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冲击Robotaxi第一股,小马智行成色几何?

在中国,自动驾驶的生长环境在不断改善,比如车路云一体化以及智能驾驶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一直在完善。
2024-10-23 14:28 · 电厂  翟芳雪   
   

北京时间10月18日,小马智行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上市申请,以“PONY”为股票代码在纳斯达克上市。根据中国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小马智行拟发行不超过9814.95万股普通股。

小马智行成立于2016年,技术目标是打造适用于不同车型及场景的 “虚拟司机”,同时布局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自动驾驶卡车(Robotruck)、乘用车智能驾驶(POV)三大业务。

作为经纬恒润(国内软实力最强的汽车电子厂商之一)认定的中国无人驾驶龙头之一,小马智行在全国范围内已投放250多辆Robotaxi。截至2024年上半年,“小马智行(PonyPilot)”App注册用户数超22万,半年内每辆全无人Robotaxi日均订单量超15单。截至2024年8月底,约70%注册用户多次使用Robotaxi服务。

目前,在复杂的城区公开道路中,小马智行已累积近4000万公里自动驾驶路测试总里程,其中无人驾驶路测试总里程近400万公里,为规模化与无人化的自动驾驶服务奠定了基础。

小马智行冲击“全球Robotaxi*股”的底气很足。

既有包揽了7成营收的Robotruck业务托底,又有强力的资本和合作支撑,尤其第二大股东丰田,从资金到落地车型都提供了巨大帮助。依托于体量庞大、环境友好的中国市场,小马智行和其他中国无人驾驶公司的商业化落地已经不远。

1、营收主要靠Robotruck

小马智行是目前中国营收规模*的L4自动驾驶技术公司之一。

2022年至2024年6月30日,小马智行近三年营收保持同比增长,2022年为6839万美元,2023年为7190万美元,2024年上半年为2472万美元,总计营收超过1.65亿美元(约12亿元人民币)。

小马智行将营收分为三部分,分别是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收入(Robotaxi)、自动驾驶货运服务收入(Robotruck)、技术授权与应用服务收入。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小马智行Robotaxi的名号更亮,但Robotruck才是目前其营收的大头,并且所占营收比例呈迅猛的上升趋势。

数据显示,Robotruck业务营收从2022年的1.59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78亿元。到今年上半年,这一数据来到1.28亿元。2年半间,该业务占营收比例从32.7%增长至73%。

据九派财经报道,小马智行的*辆Robotruck诞生于2018年广州的一间物流仓库。

在做这个项目之前,小马团队里面没有一个人实际乘坐过卡车,更别说改造自动驾驶卡车,传感器、底盘等都是需要重新认识和磨合的部分。团队成员在炎热难熬的恶劣环境下苦研三个月,才让Robotruck动起来。

如今,小马智行拥有190多辆Robotruck(包括L2级和L4级),自动驾驶路测里程约500万公里。截至2024年9月15日,货物运输量超7.67亿吨公里。每年营收过亿,成为了目前小马智行最挣钱的业务。

小马智行卡车技术负责人贺星表示,小马智行Robotruck的市场定位非常清晰,就是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技术填补卡车司机劳动力缺口,把人类司机请出驾驶舱。

“整个卡车司机群体的年龄基本在40-50岁,年轻卡车司机处于断代的状态。但与此同时,物流运输不会因为科技发展完全消失。我们从人口结构图推算出来,十年后卡车司机的缺口会有大几百万。”贺星说。

在运营上,小马智卡找到了理想的发展模式。一是注重大宗商品的运输,运钢、运煤,需求量大频次高,路线场景天然适合自动驾驶;二是编队自动驾驶,1+N的模式,既能直接节省跟随车辆的人力成本,还可以在特殊场景下脱困,最后还能实现编队运营,降低风阻,进一步经济降本。

在技术上,小马智行的Robotruck和Robotaxi共用一套“虚拟司机”底层技术,80%的技术可共享复用。例如城区和高速均是结构化道路,大多数交通规则可共享;软硬件方案等需要大规模测试任务可共享。剩余20%的技术,则需结合货运实际,适配满足速度更快、动量更大、非刚体结构需求。

对于具体的运输场景,小马智卡认为,港口本身是一个准成熟的场景,他们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专线场景和干线场景中,预计在五年内就会逐渐迎来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

尽管目前Robotruck是*,在业务领域,小马智行仍将商业化重点锁定在了Robotaxi,公司方面表示,未来业务发展的重心仍会是Robotaxi。

有自动驾驶业内人士对媒体表示,Robotaxi乃至整个自动驾驶领域沿着高科技发展曲线,已经从前几年的发展和积累进入到了增长爆发期,“所以会看到公众对它的关注度大幅提升、企业扎堆上市的现象,整个行业处在往上走的趋势。”

2、丰田,称职的二当家

小马智行冲击“全球Robotaxi*股”的底气,离不开强大的人才团队和背后支撑力量。

从创始人来看,担任首席执行官的彭军,曾任百度自动驾驶业务的首席架构师,负责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更早之前曾在谷歌工作七年,曾获谷歌创始人奖。

首席技术官楼天城,是全球闻名的计算机编程专家,他连续11年蝉联TopCoder中国区冠军,并两次获得谷歌全球编程挑战赛冠军,曾在Google X(Waymo)从事无人车技术开发,而后任百度无人驾驶事业部技术委员会主席,是历史上最年轻的T10级工程师。

在资金支持上,小马智行IPO前经历7轮融资,涉及金额超13亿美元。公开信息显示,背后资方背景丰富,不仅有红杉中国、IDG资本、五源资本、昆仑资本、CPE源峰、富达资本、凯雷投资集团等知名VC,还有丰田汽车、一汽集团等一流车企,招商局资本等国央企,以及来自沙特新未来城、加拿大安大略省教师退休基金、文莱主权财富基金文莱投资局支持。

