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5都快来了,实体零售何时能走出阴霾?
壹览商业丨出品
实体店各有各的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12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比上月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6573亿元,增长3.6%。整体上,国内的需求依然在扩张。
但是,第三季度全国闭店数目依旧十分庞大,有超千家门店倒在了这个秋天。据壹览商业不完全统计,2024年第三季度,国内至少有1478家门店宣布闭店,涵盖超过100家企业,其中不乏永辉超市、步步高、华润万家等大型渠道门店,以及星巴克、太平洋咖啡、书亦烧仙草等连锁餐饮品牌。
关闭的门店,从业态看,商超业态有119家,百货2家,餐饮行业超1000家,服饰行业20家,教培行业等其他业态超300家。这些实体店闭店原因多种多样,既有经营不善导致的亏损,也有为了发展而做出调整。
1、进入调整阶段的商超行业
继上半年以来,第三季度共有119家商超门店关闭。其中,关店最多的是永辉超市,至少关闭了33家门店,其次是步步高超市,至少关闭了10家门店,二者总占比达36.13%。
这些商超企业选择闭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租约到期。像步步高、人人乐这类老牌超市,公布的闭店原因大多是租约到期,部分未公布闭店原因的门店,营业时长也多在10年以上。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以沃尔玛为首的一批外资企业进入,大卖场业态在中国市场开始逐渐兴起,在发展将近三十年时间后,目前有不少企业都面临着门店租约批量到期的情况。
比如成立于1995年的步步高,趁着大卖场业态的风口,在成立之后快速发展。2008年,步步高正式登陆A股,随后开始大面积布局。按照大卖场20年的租期来看,目前步步高超市旗下已有大量的门店租约到期。
而且,随着时代变化,部分门店曾经所在的商圈、居民区都发生了较大的变迁,再加上绝大部分地区的门店租金上涨,继续续约的价值不高,故这类门店选择闭店,这实际上也是商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零售业资深专家林鑫在提及传统大卖场闭店原因时曾告诉壹览商业,传统大型超市的选址一般选择在核心商圈,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这些超市所在的物业租金随着商圈发展也在水涨船高,但是近些年超市的营收却无法承担增高的租金,种种原因加持下超市企业也便无法再续约。
二是进行经营调整,以应对竞争愈发激烈的零售行业。典型例子便是永辉超市,早在2023年4月,永辉超市就针对新时期超市行业的变化提出了门店优化战略,通过对门店的商品摆放、销售区域、商品智能化管理等方面多措并举提升品牌自身竞争力。
而今年5月,胖东来开始帮扶永辉超市后,永辉全国门店都开始进行调改,这当中也淘汰了大量门店。这对永辉而言,实际是一次机会,能够帮助其清退大量表现不佳的门店,以优化资产负债表,同时还能够“集中精力办大事”,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
这其实也是绝大部分老牌商超的做法,除了永辉超市,步步高超市、bhg超市、麦德龙等商超企业也在大刀阔斧的改革。
三是商超业态开始出清,尾部企业以及表现不佳的门店必然被市场淘汰。新零售专家鲍跃忠指出,当前市场供给极为丰富,甚至已呈现过剩态势,无论是商超还是各类专卖店,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其中,商超业态自身也有许多问题急需解决,20年前的采销体系显然老化、数字化程度不够也难以与追求“即时零售”的新型商超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出清成为常态。
对于这一情形,鲍跃忠表示,目前商超企业们需要转型。而且,转型是一个彻底的、系统的问题,并非说是修修补补,单在商品力、数字化或经营模式某一方向作出改进就可以。在其看来,商超企业在转型上,应该着力于聚焦精准的新主力目标消费群体、建立商品研发创新能力、变革传统供应链体系、创造新的商品呈现方式等方向。
2、卷出天际的茶咖,难以为继的高端餐饮
今年的餐饮行业,还没看到曙光。
据壹览商业不完全统计,第三季度餐饮行业有超1000家门店关闭,涵盖茶饮、咖啡、酒馆、甜品烘焙等多个细分品类。其中,关店数量最多的品牌为书亦烧仙草、7分甜、奈雪的茶,基本集中在茶咖行业了。
这其实也侧面体现了茶咖赛道竞争之激烈,壹览商业长期跟踪的25家头部茶饮品牌,今年5月的现存门店量为114839,8月,这个数字就下滑到109515家,也就是说,3个月的时间,茶饮行业净减少了8000余家门店。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咖啡行业最近一年新开门店数量达6.16万家,净增1.39万家;茶饮行业最近一年新开门店数量12.21万家,净增数量反而为负数,减少了1.68万家。换句话说,最近一年,茶咖行业有超18万家门店倒闭,平均每天关闭超500家门店,触目惊心。
除此以外,茶咖行业的扩张速度也在放缓,壹览商业长期跟踪的茶咖品牌们的开店速度都比不上往年同期了。
在壹览商业看来,主要是由于当下的茶咖赛道,尤其是茶饮赛道的门店数量开始趋于饱和,在某些城市的核心商圈内,“一步n家茶饮店”并不罕见,这一方面摊薄了每家门店所获得的营收,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品牌继续布局的难度。毕竟,餐饮店的选址至关重要,而茶咖赛道剩下的好点位已经不多了,出于对品牌长远发展和对加盟商的负责态度,开店速度放缓是必然选项。
而且,第三季度属于茶饮行业旺季转淡季的转折点,很多连锁门店“捞”到了旺季的营业额后就会开始提前布局门店转让方面的事项,以避开淡季可能发生的亏损,这也是闭店数量增加的原因之一。
当然,除了茶咖行业,高端餐饮今年也有些“惨”。人均150元的高端餐厅鼎泰丰,在今年8月宣布关闭华北地区的14家门店;人均千元的米其林餐厅L'Atelier 18,在七夕后提桶跑路;经营了十多年的老牌日料连锁店山葵家·创意料理一夜之间关闭了近20家门店;北京知名餐厅黑鸡小馆也一夜间关闭所有门店,到现在还拖欠着房东房租。
为什么高端餐饮在今年突然就做不下去了?
