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马云支付宝股权转移背后:中国公司的契约困境

他是“80后”,在郑州经营着一个几十人规模的家族地产公司,生活却“简单有序”,“每天就是陪各个居委、银行和客户吃饭,一个‘供’不到,事儿就有可能黄了。这看起来复杂,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完全程式化了。”郭恒基并不清楚“契约精神”有什么价值,但他很累,“在不必要的环节上,耗费了太多的精力。”
2011-06-18 09:44 · 经济观察报  张昊   
   

  因为马云和支付宝,郑州商人郭恒基认识了胡舒立,也知道了什么是“契约精神”,但很难把这个问题与伦理道德挂钩,在他看来,这也就是一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简单选择。

  他是“80后”,在郑州经营着一个几十人规模的家族地产公司,生活却“简单有序”,“每天就是陪各个居委、银行和客户吃饭,一个‘供’不到,事儿就有可能黄了。这看起来复杂,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完全程式化了。”郭恒基并不清楚“契约精神”有什么价值,但他很累,“在不必要的环节上,耗费了太多的精力。”

  相比于郭恒基,阿伟要轻松点。他在东莞的模具厂加入了当地的行业协会,“协会里的企业有大有小,大家还算有秩序,抢活儿的不太多。”当他听到“契约精神”这个词时,*反应是“我们没有签什么契约,甚至没有口头契约,这相当于一个约定俗成的东西。”

  跟很多中国底层的企业家聊天,你会发现他们身上的标签如此相似:应酬、人脉、老练、现实、拼命、迷茫……以至于根本看不出“80后”和“70后”的区别。“做小生意的,说到底就是做人脉,中国人缺乏最起码的信任。起初我并不接受爸爸的这一套,但后来懂了,那一群人没变,生存之道就不可能变。”在郭恒基当下的理解中,商业本就应该由利益所堆砌,伦理也许只是一个“黑色的幽默”。

  中国式尴尬

  和阿伟相同,多数国人对“契约精神”很陌生,他们想当然地把它等同于狭义的契约:双方的书面或口头约定。这在很多学者看来不可思议的事,却真实地存在着。

  博士德文化首席管理顾问汪中求在前年曾写过《契约精神》这本书,令他苦恼的是中国企业家并不买账,“老实说,这本书卖得并不好,企业家们更关注管理本身给企业运营带来的价值,而这种软性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毫无吸引力。”

  因为软,所以没有标准,契约精神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和守信在中国是被割裂的。在马云和胡舒立有关契约精神的争辩之后,一个很明显的分化正体现了中国企业家的纠结。

  支持马云的占少数,更多的是理解,在中国,一个企业首先要活下来。“马云有难言之隐。有人指责马云违背了契约精神,个人非法侵吞公司财产。其实,如果不调整,支付宝获不了牌照,这可能意味着整个阿里巴巴集团坍塌?还有谁是受益者?”网络观察家付亮这样说道。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经济观察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