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展的打车App正面临来自监管层面的重重加码。
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王兆荣近日公开表示,北京将针对出租车电召调度中心实施备案制度监管,统一出租车电召服务中心的收费标准,要求收费要向司机倾斜。
“现在北京市共有电召中心5个,收费标准是3元/单,分配标准不统一,多数平台司机可以得到2元的分成。”王兆荣透露,目前电话约车还不是很多,平均每天3万起,成功率60%以上。他预计,北京市未来将实现“提前四小时预约用车,成功率99%以上。”
对打车App影响*的政策是北京将建设统一的电召服务平台,采用“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模式推进,要求统一号码、统一收费、统一网络,目前技术方案正在论证,预计6月份投入使用。
据悉,在6月份即将实施的《北京市出租汽车电召服务管理试行办法》中明确规定,电召服务包括电话、网络、手机等形式,出租车司机每车每日必须执行2单电召业务,交通委将对出租车公司进行定期考核。
加价行为面临被叫停
打车App的加价行为或许将成为触动监管大棒的导火索。这些App们为鼓励出租车司机在高峰时段和“打车难”地区拉活,允许用户在叫车时“加价”,一般加价5-30元不等。
北京交通委新闻发言人李晓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加价的行为意味着变相议价,按照《北京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的规定,议价是不允许的,下一步政府部门将进行规范。
在武汉,武汉客运管理处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出租车企业对使用“嘀嘀打车”软件的驾驶员,迅速教育,督促其在营运中使用计价器计价,严格执行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
武汉方面表示,对未严格执行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的驾驶员,将按照有关规定从严处罚,驾驶员的处罚结果,计入企业质量信誉考核档案。
加紧扩张对抗风险
“打车App暂时很火,未来肯定会被政府的统一平台取代,最近有部分打车App因接纳黑车被有关部门处罚。”一位北京出租车行业工作人员告诉新浪科技,现在已经有公司被要求一款推广国资背景的打车App。
“出租车公司完全依赖政府分配的车辆指标生存,对政府的要求趋之若鹜。”上述人士分析说,“北京的标准出租车伊兰特集中采购成本也就5万多,管理人员最多十几个,出租车公司除了强制保险,几乎不承担任何风险,低成本坐收‘份钱’,没有理由不配合政府。”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打车App负责人透露,对于不断增加的政策风险,打车App们唯有用扩张对抗风险。“打车App的网络是独立的,不可能被直接关闭,只可能被取代。因此对于打车App来说,覆盖的城市越多,风险越分散;规模越大,被取代的风险就越低;功能越强大,就越不会被用户抛弃。”
嘀嘀打车就是个明显的例子,这家公司在成立短短半年间,已经覆盖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近10个城市,其中北京覆盖的出租车已经超过3万量,而北京的出租车总量只有6.6万。
嘀嘀打车CEO程维曾在微博如此形容团队的工作状态,“为了进军某城市,团队42天无眠无休的努力,二哥头上白发多了一倍,鞠李发烧吊完水坚持工作,小细腿光头明志,努力到无能为力。”他的目标是,2年之内推动20%的人使用预约叫车。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新浪科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