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晚间消息,硅谷知名风险投资家彼得·泰尔(Peter Thiel)今晚在创新工场与李开复进行了一场对话,并回答了创新工场投资的创业者们的提出的问题。新浪科技参加了这场活动,听泰尔分享了他对中国互联网和创业的一些看法。
泰尔认为中国的创业者非常勤奋,但行业竞争十分激烈。但是,他还是很看好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前景。“这个世界上一共有三个互联网:英语版的互联网、中文版的互联网、其他。”这是泰尔对互联网的分类。他认为,一个从英文和中文的互联网起步有着足够大的体量,而其他语种则不然。如果一个创业着征服了中国市场,也就离征服全世界不远了。
全球独角兽公司(估值10亿美元以上、由风投资金支持的未上市公司)的分布也佐证了他的看法。美国和中国是两个*的独角兽的产地,数据显示,全球有2/3的独角兽公司来自美国,2/9来自中国,而来自中美以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只有1/9。
值得一提的是,在泰尔的《从0到1》书中和中文版新书推介会上,他都曾表示并不看好中国科技领域的投资机会。泰尔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来自两类发展,一是纵向的创新突破,也就是从0到1,二是将现有的成功模式进行复制,也就是从1到N。从1到N是中国盛行的创业模式,而泰尔更推崇的则是从0到1。
在与创业者们的交流中,泰尔提到,年轻创业者最可能犯的错误,就是找错联合创始人。他此前也多次提及,创业搭档*是相识多年,而不是在某次创业者刚刚结识的。(李林)
以下是对话的主要内容:
关于创业者如何能在残酷的竞争厮杀中存活下来
泰尔认为,创业者一定要注意两个时间段:T1表示快速获取市场,成为垄断者所需要的时间;T2表示竞争对手可以追赶上来的时间;如果你没能让你的T2大于T1足够多的话,你很快就会被竞争对手抄袭甚至超越;
对话中,李开复提到由于残酷的竞争环境,在中国大部分的创业者会选择免费的商业模式来吸引用户,而对此商业模式Peter则持保留意见,他以雅虎、ebay、微软和亚马逊为例,认为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对于另一本风靡全球的创业指导书《精益创业》,Peter认为“精益创业”和“从0到1”中的有些定义是可以被诠释出不同的含义。他认为创业本身就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你需要一边做产品一边摸索,并从已有的用户行为中获取反馈;你可以通过ab test来测试你的产品,却不能通过这种方来来建立完整的商业模式。在美国很多成功的互联网公司,比如Google就没有通过ab test来得出搜索技术产品的有效结果,Apple也是个例外,Instagram也完全是一个意外,两个观点都可以运营,但是创业者必须明白:创立公司和创立成功的公司是不同的。
Peter同时还提到,不要小看小的垄断优势,虽然小垄断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市场就是由众多小的部分构成,所以持续叠加你的小垄断优势,必然能够得到显著的结果。但是如果你觉得自己是行业垄断者,而实际情况不是的话,作为创业者,情况就非常危险了。
作为一位投资人,Peter也和创业者们分享了他的投资逻辑,对于是否投资一个项目他通常会从商业战略、团队、产品三方面来评估,如果三方面都很好的团队,当然非常好,但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判断上也会有所倾向,比如消费领域中,产品就会比团队更重要,而在科技领域中,拥有科学家的团队就能获得更多的青睐。
看过很多创业失败和成功案例的Peter还指出,大部分年轻创业者最可能犯的致命错误,就是和一个错误的人一起创业。他说他最喜欢问创始人和合伙人都是怎么认识的,如果答案是大学或者工作中就认识对方,彼此了解对方的优缺点会是他比较看好的团队,而如果创业者回答我们是在一两周前的某个大会上认识的,或者刚好有个好的点子一拍即合就一起创业了,那就只能呵呵了……
创新工场投资的创业者们提出了这些问题:
如何区分好的创意和不好的创意?
在李开复博士和Peter的对话结束后,现场创新工场投资的项目CEO提出了很多问题和Peter做了深度沟通,有创业者提到Peter在《从0到1》的书中提到了好的创意和不好的创意,希望Peter能够具体描述分析一下;
对此,Peter解释很多公司都在之前不被人关注的领域脱颖而出,他也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许多非常优秀的公司,他们所在的领域却不被认可或者认知,比如早期的Airbnb,所以并不意味着大家都不认可的创意就一定不是好的创意。
投资行业变化有什么看法?
创投圈的CEO李晓宁则希望Peter谈谈对投资行业变化的看法。Peter认为如果投资人非常有条理性和原则性,而且会聚焦在其他人可能都不太看好的公司上面,那你就是这个投资领域的垄断者。市场上有很多的盲点,不容易被人发现。
中美企业文化差异
课程格子的创始人李天放提出了中国创业和美国创业在企业文化上的差异,Peter说每家公司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核心人物,这种独特的人物性格通常会比HR所说的企业文化要更加具象化,很多时候其实企业文化是比较难以捕捉的东西。
中国创业公司进入美国市场的困难在哪里?
小鱼在家的CEO宋晨枫希望Peter能分享下中国创业公司如果要进入美国市场有可能会碰到什么样的难题?Peter说*的难题就是分销。对于所有产品来说技术是核心,通过技术创造出产品后剩下的就是如何销售产品。即使你对你的市场很了解、用户很熟悉,销售仍然非常难做,更何况是在你不熟悉的市场。比如日本的文化就非常难懂,相对而言美国市场可能相比日本更适合中国创业者。虽然语言不同,文化有些差异,但是渠道和商业模式有很多时候是相似的。在其他地区很有可能销售渠道就很有可能非常不同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新浪科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