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AI手机的冰与火

而网上对AI的讨论热度,则已无声地渗透到这些线下门店中,化作门店里的宣传物料与符号。
2024-06-25 11:49 · 光子星球  文烨豪   
   

每至年中和岁末,行业内总会浮现出轻微的焦躁和期待,手机厂商们也不例外,总习惯弄出点动静,比如搞搞联名,或是包装包装线下旗舰店——上点价值,带点产品。

AI手机恰是如此,从纷纷端出大模型的荣米OV,到“All in AI”的魅族,再到近日再度引发行业讨论的苹果——焦虑笼罩着全行业的背景下,AI已然成为手机行业共同的宏大命题。

然而,潮流从来都不是“喊”出来的,AI手机大肆刷屏的同时,消费市场的反应却出奇的平静,甚至略带一丝冷漠。

可能是智能手机赛道最后一场战役的AI手机,正站在岔路口,不知是将步入新一轮红利期,还是消逝于忘却的河流。

01

AI带不动销量

成都银泰城负一楼,一处三岔路口,荣米OV门店坐落在周遭,彼此相望,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其间,添了几分生气。空气中漂浮着一旁杂货铺子里溢出的香氛,与太升南路手机一条街上维修店焊接松香的刺鼻味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网上对AI的讨论热度,则已无声地渗透到这些线下门店中,化作门店里的宣传物料与符号。

其中,“蓝绿二厂”的店面间似乎维持着一股兄弟默契。

OPPO门店外,一块醒目的立牌立于人流之间,展示着OPPO Reno12系列新机,立牌左上角清晰地烙印着“AI手机”的字样。店内的展示台摆放着关于AI的宣传物料,叙述着AI对于OPPO影像的改造与重塑。

不远处的vivo门店不甘示弱,展示台上整齐排列着旗舰与折叠屏手机,其中既夹杂着AI的宣传介绍,更摆着放满NFC卡片的塑料台——不同卡片好似钥匙,对应着文生图、智能消除等不同AI场景,只需在展示机上轻轻一刷,便能直接进入演示场景。

相比之下,荣耀和小米显得更加审慎。

无论是荣耀Magic6系列,还是荣耀200系列,AI的名字似乎暂时退居幕后,周边宣传物料都未过多提及AI,而是聚焦于护眼屏、青海湖电池等自身技术优势。小米店内,氛围更是低调,宣传材料中几乎看不到“AI”或“大模型”的痕迹,只有在细读展示机参数细节,才能发现那藏匿于其中的“AI大模型”字眼。

这四家门店,尽管都坐落在同一商圈,各自独立运营,却在不经意间,展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

以vivo为例,尽管拥有“自研AI多模态大模型”,在AI语境里是*的弄潮儿,店内亦摆满了准备充分的NFC卡片,但其店员对此并不积极——从始至终没有主动提及AI,店员明显更愿意对外讲述手机的镜头素质和硬件规格。

即便特地询问,店员也仅仅是用NFC卡片草草带过,随即便将话题导向影像、外观等维度。

这并非偶然的个案,店与店之间似乎达成了一种行为上的默契——不管店内品牌、产品物料是否朝向AI倾斜,并未互相通气的四家店员,对自家产品的AI功能都保持着缄默,并未主动提及。

各家门店里,不仅店员们准备不甚周全,甚至就连供顾客上手体验的展示机,也同样未能完全准备就绪。

其中一家店的旗舰款展示机,并未更新自家大模型的最新版本,直至顾客询问,店员才慌忙更新。同样,在光子星球尝试小米手机AI消除“Pro模式”时,店内展示机亦未更新所需的最新固件,店员无奈之下,只得掏出自己的小米手机供用户体验。

也就是说,直到那一刻,店里尚未有顾客在这台展示机上,体验过AI功能。

在与店员的交流中,亦能感知到他们对AI的淡漠态度。不止一位店员告诉光子星球,此前从未有顾客特地因AI功能来选购手机;AI只是给顾客增加新奇感的添头,实际买单理由仍然是影像、外观等传统需求。

这意味着,尽管手机厂商对AI寄予厚望,但现阶段,尚不能改变AI带不动销量这一事实——即便行业正试图将销量亮眼的三星S24系列包装成“AI拯救销量”的样本,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其*诚意的硬件规格,以及降价所缔造的超高性价比。