10月10日晚间,广汽集团公告称,为深化业务协同和促进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发展,同意全资子公司广汽资本有限公司投资小马智行2700 万美元(约1.9亿元)。

剖析股权结构,招股书披露,IPO前小马智行的*大股东为彭军,持股比例为18.9%,而丰田作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3.4%。在外部投资股东中,红杉中国通过其旗下基金累计持有小马智行10.2%的股份,位居第三大股东。

在其中,丰田作为第二大股东,对小马智行鼎力相助。外媒对小马智行的介绍经常是:“一家由丰田支持的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初创公司”。

2019年8月,小马智行与丰田官宣战略合作,开始*款Robotaxi车型研发。2020年2月,小马智行宣布从丰田筹集了4亿美元,以加深和扩大两家公司在出行领域的合作。

今年,小马智行与丰田中国、广汽丰田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投资超10亿人民币。合资公司将在2025至2026年在国内一线城市投放千台规模的铂智4X Robotaxi车辆,由广汽丰田的新能源产线生产,产线下线后无缝接入小马智行Robotaxi运营平台,在国内一线城市开展规模化的全无人驾驶出行服务。

此外,小马智行还向丰田汽车提供了工程解决方案服务,2022年及2023年分别获得收入420.5万美元、661.2万美元。

小马智行还有很多“朋友”。合作层面,小马智行与众多第三方出行平台、出租车运营商达成合作,例如如祺出行、支付宝出行、高德出行、锦江汽车、新加坡康福德高等。

在供应链上游,小马智行与英伟达、速腾聚创等自动驾驶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达成合作,成为英伟达在自动驾驶领域深度合作的企业,也是*一家使用Orin X芯片落地Robotaxi的企业;将与速腾聚创共同研发定制化激光雷达产品,以支持自动驾驶乘用车和卡车系统量产方案的生产与落地。

3、商业化,L4共同的难题正在被解决

商业化,是小马智行绕不开的难题,也是所有推行自动驾驶的企业共同面对的难题。

小马智行表示,自动驾驶行业的特点是存在大量技术和商业挑战,包括对优于人类驾驶性能的期望、大量资金需求、较长的车辆开发交付周期、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要求、不一致且不断变化的监管框架、建立公众信任和品牌形象存在难度等。

小马智行自称仍处于技术商业化的初级阶段。例如,Robotruck服务在目前商业化的早期阶段毛利率相对较低,而Robotaxi由于促销和折扣,历史上仅产生了极少量的乘客票价收入。

小马智行副总裁、Robotaxi自动驾驶出行业务负责人张宁曾表示:“在像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中,当Robotaxi投放量在1000辆时,运营才会达到盈亏平衡点,越过这个点,每增加一台车辆我们的成本会更低,毛利率会更高,进入正向的不断自我造血的阶段,预计2025年将实现单车运营盈亏平衡。”

不完善的法规也极大地限制了自动驾驶的发展。小马智行认为,管理自动驾驶行业的法律法规相对较新且不断发展,其解释和执行也涉及重大不确定性。因此,扩大业务和维持增长的能力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

例如,2021 年 10 月,小马智行在加州弗里蒙特市发生了一起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经过内部调查,该事件是由软件故障引起的,小马智行更正了软件并应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要求提交了召回通知。

NHTSA 针对此次事故和小马智行的召回公告展开了审查,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暂停了小马智行的无人驾驶测试许可证。截至这次招股说明书日期,小马智行已在 NHTSA 审查期间回应了其所有要求,但仍未收到 NHTSA 的任何进一步询问、通知或调查。

在中国,自动驾驶的生长环境在不断改善,比如车路云一体化以及智能驾驶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一直在完善。

中国大体量的市场也能够给自动驾驶商业化极大的支撑。

全球知名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称,受L2智能驾驶车辆普及的推动,中国已成为全球授权和应用市场的主要贡献者,并将继续推动其增长。根据 Frost&Sullivan 的预测,按 GTV(交易额)计算,中国市场规模在2025年将达到 132 亿美元,2030年将达到308 亿美元,2030年中国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的 47.7%。

越来越多的中国自动驾驶相关企业在积极筹备上市。

今年3月,地平线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8月,获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10月8日,地平线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在招股期间,地平线吸引了阿里巴巴、百度、达飞集团和一家宁波市政府基金为基石投资者,认购总额达到约2.2亿美元。

据初步统计,目前仍有文远知行、Momenta、西井科技等数十家智能驾驶科技企业在排队上市,业务覆盖智能驾驶芯片、自动驾驶方案、激光雷达等多个领域。

10月10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公司计划于2026年正式推出Robotaxi。曹操出行CEO龚昕表示,公司将在两年内推出完全定制化的Robotaxi车型,并构建覆盖全场景的自动化运营系统。

国外企业也在加速无人驾驶领域的布局。

今年10月,特斯拉推出了Cybercab,预计成本低于3万美元,有望在2026年落地;今年9月,谷歌Waymo和网约车巨头Uber宣布将合作推出数以百计的无人出租车服务,并计划与通用汽车、现代汽车等车企展开合作。

“中国和美国一直是全球无人驾驶牌桌上最有话语权的两方势力。过去十几年来,中国无人驾驶一直在努力追赶美国,当前在技术上已实现并驾齐驱。中国要想在未来的人工智能竞争,尤其是无人驾驶的竞争中抢得先机,需要政府、企业齐心协力。”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教授陈艳艳表示。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电厂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