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Flipboard高调入华力求本地化运营 预期收获500万用户

Flipboard获得了高达6000万美元的融资。作为一款在iPad发布之时就获得了苹果公司推荐的苹果iPad*批合作产品,Flipboard确实开创了在掌上设备之上的阅读的新体验。
2012-03-27 11:22 · Donews  赵刚   
   

  DoNews对话Flipboard实录:

Flipboard高调入华力求本地化运营 预期收获500万用户

  (Eric,谢子阳和DoNews记者赵刚 )

  Q :FB在中国的发展策略是什么?

  A:我们12月*次中国iPad版上线。那个时候我们就打算在美国推出中国版。但是我们发现用户的反馈还是很热烈,我们就觉得我们还是有机会在中国做更多的事情,因此我们花了3个月就把美国iPhone版也本地化,作出中国版,在昨天上线,同时也更新了iPad版,现在中国版FlipBoard的功能和美国版几乎是一模一样。

  现在 FlipBoard在中国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办公室,就是我和Eric 会飞到中国来出差。但是这个现象希望会尽快改变。我会在4月底左右搬到中国来,开始学习这个市场环境。

  所以这是我们*次进入中国,我们需要交一些朋友,比如新浪微博和人人网。我们和他们建立了合作关系,和他们的API做了一个结合。希望能够跟他们能够有长远的合作。毕竟我们是一本社交杂志。社交网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Q:你们会在4月以后建立中国的办事处?

  A:现在还没有确定计划。但是中国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市场。中国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做完全本地化产品的地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们是有可能在中国拓展业务。但是在这之前,我们还是想用一个比较小的团队来孕育一下这个业务。

  Q:你们在中国的本地化是怎样的表现?在中文杂志内容选择上有什么特点?

  A:本地化有几块:1,产品功能上,比如语言。这个我们根据你iPad或iPhone的机身的语言设定。如果是简体中文,我们FlipBoard也是简体中文。2,在内容上我们和新浪网微博有了合作。内容来源*是RSS,第二就是通过新浪微博上的那些杂志的官方微博帐号。我们在美国会合很多内容提供者签订协议,他们就会把内容授权给我们。这样我们就没有版权问题。如果我们不签协议,我们当然也不能侵权。因此我们就通过他们的官方微博帐号来获取这些杂志的内容。第三,我们会通过社交网络。在美国我们有大家都熟悉的twitter和facebook,因此我们在中国选择了和他们类似的微博和人人网来做代替。

  Q:您已经和人人网合作了?

  A:是的,已经合作了。

  Q:中国用户在FlipBoard上的比例有多少?

  A:这个数字暂时还不能透露。但是我们可以说的是,有40%的用户不是美国用户。

  Q:在对中国的合作伙伴为什么选择新浪微博和人人,未来会不会选择其他更多的合作伙伴?

  A:有几点:当时新浪很重视我们,像曹总都来过硅谷拜访过我们公司。他们和我们交流的时候,我们能够感受到新浪微博和人人网的诚意。虽然中国和美国差距很大,但是我们感觉我们的理念差不多,在用户群上,新浪微博和人人网也是高素质的。到目前为止,新浪微博和人人也是一直很帮助我们的合作伙伴。

  所以,大家都知道,美国的总部99%的人都是美国人,他们深深知道中国的互联网市场不像其他的“外国”国家,日本、韩国或者英国等需要的产品跟美国版差不多不需要太多的本地化。我们知道中国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市场,要想打入中国市场我们需要选择好中国合作伙伴的支持,我们也很幸运能够和新浪微博和人人网合作。

  Q:除了内容还有什么别的合作?

  A:我们的做法,虽然FlipBoard是一个科技公司,但是我们是有编辑部的,我们要挑选*的内容推荐给用户。当然在中国这是一个挑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过程。我们很幸运,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我们在美国的内容合作伙伴在中国是否有他们的分公司。很幸运有这样的美国公司在中国也有他们旗下的内容品牌。我们首先就和他们进行合作。但是我们也会去寻找更多的精彩内容,比如我们正在和时尚网在进行洽谈。如果中国市场是真的做起来的话,当然我们需要更多更好的内容提供商?

  Q:有明确的新的合作目标吗?

  A:我们在美国已经有70多家内容提供商的合作。我们希望在中国也保持这样的规模。但是虽然我们的亮不是太多,我们却一定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选择精品的内容提供给我们的用户。但是我们要说明一点,即使我们没有签署合作协议的内容源,我们也可以通过公开的微博帐号等方法提供相关的内容给用户。

  Q:会不会去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

  A:我们现在非常专注在现有的合作伙伴上,就是新浪微博和人人网。但是我们在科技界很多事情变得很快,比如未来有新的一个Facebook跳出来,你问我们会不会去合作呢?那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任何的想法去说要加一个新的微博进来这样。但是社交网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么一直在留意,如果发现了特别相关特别好的,我们也会去合作。

  Q:你们是和新浪微博进行的合作而不是新浪?