一方面,消费者愈加理性,更加注重性价比与餐饮的真实价值,而非品牌和面子。今年以来,平价餐饮和所谓的“穷鬼套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餐饮行业的竞争态势。
而且,消费者的理性不仅促使他们倾向于选择更具性价比的餐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出就餐的频率。在小红书平台上,“带饭上班食谱”这一话题下,已经累积了超过5万篇笔记,这充分反映了消费者在家自制餐食的趋势正在上升。
另一方面,高端餐厅本身承载着高昂的运营成本结构。绝大多数高端餐饮主打大店模型,而且要么在高端商场,要么在知名商圈,房租成本不低,同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9月,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2.3%,其中,鲜菜价格上涨22.9%。食材、房租、人工等各项成本持续攀升,而顾客数量却有所减少,这种局面迫使部分高端餐饮品牌不得不采取涨价措施以摊平成本,然而,涨价又进一步“劝退”了部分消费者,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自然难以为继。
3、快时尚品牌大撤退
近些年,笼罩在商超、餐饮行业的关键词是撤店与缩减,不少时尚服装亦如此。在这个第三季度,共有20家服饰门店关闭,闭店数量最多的为Zara,共关闭了5家门店,其次便是carven,关闭了4家门店,再往后便是优衣库,关闭了2家门店。
看这份名单不难发现,当中不少品牌为国际快时尚品牌,如Zara、优衣库、hollister等,而快时尚的颓势也不是一个新话题。
如果要问这些国际快时尚品牌被国人抛弃的原因,首先还得看大环境。
服装业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大家买买买的激情早就开始降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的零售额同比增长1.3%,增速整体低于平均水平,且比 2023 年全年放缓 11.6个百分点。
同时,随着电商的发展,消费者更习惯在网上货比三家,再加上时不时的大促、购物节,依赖线下渠道的快时尚品牌被挤压是必然结果。而且,在1688这类深挖产业带的电商渠道上,还有不少品牌的白牌平替,价格不超过百元。
此外,更多便宜、有设计感的品牌开始涌现。近年来,同定位于快时尚的国产品牌URBAN REVIVO、韩国品牌CHUU前后在各大商圈铺开门店,随着社媒平台关于“辣妹”穿搭、“多巴胺”穿搭持续走红,这类品牌产品在时尚度、性价比方面对优衣库、Zara这类品牌发起了正面冲击。
4、其他
不止商超、餐饮、服饰行业,今年第三季度,书店、教培、健身等行业也有不少门店关闭。
从书店行业看,第三季度至少有12家门店关闭,其中包括十点书店、钟书阁这些昔日的网红书店,曾红极一时的茑屋书店也在10月份关闭了其西安店,这也是茑屋书店进驻中国以来关闭的首家门店。
从教培行业看,第三季度至少关闭了21家门店,不乏秦汉胡同、美吉姆这类老牌教培企业,闭店原因大部分是由于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而且,耐人寻味的是,上海市爱思宝贝早教中心、扬琴儒墨国学书院等教培机构均找了“转课无忧”这一平台来处理闭店后续的安排,很明显是职业闭店人的套路。
健身行业闭店的也不少,至少有43家门店闭店,其中不少门店直接跑路消失,消费者损失至今未能追回。
今年以来,美吉姆、金宝贝、卡莫瑜伽、SPACE等多个品牌暴雷,门店一夜倒闭。虽行业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即均为预付制的消费模式。一般而言,预付制是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得资金,以支撑品牌扩大经营或进行其他投资。同时,一旦消费者支付了预付款,他们更有可能在未来继续使用品牌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增加客户忠诚度。
但是,预付模式亦有很大风险。一是品牌一旦遭受外部环境冲击,没有更多现金流进入时,门店有很大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二是由于老门店容量有限,为了增加更多学员,在短时间内将品牌口碑做起来,不少品牌选择快速铺开门店,这种做法也能增加公司营收和净利润。但因为从售课到消课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确认收入,且新开门店的成本太高,导致现金流跟不上。
此外,学员退课同样会对现金流产生重大影响。当学员提前支付费用后,如果门店未能妥善规划学员退费的资金准备,将这部分资金用于开设新校区等扩张活动。一旦面临退费需求,机构可能会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窘境,通过挪用其他资金来应对当前的退费请求,最终结果就是资金链断裂,机构倒闭。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壹览商业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