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京东金融PK阿里:获50亿银行授信 刘强东称利润丰厚

国美、苏宁“吃供应商”另一个核心是,一方面与消费者现金交易,另一方面在对供应商付款上采取延期付款、滚动压批结算等方式,占用供应商资金,并向金融、地产等方面发展。
2013-01-10 09:50 · 腾讯科技  雷建平   
   

  京东不会缩短账期 有账期是零售企业通则

  就在京东推出金融供应链之初,早就外界质疑,越是规模小的供应商,其对京东话语权就越弱,相应京东对其应付账期就越长,这不仅不能让京东与供应商的生态获得繁荣,反而会使供应商陷入越穷越借,越借越穷的怪圈,并直接向京东发问,为何不缩短账期。

  当前,京东的账期平均是30到45天,已有供应商抱怨,随着京东规模的增长,对供应商的话语权也越强,2012年下半年来,京东已要求大幅延长账期。

  不过,京东金融负责人并不赞同这种缩短账期说法,称与苏宁、国美、沃尔玛这些零售企业一样,京东本质也是零售商,要正常运转起来,一定是有商业信用存在,有账期是所有零售企业的通则。京东一位高层表示:“其他电商有没有账期?其他电商都是缩短账期吗?如果都是缩短账期用现款现货,那还要这些渠道商干吗?像海尔自己做垂直网站就可以了。”

  上述人士指出,随着京东贸易越做越大,有时供应商协同做得不是很好,即当京东销售额成几何倍数增长时,供应商供货量有时候是跟不上。比如某家电厂商进10万块货,京东30天之后给其付款,正好在这30天过程中赶到“双十一”促销,京东向厂商要货,厂商没有足够资金进行周转,进足够的货再卖给京东,这个时候京东就需要从财务角度解决这一问题。

  “京东其实是希望商家尽早拿到钱的。那谁有钱呢?京东有钱,银行也有钱,我们跟银行联合在一起,我们设计了不同的服务和产品,设定游戏规则,能够让供应商尽早地拿到钱。简单地说就是这样。对供应商来说,需要尽早拿到钱时,会跟京东团队里的同事谈,我们团队的同事就像银行的客户经理一样,给商家推荐最适合的商品。”

  阿里巴巴已先行一步,阿里金融曾宣称,截至2012年中期,其小额贷款业务投放贷款130亿元。拥有庞大生态及海量用户真实数据的阿里巴巴已使银行如坐针毡。银行已不断加大力度挖掘电商用户,去年建设银行的“善融商务”上线。这项业务覆盖了b2b和b2c两种电商模式,建设银行也因此成为*进军电子商务领域的银行。

  阿里巴巴曾与中国建设银行有过蜜月期,不过,最终“分手”。银行方面透露,在合作后期,阿里巴巴不满足于做一个电商平台和为银行提供企业信息,希望收取贷款资金2%作为费用。此举遭到银行拒绝。有知情人士指出,给银行和客户搭桥的电商控制客户信息,电商随时可以把两边断开,而保证银行畅通无阻获取企业信息的*要素是,给电商以满意的好处费。

  尽管京东电商用户没有阿里巴巴多,不过,如刘强东所言,京东掌握中国最真实、最有效订单交易信息;在京东没有刷交易额的行为,没有虚假交易,没有洗钱,没有假货,没有水货,所以消费数据也是中国最高质量的消费数据,通过这些数据京东不但能够为商家提供贷款,还能为消费者提供个人贷款。

  随着阿里在金融方面的成功,京东这类b2c企业也受到银行垂青。实际上,京东与银行合作的背后,银行也给京东分成。一位京东内部人士指出:“我们给银行这么优质的客户,银行怎么会不对京东分成呢?”不过,他拒绝透露分成细节。

  京东、阿里涉足金融也是很多大型零售企业的玩法。沃尔玛2000年就在金融服务领域寻求突破。沃尔玛先与有资质金融服务公司或银行合作,为消费者办理可充值的预付借记卡,利用购物返现来刺激用户办卡,由此获得大量现金沉淀,充实沃尔玛运转资金,沃尔玛还设法向消费者提供转账、支票兑现、账单缴付以及小额商业贷款等金融服务,从中获得服务费收益。

  国内很多零售商也在规模做大后凭借其知名度、强大的现金滚存实力及对渠道的掌控等优势,开发大量衍生业务。最被外界熟悉的是国美、苏宁,在兼顾“吃差价”基础上更强调“吃供应商”的盈利模式,以提高产品*销量和采购量来要挟供应商加大返利力度和交纳更多通道费,这也是导致当年格力与国美、苏宁“翻脸”,自建渠道的导火索。

  国美、苏宁“吃供应商”另一个核心是,一方面与消费者现金交易,另一方面在对供应商付款上采取延期付款、滚动压批结算等方式,占用供应商资金,并向金融、地产等方面发展。国内星光天地、东方新天地运作模式类似,当前京东故事只是苏宁等线下企业在线上的重演。

  当前,京东在开掘一系列金融产品同时,也并未过多对外宣传在金融方面的策略,这也在于目前存在“只观察不表态”的监管政策真空期。京东对此的应对之道是,先低头做好已经推出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并在私下快速做其他布局,待一切时机成熟再对外推出新的金融业务。

  不过,京东与阿里在金融方面的较量不可避免。资深媒体人程苓峰表示,自营b2c和平台b2c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阿里最担心的是京东依靠自营b2c建立流量和规模,侵入平台b2c地盘,后积累更大量级流量和规模在数据和金融领域挑战阿里。这种针尖对麦芒冲突不可避免。

  实际上,刘强东也表示,双十一天猫销售额突破100亿并不意味着天猫京东竞争结束,十年前亚马逊被骂得一塌糊涂,差点被赶下台,如今亚马逊如日中天,等到京东开放平台真正发力、亚洲1号建成,金融供应链发力时,将带给客户与天猫不一样体验,那才是真正的较量。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腾讯科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