听主办发的意见,权衡之下,消费者就成了被动的那个。

尽管大麦网被骂的厉害,但并不影响其赚得盆满钵满,反正下一次消费者还是会来抢。让消费者更心累的是,大麦网不仅买不到票,退票换票更是难于上青天。

03 退票换票成拉锯战,大麦网列黑榜*

“霸王条款”、“强制消费”、“冷血死板”,成了近年来根植在大麦身上的标签。

2024年4月30日,家住河北保定的刘先生花655元在大麦网购买了一张五月天5月21日北京演唱会门票,购票后刘先生不慎意外摔伤,导致骨裂无法观看演唱会,于是向大麦网提出退款,在按照要求提交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后,大麦网仍然拒绝退款。

▲网友供图

而此时刘先生的订单出票状态还在预售中,主办发还未出票,并不影响票品时效性。心寒的刘先生选择将事情发布到社交平台,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的“血泪经验”,大麦的口碑跌至谷底。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5月21日,贵阳的王先生称,自己的妹妹原本买了6月1日周杰伦长沙演唱会的门票,但妹妹因故去世,王先生希望能替妹妹完成这个心愿,于是向票务平台申请换绑观影人,没想到陷入了一场拉锯战。

反复的交涉让王先生身心俱疲,即便自己按要求出示了死亡证明、销户证明后,大麦方却还是强硬地要求妹妹本人前往(简直荒唐)。事情曝光后,大麦被骂上热搜,大家有多能与王先生共情,就会有多么反感大麦的“刻板僵硬、冷漠无情”。

迫于舆论压力,大麦在深夜发布道歉声明,并协助办理免费退票。然而,就是这一“得之不易”的解决方案,还是无法让王先生替妹妹完成心愿,而完成这个心愿,本不应如此困难。

根据大麦APP显示,大麦的退票服务主要为“条件退”和“不支持退”,看似留有改作的空间,但事实并非如此。在APP里,退票/换票规则主要出现在商品页的地址栏下方、支付页的小字“服务”一栏中,需要点开才能看到详细规则,还有一些活动会在商品页的“详情”部分放上退改规则。

不过,这些提示并不醒目,甚至堪称“隐蔽”,很多消费者在买票时并没有留意到这些小字,也未收到过弹窗提醒。而一旦购票后,不管什么原因,大麦都会用“特殊商品”为由拒绝。

如今,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4万条针对大麦的投诉量:从付款到申请退票仅两分钟,却要收取50%的收取费;因家庭变故或身体原因申请退款,出示相关证明后仍被拒绝;同一演唱会在不同城市的退票规则不一样……位列娱乐票务领域的黑榜*名。

▲图/黑猫投诉平台

就算幸运地没有遇到退换票的问题,在大麦上买票也像“开盲盒”。“柱子票”、“铁窗票”等奇葩座位票屡见不鲜,好好的演唱会变成了糟心体验,可谓是花钱买罪受。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维权的消费者,还是弱势的一方。虽然可以起诉大麦网,但大麦网只是根据与主办方的合作或委托关系进行收票,不同平台不同地方还需要到对应的法院起诉,折腾到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一个行业的正向发展,必然是建立在良性循环上。如果是以牺牲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此时再如日中天,未来也保不准会走上下坡路。

这个道理,不知道大麦网是真不明白,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快刀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