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乐淘坠落:五年间四次被迫转型 自有品牌战略折翼

据知情人士透露,乐淘在杭州对接天猫的团队已经解散。目前,乐淘在天猫的官方旗舰店已经无法打开。另有消息称,目前乐淘官网已经交给代运营公司负责,未来团队精力将集中在定制平台。
2013-10-28 09:35 · 腾讯科技  王可心   
   

  五年三度转型均告失败

  成立仅五年的乐淘却屡屡实施战略转型。

  2008年5月,乐淘成立之初定位卖玩具。然而,一年以后,乐淘开始转型卖鞋。毕胜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之所以转型,是因为中国不具备购买玩具的文化。“平时中国父母给孩子买的不是玩具,一般是衣服、食品或是报各种学习班,也不愿意花钱买玩具,在中国不具备这个文化。导致乐淘成长一段时间之后,出现一个巨大的瓶颈不再成长。”

  这次的转型在初期获得了成功。乐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正是在其定位鞋类垂直电商的时代打响的。

  彼时,乐淘在北京王府井商业圈的繁华地带,租下了澳门中心两层办公楼,人数超过400人,公司呈现出一派向好的气象。

  资料显示,乐淘成立后共完成了四轮融资:2008年4月,乐淘成立时获得策源基金*轮数百万美元的投资。2010年5月,完成第二轮千万美元融资。2011年1月,完成第三轮2亿元融资。2011年底,完成第四轮数千万美元的融资。可以看出,乐淘有三轮融资都是在转型鞋类电商平台时期完成。

  不过,在乐淘辉煌的表面下,是持续的亏损状态。毕胜在2011年底演讲时发表了“垂直购销电子商务骗局”的观点。

  他在公众面前算了一笔账:当前垂直购销类B2C电商公司成本=物流(10%)+仓储(10%)+反向物流(3%)+客服(1%)+技术(4%)+管理人员(10%)+市场推广(10%)+代收手续费(2%)+包装(1%),成本约为50%左右。

  在当时电商不断爆发价格战的背景下,垂直购销类B2C电商的毛利平均仅10%,净利则为-40%。

  于是,乐淘鞋类电商平台的定位未能持续,2012年开始转型自有品牌,一下推出了Chance Chance(恰恰)、Lavis Lavie(乐薇)、Imosii(茉希)、MANWILL(迈威),C+(斯伽)五个自有品牌。按照乐淘时任副总裁陈虎当时的预估,如果乐淘做到月销售额5000万元,即可以打平,“说不定还不用5000万”。

  但真实的情况显然没有这么乐观,做自有品牌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做自有品牌鞋子,如果没有供应链优势和货品优势,单纯互联网企业转型去做,难度还是很大的。百丽做了20年鞋,对用户的理解、渠道、生产、整个供应链做的不错的情况下,再做一个新的自有品牌都是很慎重的。”此前有电商资深人士对腾讯科技说。

  做自有品牌有三大难点,一是预测流行趋势,选款;二是预测销量;三是供应链反应速度。有鞋类自有品牌行业的人士认为,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任何一个环节做的不好,其他两个环节做的再好也没用。

  结果显示,乐淘转型自有品牌之路走得异常不顺。

  乐淘转型后多位高管流失,包括副总裁陈虎、运营副总裁李振广等两员大将先后离职。

  乐淘自有品牌的销量也不理想,由此产生了大量库存。据乐淘员工透露,自去年冬天以来,乐淘已经没有上新款鞋品。从乐淘官网来看,更多的是打折促销、清仓的信息。

  此外,据知情人士透露,乐淘在杭州对接天猫的团队已经解散。目前,乐淘在天猫的官方旗舰店已经无法打开。另有消息称,目前乐淘官网已经交给代运营公司负责,未来团队精力将集中在定制平台。

  在垂直电商的集体寒流中,乐淘并非孤例。转型意味着自救,也意味着试错。只是,资本和市场还会给乐淘多少时间呢?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腾讯科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