02

用户视角下的AI手机:看不起,用不上

消费市场对AI手机的清冷凉薄,并不能简单归咎于用户对其认知、需求等方面。

一个假设:倘若AI手机的能力,足以让用户拜倒在其石榴裙下,那么店员们对此的态度势必将截然不同,不说在店外拉起横幅,擂鼓叫卖,至少也会在用户问询时主动、热情推荐。

因此,黯然、不尽如人意的现实,亦是当下AI手机能力缺憾的直接映射。

某品牌店员向光子星球透露,其门店曾经专门就AI功能进行过一次系统的店员培训,目的是让每位店员熟悉技术,以便更好地向顾客呈现“AI魔法”。

然而,在实测过程中,诸如会议录音、文档归类等功能表现出了不稳定的一面,等待后续版本完善;别的品牌大力宣扬的AI消除功能,同样需要之后系统更新来兑现。

其他手机厂商,亦是如此。

以vivo为例,光子星球现场拍摄了一张商场照片,要求蓝心小V将其转变为动漫风,却被其告知风格化处理只支持人像和猫狗;要求其将彩色照片转换为黑白时,蓝心小V并没有直接将照片去色,而是输出了一大段文字,阐述将照片转换为黑白模式与拍摄黑白照片的方法。

因此,尽管vivo基于NFC卡片,连接了诸如消除人物、照片动漫风等标杆场景,但其更像是为了*时间吸引和唬住顾客所打造,整体体验略显笨拙,禁不起细看。

而OPPO小布助手尽管被包装为智能中枢,实际体验过程中的连贯性仍有待提高——对话助手虽支持文本交互,却无法直接生成图片,文生图需依赖专门的AI画图应用,功能整合层面稍显分散。

从中不难窥见,现阶段的AI手机,在理解和执行更为细致的用户需求方面桎梏仍存,价值提供过于间接、片面。

一位从事摄影摄像的科技发烧友告诉光子星球,AI手机所搭载的功能,更像是在原有应用基础上,换上了时髦字眼的玩具。

“比方说,专业的图像编辑软件,多年前就已实现智能抠图和内容填充等功能,手机上的AI实现效果较差,很难用于严肃创作。比如文生图,我没理由放着Midjourney不用,去用蓝心小V或者小爱同学。”

一直试图成为“分母”的手机厂商,很难拿自己的“样样通”来碰瓷专业玩家。

而对普罗大众而言,AI手机虽能较好地承接诸如写宣讲稿、生日贺词等需求,普通用户对AI关注度有限,更何况在优秀的AI应用爆发的当下,鲜有人会因AI“附加值”而购买某款手机。

正如小米店员直言:“市场上各品牌旗舰机的AI能力大致相当,我们也都有类似的图像消除和文档提取功能,但绝大多数顾客对这些并不感兴趣。”

因此,手机厂商虽不断推陈出新,为产品钉上AI标签,但在硬核用户眼里,只是未完全成熟的玩具,能轻易摸透“黔之驴”的虚实;而在普通用户眼里,则是不甚关注的营销标签,难以传达到AI语境外的田间地头。

这或许才是AI手机,未能引起用户群体共鸣的内在原因。此中隔着一道巨大的裂谷,等待玩家们一点点去填补,逾越。

03

等待苹果的答案,是终端消费电子领域恒久的话题。

自去年Apple Vision Pro交卷之后,今年6月,苹果亦交出了自身的AI硬件答卷——Apple Intelligence。

两份答卷,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作答清晰、扎实,却不够亮眼。

何况发布会上展示的DEMO,要想全数降临,至少得等到明年,而在国内,其体验的优劣则同接入哪家国产大模型高度相关。

这意味着,无论是XR行业,还是AI手机领域,都没能等到苦苦追寻的“杀手级应用”,那个能让一切等待都变得值得的解法。

没有颠覆性的参考答案,代表AI手机市场的核心逻辑仍是精耕细作,而非盲目冒进,动不动就“All in”,然后期待一夜之间的爆炸式增长。可以预见,AI手机赛道,仍将在黎明前夕的漫漫长夜,彼此拼杀。

尽管每一方都暗藏机锋,虎视眈眈,但若想在战场出人头地,不能指望打着AI名号的自我洗脑与媚俗,或是一切在手段中迷失目的的行为,而是需要端出一些更硬核的指标。

只是,在行业重新企稳的大背景下,这对于拼尽全力涌向AI的手机玩家而言,多少有些宿命的悲凉意味。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光子星球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