  A : 是的。

  Q:你们会允许用户用新浪微博的账户直接登录Flipboard吗?

  A:我们想特别澄清:flipboard account的用途,并不是一定要有这个account才可以用flipboard。主要是用这个帐号来同步你在所有装有flipboard的设备上进行同步。同时你也不是一定用新浪微博帐号登录才可以阅读。但是我们还是希望用户能够登录,因为作为一个社交杂志,如果你不登录就会错过很多内容。

  Q:用户登录微博帐号后,就在阅读文章时,就可以同时看到flipboard的评论和新浪微博的评论是吗?

  A:Flipboard就一直没有自己提供的评论功能。Flipboard的评论一直是由合作伙伴的平台提供的。

  Q:Flopboard是如何选择内容的?比如封面故事?

  A:封面故事是这次我们的一个重点更新,目的是让内容更加的个性化。我们的封面故事是有蛮多技术含量的,后面有很多算法。这个算法就会看:比如你喜欢看什么栏目,你都加了什么好友等,都会计算在内。我们的封面故事学习到你的阅读习惯,就会推送给你更加相关的内容。除了个人化以外,都市人越来越忙,我们就是希望你在特别忙的时候也不会错过一个对你特别重要的内容。具体如何去挑呢?我们会选择那些有趣味性,并同时有资讯性,我们更偏好有很多图片的文章,这样会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Q:你们会认为这中国市场竞争会比美国更激烈吗?

  A:其实美国的话,我们已经处于一个领导的地位。但是比较有趣的是,美国虽然也有很多阅读器,但是每个阅读器都有他们不一样的功能和特点,这个是美国的市场。在产品上来说我们在美国做了2年了,我们一直很自豪一直处于*的位置。但是在中国我们才进入3个月,iPhone版才刚发布,我们还是新手。我们注意到在中国市场上那种“克隆”产品会比较多,但是我们不会考虑太多,我们专注在产品设计上,给用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我们相信只要用户体验好,用户会选择我们。我们只要专注的把产品做好,我们就会在中国市场上赢得机会。

  Q:你们认为在中国的在线阅读的市场有多大?

  A:我们对中国的机会很期待。我们对中国很重视,*因为只是看手机应用的下载量,手机的用户量,这都是在世界上处于*地位。如果我们作为一个移动互联网公司,需要有一个长远的影响力的话,肯定要全球化,不能只呆在美国。而且对于中国我们不能只看阅读市场,虽然我们表面上是一个阅读器,但是其实我们做的东西可能会更多,iPhone+iPad 的阅读器可能只是一个开始。我们的理念永远是希望提供给用户一种咱崭新的阅读体验去浏览内容,这是一个很长远的理念。以前在传统互联网,我们习惯了页面链接到页面的模式。现在发展到社会化网络社交的互联网,人链接到一些琐碎的内容,在这种新的大环境下,我们是否需要一个新的浏览体验呢?我们的创始人以前在Netscap,我们就基于这样的疑问我们提供了Flipboard这样的服务。

  Q:Flipboard的革命性体现在哪儿?

  A:1,排版上是杂志化阅读,2,有分享的功能实现社会化阅读。 为什么我们要融资那么多钱?我们在美国融资6000万美元。我们发现这件事情做的非常不容易,比如刚才提到的我们为了提供很好的内容我们要有编辑。还要和很多公司进行合作。最重要的是设计。我们最强的就是设计。苹果公司在一开始推广iPad,就推荐我们的应用,我们是*批在iPad平台上开放的应用。苹果公司也非常推崇我们的设计,因此也评选我们Flipboard是iPad年度应用。我们的设计团队也是世界最*的。因此我们也是希望我们的设计团队能够一直给用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的设计。

  Q:Flipboard会认为作为一款移动互联网应用,好看是最重要的吗?

  A:设计、内容、和帮助合作伙伴的内容设计好都很重要。但是请你注意,我们认为好的设计非常重要,但是好的设计不一定很好看。好的设计就是你非常随心就可以用,不用学习就可以用。当然,好看是一个非常个人的话题,有的人觉得好看另外一些人也许不认为好看,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Flipboard一定很好用。

  我们的设计不仅仅是设计界面,我们的设计包括UE和UI。你看,我们iPad版和iPhone版的设计并不一样,iPhone版是竖屏上下翻页,这是为了让边iPhone用户可以单手操作。而iPad用户是双手持握,最自然的动作是左右翻,因此iPad是左右翻。我们的设计团队非常细心和用心,用了一年时间设计iPhone版的Flipboard。

  Q:现在Flipboard团队有多少人

  A:总共加起来55个全职,主要在硅谷,我们在纽约和伦敦都有办公室。

  Q:现在用户有多少?

