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将好友“塞进”了订阅号信息流里。
近日,字母榜(ID:wujicaijing)获悉,微信正在对公众号文章页面的“在看”功能进行小范围的更新测试。最新的灰度测试版本中,公众号文章底部的“推荐”取代了“在看”,点击“推荐”后,文章将不仅同步到原来的“发现——看一看”,还将同步到订阅号信息流中,汇聚到一个“朋友推荐”的聚合入口,和订阅号、快讯并列出现。一位前产品经理人士评价,这或许意味着微信的社交关系给内容生态让路了。
这也是自2019年“好看”升级为“在看”后,微信对这一功能的再度更新。
在图文内容打开率日益走低之际,上述举措无疑成为微信盘活公众号活跃度的最新动作。
且微信的动作还不止于此。最近一个月,微信频繁对公众号小功能进行更新,如公众号留言区支持图片回复,此举同样有望起到吸引用户参与内容讨论的作用。更早之前,微信文章还新增了支持文章内容划线转发和评论区留言转发小功能,在转发给微信好友或者朋友圈时,转发内容会自动生成一张附带链接的图片,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阅读被分享的文章。
对公众号频繁更新的背后,暗藏着微信希望凭借小功能的更新改版,改善创作者对优质内容的创作欲望,以及提振读者对图文内容的分享欲,借此盘活公众号活跃度的期望。
字母榜向微信方面求证上述改版测试,截至发稿,对方暂未回应。
微信对图文内容不断加码功能改进的现实背景则是,短视频行业正在替代图文内容创作,成为当下注意力经济的重心所在。
QuestMobile2024中国移动互联网秋季大报告显示,短视频行业活跃用户规模突破10亿。几乎人人都刷短视频的局面之下,微信公众号的图文内容生态逐渐呈现增长趋缓之势,文章阅读量和点击率都大不如从前。有公众号创作者更是发帖直言最近文章打开率只有1%,而在2017年的时候一度高达10%。
算法推荐下产生的爆款不在少数,但是原创优质内容的比重却并不大。“新榜”统计了2023年微信公众号产出的4.48亿篇文章,其中10万+文章占比不足0.06%,相当于1万篇文章中6篇阅读10万+。其中,原创文章占比不足6.96%,阅读原创10万+文章占比不足0.02%。
无论对内考虑提振商业价值,还是对外补强公众号内容生态,微信都需要给订阅号加一加筹码了。
01
“朋友推荐”功能的更新,进一步强化了微信熟人分享的产品运营策略。
拆分来看,此次更新有三处变更。
*,字母榜通过测试发现,在微信公众号的文章页面底部,“在看”功能更新为了“推荐”功能,相应的图标也由原来的“六边形”变成了“爱心”。
点击推荐图标,文章页面底部弹出好友的推荐(在看)状态,显示“XXX等朋友推荐”。点进该状态,可具体查看哪些好友推荐,从该页面底部可进一步直接前往“发现>看一看”选项。
第二,点击“推荐”后,“朋友推荐”的文章将进入微信订阅号的信息流推荐中,汇聚到订阅号中“朋友推荐”的聚合式入口中。
改版后的“朋友推荐”入口,和快讯入口类似,用户在浏览订阅号消息时,即可通过“朋友推荐”看到朋友分享的在看文章,以一种更加贴近平时获取信息的方式,让微信好友间更容易达成信息传递。
第三,此功能的更新,也体现在“发现——看一看”中。进入发现页面的看一看,顶部三个功能中的“在看”,也更新为了“朋友推荐”。
这三处更新中,*意义的是“朋友推荐”进入订阅号信息流中。一位前产品经理人士表示,这意味着微信的社交关系给内容生态让路了。
这也是自2019年,“好看”升级为“在看”后,这一功能的再度更新。
自2017年微信首次在发现页面推出“看一看”功能后,几经调整,从“好看”到“在看”,再到“推荐”,微信熟人分享的产品策略一步步加强。
2019年3月,公众号文章底部和“发现>看一看”中的“好看”功能,统一改名为“在看”。很快,微信再次灰度测试“朋友在看”列表功能,点击“在看”按钮,内容可被推送到朋友在看列表中,进一步加强社交推荐属性。
不久后,看一看的“朋友在看”可访问朋友的个人主页,显示朋友最近7天内“在看”的文章集合,不过最终因为引发关于隐私的舆论争议,“显示7天内在看文章”的功能下线了。
微信还在持续加码看一看的流量比重,在订阅号信息流中引入“看一看”,用户能在订阅号信息流中刷到“看一看”内容,内容主要来自:我关注的号、我常看的号、X个好友分享、近期X个好友关注、X个好友读过等维度。
02
