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外资加速渗透中国白酒市场 繁华背后隐忧浮现

有观点认为外资进入后将会提升水井坊的管理水平、经营能力。但也有批评认为水井坊的管理层急于出让股权套现,洋酒巨头未来能否做好水井坊,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2012-04-10 11:58 · 新浪     
   

   中国高端白酒市场走过了风雨交加的二十多个春秋

  

  从1988年中国白酒*次走入市场到现在,中国高端白酒市场走过了风雨交加的二十多个春秋,这是一段无数品牌英雄竞逐风流的光辉岁月。

  市场化的开端

  年份:1988~1992年

  中国白酒*次与“市场”这个词联系在一起,是在1988年的秋天。这一年,国家放开了13种名酒的价格。在这个大背景之下,茅台结束了几十年不变的价格,开始了*次价格飙升——由35元/瓶跳升至140元/瓶。除了茅台酒,仍会被现在的酒业人士经常提及的是五粮液与剑南春,它们的价格分别从16.9元/瓶与15.8元/瓶,陡涨至80元/瓶与36元/瓶。

  从1989到1991年,国家级评酒会在连续评选三届“中国名酒”后寿终就寝,这一国家评酒体制的终结意味着中国白酒业真正进入市场经济时代。

  英雄的黎明

  年份:1993~1995年

  白酒业进入市场经济初期,人们*次认识到“茅、五、剑”之外的中国名酒。以孔府家酒、孔府宴酒为代表的鲁酒气贯神州。孔府家酒也成为中国白酒历史上*个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的品牌。

  不仅如此,孔府家酒还开创了中国白酒电视广告的先河,直到今天,那句著名的“孔府家酒,让人想家”的广告词仍然能够唤起无数人的共鸣。从此以后,电视广告与白酒这对黄金搭档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疯狂的代价

  年份:1996~1998年

  这是一个以秦池的“标王事件”为代表的“广告酒”时代,广告从营销手段变成了疯狂赌博,再加上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白酒行业瞬间由顶峰跌入深渊。

  1996年岁末,山东秦池酒厂以3.218212(也是其老板办公室的电话号码)亿元的天文数字夺得央视广告标王,一夜成名。当年度,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8亿元,较之前增长近6倍。

  然而,随着媒体对秦池的暗访,揭开了其通过勾兑暴富等丑闻内幕。一时间,联合“倒秦”蔚然成风, 红极一时的“秦池”品牌旋风般地从白酒行业视线中消失。“标王事件” 使鲁酒群体就此一蹶不振,并引发了白酒行业对广告营销手段的集体反思。

  稳定压倒一切

  年份:1999~2003年

  面对白酒销售低谷中自杀式的降价大战,五粮液率先出手稳定价格,并开始走上多品牌发展的扩张之路,新开发了五粮春、五粮醇、京酒等27个子品牌,尝试全面覆盖包括农村市场在内的高中低档白酒市场,以价格杠杆与买断经营相结合的超常发展道路,初步奠定了白酒市场霸主和一代营销英雄的地位。

  这一时期,另一个不能忽视的品牌是酒鬼酒,它定位“中国最贵的酒”,一跃成为新的高端白酒知名品牌,随即成为白酒行业中一个不可多得的“鬼才经典”。但在随后的发展中,由于过于强调湘西地方特色,酒鬼酒失去了成为全国性高端品牌的发展机遇,而今已彻底没落为二线品牌。

  资本运作的登峰之作

  年份:2004~2006年

  在资本市场运作的大背景下,茅台成为这一时期毫无疑问的明星。2007年1月15日,贵州茅台股价突破百元关口,成为A股市场首只百元股。茅台历经20年的风雨历程,始终屹立在中国高档白酒品牌之巅。而以百元茅台股为首的高端白酒股们,也成为中国股市价值投资的重要力量。除了紧随其后的五粮液,另一个上演*归来的老牌名酒成为资本运作的受益者——“泸州老窖”在坚守自己酒体“典范”风格的同时,通过资本市场的魔方焕发活力,并购的快感激荡出新的赢利模式,“老窖复兴”胜利在望。

  狼终于来了

  年份:2007~2012年

  中国白酒的超高收益吸引了国际巨头们的持续关注,轩尼诗收购剑南春文君酒、泰国华商收购古井贡酒、高盛收购口子窖等等事件不断,而突破的时刻也最终到来:全球*的奢侈品洋酒公司帝亚吉欧在几次增持以后,终于如愿以偿,使外资终于进入了白酒这一中国最后一块“净土”,为中国白酒迈入奢侈品时代奠定了基础。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新浪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