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最新消息,英伟达(NVIDIA)即将收购一家名为 Lepton AI 的AI创业公司。
尽管官方尚未公开确认,但坊间已有多家权威外媒指出,这笔收购交易规模可能在数亿美元级别。
Lepton AI 这家成立仅两年的AI初创公司,目前看似体量不大,却因其创始人及技术方向备受瞩目。
1. “Caffe 之父”贾扬清的背景与影响力
Lepton AI的创始人,这位前阿里巴巴副总裁,同时也是人工智能圈内的知名人物——贾扬清。
他最为人所熟知的成就,莫过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期间创建了深度学习框架Caffe。
这款开源框架一度是深度学习社区的“明星产品”,广受开发者喜爱,并在学术研究与工业应用中都有过广泛应用。
贾扬清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完成了本、硕阶段学习,随后远赴美国深造并在全球顶 尖的计算机科学学府持续深耕AI技术。
在阿里云任职的4年期间,他又推动了诸多大规模分布式计算与深度学习项目落地。2023年3月,他离开阿里云并宣布投身于自己的AI创业项目,次年(2024 年)当选美国国家人工智能学院院士。
如此履历,也为Lepton AI赢得了技术派和投资界的持续关注。
2. Lepton AI 的核心定位与产品布局
Lepton AI主营业务致力于打磨AI底层基础设施架构,目标是降低 AI 应用开发与部署的门槛。
在其愿景里,开发者能通过产品化的方式更容易地完成训练、部署和扩展,从而更高效地进行大模型的落地与迭代。
成立至今陆续推出了两款核心产品:
FastGPU:主打经济高效和可靠的云GPU 解决方案,于2024年6月上线,旨在以更具性价比的方式为开发者提供强大的计算资源。
Lepton Search:2023底推出的对话式搜索引擎,据称核心代码量不到500行,却成功基于 Lepton AI 平台实现了智能搜索功能,开源版本(GitHub)发布后迅速登上热榜,让人不禁想起早期用极简代码撬动复杂深度学习框架的“黑客式”创新思维。
除了产品,Lepton AI 也在推动一系列基础工具和云平台建设,比如提供Python SDK 支持 HuggingFace 模型集成,以及通过从GitHub 仓库直接创建AI模型的方式,进一步降低AI开发的门槛。
可以说,在技术细节与功能方向上,Lepton AI 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与落地能力。
2023年5月,公司完成了天使轮融资,融资规模达1100万美元,投资方包括Fusion Fund和CRV风投。
创始团队中除贾扬清外,还有ONNX 联合创始人和etcd创始人等资深技术人,阵容可谓豪华。
3. NVIDIA的收购逻辑:对抗云服务巨头与实现多元化
在硬件层面,NVIDIA 长期占据高性能GPU市场的领导地位,营收与利润增长相当可观。
然而,亚马逊(AWS)和谷歌等云服务巨头也在尝试推出自家可替代或低价租赁的 AI 芯片,以削弱对N卡硬件的依赖,并且不久前谷歌以320亿美金大手笔收购云安全公司Wiz。
面对这种竞争,NVIDIA选择主动“下场”,拓展由硬件到“云+软件”的更多领域,在战略层面极 具意义。
一方面预示着持续性巩固GPU租赁与云服务市场,由于Lepton AI 本质上是一个面向 GPU 服务器的租赁与管理平台,能为开发者和企业提供“一站式”的训练与部署资源。
NVIDIA 收购其业务后,相当于直接拿下一个可观的云端客户群体,并在软件与应用层面更深地参与到客户日常的研发生产之中。
另一方面,可以看出英伟达在正面突进应对亚马逊、谷歌自研芯片的威胁。
亚马逊早已推出基于自研芯片的云服务,谷歌也有 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在学术和工业界得到多重应用。
如果NVIDIA仅仅停留在提供硬件的角色,那么潜在客户的采购决策就容易受到各种自研芯片方案的冲击。
纵观当下的市场环境,NVIDIA也急需多点开花,既在硬件上稳住龙头地位,又在云端与软件生态中持续深挖。
一体化AI基础设施布局,对于有志于“掌控全局”的大厂而言,从芯片设计、硬件供给到软件栈、云平台甚至到应用模型的全链路整合,才是真正的“终 极护城河”。
收购Lepton AI,正是将AI软件与硬件深度捆绑,从基础设施到服务更好地打包提供给企业客户,在竞争激烈的云计算市场站稳脚跟。
值得注意的是,Lepton AI在GPU服务器租赁与AI云平台方向并非一家独大。
与其功能和业务思路相似的Together AI,虽只比 Lepton早成立一年,却已经融资超过5亿美元;
而由前Meta PyTorch 团队成员创立的Fireworks也在去年完成B轮融资,英伟达作为投资方之一。
“敌在明处,友在暗处”,可以想见,NVIDIA 整合Lepton AI后,还将面临与其他创业公司、以及AWS、谷歌云等云巨头的多线竞争。
然而,NVIDIA的优势在于其在GPU硬件及其生态体系中的深厚实力,这一点是任何一家新创无法轻易撼动的。
只要能够快速将Lepton AI 的业务模式与自身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相结合,构建起一体化服务的长板,NVIDIA 便有机会在云端开发与租赁市场中抢占先机。
4. 未来想象空间将愈发多样化
对于那些拥有前沿算法与创新产品、且具备出色技术团队的 AI 创业公司而言,Lepton AI 很可能成为新的范例——只要切中痛点,具备独特卖点,就有机会被业界巨头相中。
从Caffe到ONNX,从开源社区到云平台服务,AI 技术人正借助多维度的创新去撬动行业格局。
如果收购成功,NVIDIA 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加大布局力度,甚至不排除在未来收购更多同类型或互补型企业,以求快速完善云服务能力。
英伟达此举势必引来亚马逊、谷歌、微软等玩家的强烈关注,这些云厂商或许会在下一步推出更有针对性的竞争策略,生态竞争可能进一步白热化。
当然,愈发融合的生态链也会推动大模型开发与部署将更加多元,随着更多参与者在深度学习底层框架、云GPU解决方案以及大模型一键部署上发力,开发者选择也会更丰富。
未来不单单是靠硬件计算性能来取胜,如何在软件层面实现最 优成本与效率,甚至如何构建具有差异化的模型商店与应用生态,也将是衡量一家 AI 基础设施提供商能否立足的重要指标。
从Caffe的问世到如今Lepton AI可能被英伟达收入麾下,人工智能领域的演化轨迹让人感慨。
回顾贾扬清的职业发展,可以说,他的每次跳跃都将技术推到一个新高度。
这场据传数亿美元的潜在并购,对于“硬件霸主”英伟达而言,是战略多元化与云端布局的重要一步;
而对Lepton AI来说,这既是一次阶段性的成功,也可能是下一个更大梦想的起点。
大公司与创业团队之间的合作与对抗,在 AI 这一产业热潮中早已屡见不鲜。
无论这起收购最终能否尘埃落定,留给业界的启示都在于:技术与市场相辅相成,硬件与软件深度结合,方能在持续进化的竞赛中跑得更远。
随着人工智能持续升温,英伟达会否继续收购更多团队,也成了外界关注的一大悬念。
毕竟在充满变数的 AI 世界,“想象力”往往是最 具价值的核心推动力。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亿欧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