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打完司美格鲁肽的人,开始反思「减肥神药」

减肥是一种需求,所以,它也成为了一门生意。其中社会的部分演化出各种减肥训练营,科学的部分则是减肥药、减肥针。
2024-09-04 15:43 · 松果财经  在辉   
   

700元一支的减肥针,身材瘦了、药企肥了

在第三次检查肥胖症后,陈陈(化名)从医院肥胖管理门诊开出了716元一支的“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从5月1日开始,陈陈开始了遵医嘱的打针之旅。到8月末,她的体重一路从160斤左右掉到了130斤。这让她很开心,因为虽然途中有些打嗝反胃的副作用,但减重的难度依然远小于她的想象。

然而,不是所有用药减肥的人都能轻松适应。29岁的长安(化名)成功用司美格鲁肽减重了60斤,但停药三个月以来却经历了一轮暴食。幸好,180斤-112斤-120斤的体重曲线,对他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的减重成果。他曾经想着,如果司美格鲁肽没用,就等海外医药巨头礼来研发的另一种减肥药——替尔泊。从临床数据来看,替尔泊肽的效果甚至比司美格鲁肽还要强。

2024年7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发布《肥胖患者的长期体重管理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文件明确提出,如果单纯的生活方式减肥效果不佳,则可以开始用药。比如对BMI超重者来说,如果生活方式干预下3个月减重依然小于5%,则启用药物治疗。两者可以并行。

也许正是因为减肥药物的合规性和安全性越来越强、获得的门槛越来越低,打减肥针正在成为一种隐形的“潮流”。然而,热潮之下,被忽视的不仅有一些不起眼的副作用,还有大众对于体重焦虑的过度放大。

从科学角度来看,真正需要短时间内快速减重的严重肥胖或超重患者,在总人群中也许占比不到两成。剩下的轻度肥胖患者,需要的是对生活状态和身体指标的温和改善。而更多被审美裹挟的非必要减重者,需要的则是观念的扭转,和焦虑的平息。

1、700元一支,跨国药企造出“药王”

减肥是一种需求,所以,它也成为了一门生意。其中社会的部分演化出各种减肥训练营,科学的部分则是减肥药、减肥针。

我们现在谈的减肥针,基本都是两大跨国药企的杰作——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和礼来的替尔泊肽。它们通过模仿人类肠道中的一种多肽物质GLP-1,抑制食欲并减慢胃排空和肠蠕动的速度,从而让身体感觉不需要吃得更多,达到减肥的目的。

人类越来越严重的身材焦虑,让司美格鲁肽率先成为了减肥赛道的超级“药王”。它的开发者、跨国药企龙头诺和诺德在8月7日发布了上半年财报,司美格鲁肽在六个月里大卖129亿美元。其中Wegovy二季度的销售同比增速达到55.08%。

2022年的药王是艾伯维的修美乐,年销212亿美元;2023年的药王是默沙东的“K药”可瑞达,年销250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卖了142亿美元,同比增长21%。这样对比一看,司美格鲁肽大概率会在今年拿下药王的位置。

不太准确地说,这可能是医药市场上*次,人类变瘦的“欲望”,战胜了对抗病魔的生存刚需。

司美格鲁肽的成功和安全性,大大加速了GLP-1药物的落地。可以看到,礼来的替尔泊肽过监管的速度明显提升。天眼查刊载的信息显示,司美格鲁肽在今年6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减重适应证,而替尔泊肽在5月获批降糖适应证后,7月就光速获批减重适应证,预计四季度开始商业化上市。

《美国医学会杂志》刊载的实验结果证明,替尔泊肽的减重效果甚至还要强于司美格鲁肽,这无疑是又一个减肥“神药”。

它的销售额暂时比不过司美格鲁肽,但礼来市值超过9000亿美元、成为全世界市值最高的药企,有替尔泊肽的一份功劳。而且,今年上半年,替尔泊肽减重药和糖尿病药的合计销售额达到66.58亿美元,同比增长330%,成为有史以来爬坡放量速度最快的药物,潜力惊人。

(图源:SWS)

辉瑞预测,到2030年,GLP-1减肥药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550亿美元。也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药企正在入局减肥市场。早期如果不参与,后面可能就再难进入这个领域。

这又让还在观望的消费者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神药,能不能更便宜?

