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满足用户自我存储的需要主观是存储,客观是社交
在最近一篇文章《QQ空间给移动社区产品的4大启示》中,作者提到一个观点:
在社交产品领域,一直存在着一组矛盾:利他还是利己?记得蘑菇街团队介绍经验时曾说过,他们将按钮由“分享”改成“收藏并分享”,于是带来数倍的内容增量。
QQ空间的内容存储逻辑与这一点非常类似:QQ空间首先是权限自主性最强的产品,完全按照空间所有者的意愿决定。于是从“自私”的“利己”角度而言,用户的使用逻辑是这样的:“这是一个很方便的相册,这是我自己的相册,是一个可以按照时间存储体现个人或者家族历史的相册,这是可以给朋友看的相册。”——收藏在前,社交在后。QQ空间其实是通过功能制造的内容。
新版的微信在不断强化收藏功能,在5.3版中又加入了收藏分类,不得不说是在此强化了“用户存储“的需求。
以“利他主义“的思路思考产品设计,是否可以这样描述:用户因为存储的需求记录生活,客观上形成了以内容为维度和朋友互动。
作为地方社区的运营者,怎么利用“主观是存储,客观是社交”的思路设计产品?拍摄宝宝的照片,做一个完整的婚礼记录,记录同一个小区的家庭装修进度记录,想象空间很大。
七、满足用户即时交互的需要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有个什么稀奇事,发个微信,坐等朋友圈回复,那种一个一个点赞,看着回复一个一个出来的感觉真是好极了。这是一种典型的用户心理。包括消除新消息数字的强迫症,客观上造成了微信这类产品的强交互。
由于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的特性,会让即时互动变得越来越流行,最近流行的“秘密”里不少人在玩“集满X个赞就爆料”,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即时互动需求的表现。
过去我们评价一个社区,大多数是指内容精致有价值,我们眼中的“好内容”都是指攻略、评测等大文字量、有深度、精心排版的、弱时间性的重内容,移动设备普及后,人们的互动变得随时、随地之后,一个移动产品价值会越来越偏向互动,而不是内容质量,更多会看这个社群的凝聚力、成员之间的互动是否频繁。
在产品设计和在运营上强化即时互动,能迅速让一个app“火”起来。
八、内容的流动依靠数据挖掘和用户关系而不靠产品关联
传统评价体系中,社区的核心指标是人均浏览,代表了社区的用户粘度,在传统PC产品设计上,增加人均浏览的方法是相关内容的推荐,形成用户的多次跳转点击,但手机屏幕小,再做关联链接就反人类了,有价值的内容挖掘变得比PC困难多了,既要能形成效率更高的内容消费,又不给用户带来无效内容的打扰,不能沿用PC思维。
淘宝在首页推荐内容时推荐的是该账户以前浏览过的同类商品,虾米提供漫游同类音乐和朋友在听什么的功能,QQ空间的默认信息流往往是你爱看的内容,这代表了移动时代主流的两种内容流动方式:社交关系推荐和数据挖掘。
社区产品运营的初期,冷启动后一些没有内容也没用关系的用户会很尴尬,为了避免用户的流失,我们需要考虑给默认用户推荐内容和好友,在这个时候,“合适”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九、产品功能要形成闭环社区用户的交互可以通过产品本身完成
著名的微信自媒体《逻辑思维》的主持人和读者在微信上形成了一个类似社区的社交组织,但这些人的社区活动不是通过帖子去实现,而是却是通过视频的录制、微信、以及线下的各种聚会上完成的。他们的大多交互在微信上完成,有点对点的语音文字,也有微信群可以供大家讨论,有语音对讲机可供多人即时语音交流,至始至终没有离开过微信。
社区网站的最大苦恼是,建了老乡或母校版块,老乡校友们却互相公布QQ,聚集后就立马在QQ群里聊了起来,就没社区网站什么事了,这种用户的快速转移,核心就是产品没有形成闭环。
现有的移动设备已经满足了图片、视频、文字、语音的多媒体交流,只要在产品设计上形成交流模式的打通,就能避免用户的跳转。
移动社区产品的核心就是交互,如果社区用户的交互可以通过产品本身完成,产品粘度和价值会大得多。
十、人群的自然过滤是移动社区的天然优势但依然要做好噪音控制
西祠创始人响马的新项目叫孢子社区,孢子就是可以不断分裂的社区版块,他认为传统社区网站的板块多多少少都有情感和观点。容易形成小圈子,也容易排外,当观点不同时,一群人和另一群人不能相容,就会割裂为两个群体,因此孢子的设计从开始就在规避这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但作为平台,你们可以意见不同,大不了给你再开个房间(版块)。
反观微信,除了朋友圈卖货被鄙视以外,大多数用户对通讯录朋友的宽容度还是很高的,所以人群本身的关系过滤内容,比一般的内容过滤人更为纯粹,移动社区的信息抗干扰度也要远高于传统PC社区:很难想象几千人在一个版块不出现观点争论,而在朋友圈从来相安无事。
尽管如此,噪音,群体的互相不认同依然是用户放弃使用的核心原因,因此微信在这方面推出了很细致的权限控制,不看他的朋友圈,不让他看我的朋友圈,拉黑名单,屏蔽群提示等功能。
移动产品上,可能需要做到的,让用户在小小的屏幕上,可以有自己决定不看什么的权利,很重要。
以上十点更多是对地方社区移动化的一些产品方向的思考,参考了一些同行的观点,希望和大家再交流,欢迎加地方核心网站群 228343309 继续和我们探讨。
作者:钱钰,化龙巷CEO。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钱钰,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405/201405143654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