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外企“40岁魔咒”难避开:裁员从天而至 因创业重获新生

IT外企在中国的辉煌时代似乎已经过去。就在近一个月,微软、诺基亚、思科、IBM、甲骨文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裁员。突如其来的裁员如同一颗颗炸弹抛向了无辜的员工。这些消息确实令人悲伤,但并不意外。
2014-08-23 09:34 · 腾讯科技  宗秀倩   
   

  IT外企在中国的辉煌时代似乎已经过去。就在近一个月,微软、诺基亚、思科、IBM、甲骨文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裁员。突如其来的裁员如同一颗颗炸弹抛向了无辜的员工。这些消息确实令人悲伤,但并不意外。多年以来,高科技行业的外企裁员就像烧烤、泳池和放松总是和假期相伴一样,会因业绩、战略调整等原因成为标配和传统。

  自然,对于一心享受外企高薪、安逸的外企员工来说,一般只有在因战略调整批量裁员时才会离开。无论是谷歌收购摩托罗拉,还是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之后,一大批中国区员工都死守到最后一刻,甚至以抗议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但多半最终领取补偿之后,再谋新出路。即使业绩向好,“外企40岁”的魔咒笼罩之下,被裁的风险和晋升的天花板一直存在。也许不甘岁月的消磨,或者提前预知结局,有一些人主动在人生*的时候选择离开外企,创业或者在民营企业里任职。

  他们或者自己选择创业,甚至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功,比如于刚和刘峻岭从戴尔离职做了一号店,也有正在创业的艰辛路上,如,SAP中国区销售总监史彦泽离职做CRM销售软件“销售易”。也有的几经折腾,还没有成功,比如思科中国区大客户部战略总监张揆,正在重启创业。也有人在多年外企生涯之后,因着丰富经验进入民营企业任职,如俏江南高级销售总监赵锡刚,正用互联网O2O的方式方法一点点地让这个传统的中餐连锁企业变得更互联网化。

  当失去了保护壳,优越感褪去,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离开井然有序的生活和后续秩序重建自然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和过程:这需要有充足的理由、好的方向和机会,以及恰到好处的时机,甚至可能还需要一些运气,以及勇气。

  曾经

  赵锡刚用“刻骨铭心”来形容他在外企的工作生涯。

  在多数人来看,"外企"主要是那些总部在欧美,实力超群的世界500强企业。他们拥有悠久历史,优厚的薪酬福利和完善的西方化管理。外企工作的人通常在优越的环境中,拿着不菲的薪水,过着精致的生活,有着良好的职业素养。

  2003年-2004年,赵锡刚曾外派到美国HP总部工作。他发现,在美国总部,老板的性格、工作方式和管理风格和中国的民营企业老板其实类似, 很多时候都是老板“一句话的事情”,决策在美国法律体系范围内的自由度很大。

  但这些企业到了中国区,就完全变了。中国区作为IT外企的分支机构,主要承担服务、销售职能和战略执行,更重要的研发和战略决策都在总部进行。虽然这些外企一再试图本地化,中国区从上到下的权力依然非常小,每个人的职能切分的很细。为了保证中国区运作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外企中国区的管理十分精准规范。

  这样的运作机制造成了两种现象:中国区员工很难熟悉总部的战略轨迹,往往是收到邮件才知道总部战略,也少有人熟悉整个公司的运作状态,类似盲人摸象。另一面是,重复的在自己职责和能力范围内做些工作,轻松和安稳,但所谓的安稳,只是一种幻象。甚至认为,外企就是这样的。

  于是,很多人这样形容外企的工作:“重复性”、“螺丝钉”和“买办的生活”。

  离开

  因为中国区权限和整体战略执行的问题,中国区的负责人往往为外国高管担任,中国区的中层管理人员的晋升变得非常困难。

  六七年前,张揆所在的思科中国区业绩斐然,他在思科中国区一路平步青云。在做到中层管理职位之后,他发现,再往上晋升到中国区副总裁这一级,作为中国背景的“土炮”已经非常难了。2007年前后,思科中国区能对外宣称副总裁的人不过几个人,现在思科中国的员工多了,能够称得上副总裁的也不过20个人左右。

  在思科中国区待了8年后,他拿着自己多年的积蓄扎进了移动互联网LBS的创业。2011年,他做了一个基于位置LBS的移动互联网产品“身边”,在当时,街旁等LBS签到产品或者销声匿迹,或者寻求转型,身边作为新产品更缺乏竞争力,由于资金、运营等问题,到了2012年8月,他只好暂停运营“身边”。近两年的时间里,他一边和朋友做些云计算的代理生意,一边琢磨LBS产品到底怎么做。最近,他告诉腾讯科技,他发现LBS本地服务还有一些机会,正筹备重新创业。

  除了外企的职业天花板,史彦泽选择离开外企的更大因素在于业务自身的痛点。

  在创业前,他的职务是SAP中国区销售总监。这是一家专门做企业软件的公司,史彦泽却发现,SAP的销售人员并不喜欢使用自家的CRM软件。这让他感到十分郁闷,研究下原因发现,传统的CRM软件购买都是老板觉得可以买就买,对基层销售人员是否适用的考虑却很少。基层员工一天都在外奔波,手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对他们更为合适。2011年,他选择了离职创业。到今年,他已经创业两年,已经拿到红杉资本的B轮投资。最近,他在戴尔的前同事,EMC中国区电信销售总监邓翔加入了销售易,帮他分担部分销售工作,他感觉比以前轻松多了。

  相比较这两位创业的“苦逼”生活,赵锡刚选择了加入俏江南担任高管。在加入俏江南之前,他曾经在惠普和安永会计事务所工作。因为熟悉资本运作,在俏江南谋求上市和股权变更过程中,他曾是主力操盘手。如今,在俏江南日常运营上,他现在整天思考,如何通过互联网手段给俏江南带去新的营收。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腾讯科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