2、专利即将开闸,中国竞品等待爆发

陈陈(化名)从医院开出的司美格鲁肽,一支716元。但现在,潜在的减肥神药太多,价格已经有点撑不住了。礼来刚刚在8月27日宣布,推出单剂量小瓶装的Zepbound,较原先的定价直接打了五折。

(“诺和泰”美国售价昂贵。图源:https://www.drugs.com/price-guide/ozempic)

这是后来者扩大市场份额的方式。而在这个行业,后来者正在变得越来越多。价格战,蠢蠢欲动。真正有能力掀桌子的人,也即将来到战场。

司美格鲁肽在中国、德国和英国每月的治疗费用分别是1349美元、140美元和92美元。在中国,其糖尿病适应证药物“诺和泰”上市当年就进入了医保,3ml价格从813.96元/支降到716.28元/支,够用一个月。不过,今年4月,医保局发文明确,减肥不在支付范围内,医保不能报销。所以“诺和盈”产品后续只能自费购买。

对比来看,去年7月7日,国内药企华东医药的另一种减肥针——利拉鲁肽注射液获批,这是当时国内*获批用于减重的GLP-1药物,当时3ml一支的售价约为300元。

竞争和市场规模,是推动产品降价的利器。因为市场需求暴增远超药企原本的生产能力,在美国FDA的短缺清单上,诺和诺德的Wegovy被列为无限期短缺,而礼来的Zepbound和用于糖尿病的Mounjaro,在之前一度处于限量供应中。但他们的扩产力度又非常大,降价几乎是未来的必选项。

所以,而更有能力“掀桌子”的,还得是既能自己拉低价格下限、又能倒逼原研药降价的仿制药。

去年,高盛发表的一篇研报指出,仿制药可能导致司美格鲁肽在中国的整体价格下降约25%。而6月19日,《自然》杂志发文表示,中国和印度制药公司的发展,可能让畅销的减重药变得更便宜。

比如Wegovy,虽然现在形势大好,其实到2026年,它在中国的专利就会到期。目前,包括丽珠集团、九源基因、石药集团、华东医药、中国生物、齐鲁制药等在内,国内已经有超过10种司美格鲁肽仿制药进入临床,等待到时临门一脚的爆发。

美国制药公司、减肥药新贵Viking Therapeutics,在今年2月底公布其Zepbound类似药的二期临床结果后,股价一夜暴涨121%。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一种商业公司难以抵挡的诱惑。

无论如何,对等待减肥针降价的人来说,更多的竞争者是有利的。本身就有巨头间的价格战,后面的仿制药越来越多,也许在几年之后,两位数的GLP-1减重药就会出现。

到时候,*的问题将不再是减肥药本身,而是一个观念:你的减肥需求,真的合理吗?

3、激进中的反思,别让良药变“网红”

减重,已经变成了社会层面的刚需。但它身上依然存在两种非常极端的误解。

*种,是听之任之,忽视肥胖的危害,没有主动减肥的动力。

去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母义明及其团队,在学术期刊《糖尿病、肥胖与代谢》上发表了《中国肥胖患病率及相关并发症:1580 万成年人的横断面真实世界研究》论文。数据显示,基于BMI统计,国内超重人群占比达到34.8%,14.1%的人有更严重的肥胖问题。

(图源:WILEY)

但问题在于,哪怕街头随处可见“大肚腩”,也很少有人真正觉得减肥是个需要医疗介入的健康问题。他们秉持着不检查、不生病就是没事的想法,任由状况发展,直到“三高”或者胰岛素抵抗的来临。

但另一方面,第二种极端误解同样在给社会意识带来危害。那就是身材焦虑导致的过度减肥,以及不合理使用相关药物。

早在司美格鲁肽尚未在国内获批时,过度减肥人群的需求量太大,挤压了糖尿病人群的药物供给,就曾经登上过热搜。这些药物获批之后,更多的热点集中到了副作用上。

GLP-1药物是处方药,适应证、副作用和禁忌人群都很明确。社交平台上,不乏有人因为擅自用药过量住进医院,或者随意打乱用药节奏导致胃肠道紊乱,上吐下泻。

如今,伴随着减肥针普及开来,减肥的社会问题逐渐公开化。有人拒绝减肥,有人过度减肥,还有人抱着反正有很多种药,一种不行、反弹了再试另一种的心态,把药物减肥当作捷径,反而放大了潜在的风险。那些真正受益的,无一不是看透了药物辅助减肥的本质,重新掌控了自己生活的人。

2022年,慧钦因为连续多年BMI大于30、而且对碳水的欲望失控,到三甲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在二甲双胍+司美格鲁肽的联合治疗,以及规律饮食+运动的生活方式支持下,慧钦最终减掉了30斤,并在停药后恢复了正常生活,完成了自己的人生大事,从此健康状况没有再反弹。如今,她依然觉得很幸运,有司美格鲁肽成为减重的一个翘点。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做任何事都有代价这个论点,不应在减肥领域失灵。药物本身无错,但盯上它的人如果本身没有对健康的正确态度,那再多的“神药”,也治不好欲望的泛滥。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松果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