“看一看”几度更新的背后,是张小龙对社交推荐的看重。
“用户其实并不太愿意从朋友圈里面中断,花几分钟阅读一篇文章,然后再回到朋友圈。他们其实是需要有一个固定的相对长的时间,他才会沉下心来花时间去完成一个阅读动作。这个时候,另外一个阅读氛围更强的入口,对用户来说是更必要的。”张小龙曾在2019年初的微信公开课上说道。
当时,看一看的“好看”和“推荐”分别代表社交和机器推荐。在张小龙看来,通过社交推荐来获取信息是*人性的,“因为在现实里面,我们其实接纳新的信息,并不是我们主动到图书馆或者到网上去找的信息,大部分情况都是听到周边的人的推荐而获得的。”在他看来,“似乎只有基于社交推荐,才有机会”。
这一年的公开课上,张小龙分享过一个数据,早期的公众号阅读量70%、80%来自朋友圈的转发,只有20%、30%是来自于订阅号的。它符合一个二八定律,有20%的人去挑选信息,有80%的人去获益,通过20%的人挑选去阅读文章。
微信也确实在按照张小龙提出的逻辑运行,努力在社交推荐和机器推荐中寻求平衡。从微信公众号再到后期的视频号,“朋友推荐”的产品策略更新一以贯之。
但随着作为超级APP的微信,日益庞大,纯粹靠人来进行信息分发,不仅效率开始变低,也逐渐开始影响微信内容生态的构建。
这就对内容分发效率和创作者生态提出了新的考验,仅仅依靠订阅制逻辑,或将导致更多新的创作者难以完成冷启动阶段,创作者群体的流失,最终势必影响微信整体内容质量的输出。
外部,2020年前后的中国互联网江湖,正在经历一场算法推荐的变革。当时,由张一鸣的“今日头条”引发的算法推荐成为互联网行业热潮,算法推荐成为行业共识,淘宝、百度等互联网公司都在效仿头条,加入算法的信息流建设。
微信也在当时引入了算法机制,如在看一看里推出了基于算法推荐的“精选”,后变更为长视频和热点;用户订阅号页面也引入了信息流机制。
算法推荐一定程度上再次为公众号激活了创作者生态,即使你是一名籍籍无名的创作者,也能因为踩中算法机制而爆火。
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为了黏住用户,一些迎合算法的劣质内容成为“爆款”“显学”。长此以往,劣币驱除良币之下,失去正向反馈的创作者,开始从公众号平台流失,读者也在海量垃圾信息中逐渐丧失订阅公众号的兴趣。
加码朋友推荐,则一定程度上起到维护微信内容生态的作用。熟人背书可以被视作一种朋友甄选,使得优质内容更容易基于社交推荐在平台多次传播和流通,从而重塑微信内容生态。
03
但是与强化“朋友推荐”随之而来的,则是对用户隐私侵害的担忧。
在社交平台,已经有网友发帖表示“如何关闭微信这个新功能”。该网友晒出的图片显示,“朋友推荐”的文章已经进入了微信订阅号的信息流推荐中,如果选中朋友推荐入口,可进行删除,和快讯入口类似。
希望关闭新功能的诉求背后,反映出部分用户的隐私需求,和平台基于社交关系的内容分发之间的冲突。
实际上,“看一看”多次更迭的背后,微信都在试图平衡用户体验和社交推荐所带来的矛盾。
微信7.0大改版后,公众号文章点赞变“好看”并且同步到看一看后,好看人数就迎来下降。很快,“好看”就变成了“在看”,降低了用户的分享压力,但同时保留了同步至“看一看”的分享路径。
不久后,看一看的“朋友在看”可访问朋友的个人主页,显示朋友最近7天内“在看”的文章集合,又引发用户关于个人隐私的争论,当时一天之内#微信上线在看个人主页#话题就有4亿阅读量。不久后,“查看7天内在看”的功能也下线了。
根据西瓜数据2019年的公众号生态趋势调查报告结果,“点赞”变成“好看”,又升级成“在看”,并分享到看一看之后,微信的在看数据经历了短暂的下跌,后又迅速回升。
随着算法越来越智能,算法推荐在“暴露隐私降低用户体验”的这个问题上也在遭遇跟朋友推荐同样的难题。
好在,互联网公司已经开始着手整治这方面的隐患。近日,抖音、小红书、拼多多等多家网络平台发布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公告,推进算法和平台治理透明化。
兼具熟人社交属性和算法推荐于一身的微信,在处理用户体验和产品增长之间两难选题中,迎接的审视无疑会更大。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字母榜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