  A:全球总下载量是840万。这都是在IOS平台上,2年来达到的数字。

  Q:你有没有使用过中国的阅读工具?你怎么评价?

  A:比如Zaker等。我是做产品,重要的工作要去看看竞争对手的产品。我也知道我们虽然在美国*,但是进入中国不一定要完完全全照搬美国的产品。我会去试用但是没有常用,比如Zaker,鲜果,网易等。而且如果我发现有对我们完完全全的复制的工具,我们会去想苹果公司投诉。

  这些中国服务有一点很好是他们访问速度很快,因为他们的服务器在中国,我Flipboard在美国。因此我们这次来中国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我们采用了ChinaCatch的服务,为中国的Flipboard用户提供了更快的访问速度。

  另外一点有关内容质量,我们发现我们的竞争对手的内容量肯定比我们多,但是不代表他们的内容的素质会比我们高。因此我要说我们不会因为要比拼内容的数量而去降低我们对内容素质的要求。

  还有我希望强调我们的长处在社交产品上。我们非常鼓励我们的用户能够登录新浪微博和人人网。

  Q:你会从新浪新闻、杂志、报纸等地方获取内容吗?

  A:会有,如果有授权的话。如果没有授权,我们不会非法的采集内容,但是用户可以通过微博等公开的社交平台来获取相关新闻源的内容。

  Q:Flipboard如何盈利?

  A:我们在中国的战略会跟随美国的脚步。*步是做好产品体验。第二部是建立一个如何的模型和内容合作伙伴去赚钱。短期他们把内容交给我们,我们不赚钱。但是长远来看,我们的商业模式还是要帮助这些合作伙伴去赚取利润。如果用美国版的用户,应该可以慢慢的看到我们一些实验性的商业模式。

  我们的商业模式很有特点的是看起来不像商业模式,它会是非常自然的一种模式?

  比如我们会用经典杂志的布局,借用杂志放广告的方式,跟普通杂志盈利的方式可以有点像。

  Q:现在你们所有的内容合作伙伴,你们需要向内容付费吗?

  A:不需要。

  Q:你对中国用户的增长预期是多少?

  A:我们希望今年中国用户有500万的下载量。我们认为这个预期还是很高的,但是做不做得到,还需要做作看。

  Q:每天活跃用户数是多少?

  A:这个有统计,但是我们还不方便公开这个数字。整个业界这个每天活跃用户的数字占总下载的比例不会太高,但是Flipboard会比其他产品的比例要高。

  Q:Flipboard和新浪微博合作的相互收益是什么样的?

  A:比较有趣的是当时曹总回去我们硅谷的公司,他们会觉得用我们的产品来看微博是有另外一种体验,他们也觉得这个对微博的产品也是有价值的。因此他们也觉得我们需要更深入的合作。另外我们也会鼓励我们在美国的合作伙伴使用新浪微博,开设官方帐号然后分享更多的内容给中国用户。

  我们认为我们仅凭自己的力量打进中国市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儿。但是我们实际上也不需要仅凭自己的力量。新浪微博和人人网也给了我们很多支持,比如他们对于推荐Flipboard的下载和安装都给了很多资源和帮助。我们非常感谢他们的大力支持。:

  Q:如何预防在中国业务水土不服?

  A:我们非常谨慎。你看我们融资6000万美元但是到现在只有55个人。我们有一个长期的目标,并坚持一步一步的迈向那个目标。我们不会太纠结于短期利益。

  这次我们到中国来我们已经获得了很多很有趣的数据,比如中国很多iPhone用户还在使用2G的网络但是这个在美国是不存在的。因为中国要升级网络可能要换号码,这个影响了中国用户升级到3G网络。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坚持的是给那些有品位的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Q:Flipboard的目标用户是什么样的?

  A:自然是所有人。但是其实我们特别针对的用户的,你看我们为什么挑iPhone和iPad,我们是想找那些对生活品质有一些要求的用户。当然如果我们会比较成功的话用户群体会慢慢扩展。但是现在我们在中国刚刚开始,我们还是希望我们的用户是比较高端,对生活有一定的追求的用户。

  Q:Flipboard会满足这些高端用户的哪些需求?

  A:有一个现象我在美国看到,我们在我们的官方Twitter帐号上能看到用户评价说Flipboard改变了他们的阅读习惯。我们看到这个信息我们感到很自豪和惊喜。我们想提供给用户的价值是你可以在最舒服的环境下欣赏到你自己感兴趣的,更精彩的内容,还有朋友的一些新鲜事。

  Q:目前在中国怎么推广?

  A:现在有很多合作伙伴帮忙推广。另外很幸运的是我们在美国建立起来的品牌对我们也有很多帮助。另外我们还有一个困惑,那就是Flipboard是不是需要有一个中文名字?因为对于一些中国人来说,flipboard这个单词的发音和拼写都会有一些难度。我们正在考虑这个问题。(完)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Donews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