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互联网+:京、沪、深互联网产业赛跑,当“海派”遇上“中关村”

盛大等互联网巨头式微之后,BAT(百度、阿里、腾讯)级的平台型企业没有一家在沪诞生。一度凭借信息服务业板块傲立南中国的上海,如今略显尴尬。
2015-06-11 10:12 · 经济观察报  梁嘉琳 麻跃强 陈可雯   
   

  互联网+:京、沪、深互联网产业赛跑,当“海派”遇上“中关村”

  中国互联网已经步入第三个十年,上海互联网产业在迎来新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面临苏州、贵州等地的竞争,上海超级计算中心也遭受“云计算”等新业态的冲击。盛大等互联网巨头式微之后,BAT(百度、阿里、腾讯)级的平台型企业没有一家在沪诞生。一度凭借信息服务业板块傲立南中国的上海,如今略显尴尬。

  现在,上海打算好好利用“互联网+”这个风口。

  今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主持常委学习会,听取马化腾的专题辅导报告。上海市政府在一个月内先后与腾讯公司、阿里巴巴集团在沪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投资机构和创业团队搭建平台的上海市互联网产业投资联盟也在2015年4月15日正式成立。

  2014年,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5106.94亿元,与北京相差不到500亿元。当“海派”对阵“中关村”,“互联网产业*城”会否易主,棋局未定。

  转向“不靠谱”

  哈工大毕业的“金牛男”,冯涛微笑着说,干了15年创投,不能再这么“靠谱”下去了。

  清科集团的股权投资年度排行榜显示,冯涛任总裁的永宣创投位列2014年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领域投资投资机构10强,中国创投机构第11名。这家机构曾一度深耕IT投资领域。现在,冯涛开出的长长清单净是互联网企业:360、酷狗音乐、暴走漫画、熊猫自媒体联盟……“从PE(私募股权投资)转到VC(风险投资),是因为游戏规则变了:过去是技术*,人第二;现在变成风口(行业、时机)*,人第二,技术第三。”冯涛说。上海移动互联网产业促进中心公布的2015年一季度超过5000万美元的投资项目中,生活服务项目3个,电商平台1个,大宗商品交易服务平台1个,互联网金融项目1个——没有一家是纯技术类公司。“靠谱是靠谱者的墓志铭,创新是创新者的通行证。”作为控盘者,冯涛危机感很强——往前看,VC面临*、成功个人、孵化器、民间投资者的竞争;往后看,A轮变成共同投资人模式,B轮已经交棒给新三板——如果不能更好地服务这些“不靠谱”项目和团队,VC就会被市场淘汰。

  然而,要在上海本土找到好项目,并不容易。“上海出白领容易,出老板难。”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原秘书长杨周彝说,上海人的思维定势是小孩子一出生就要上好的幼儿园、重点学校,然后*到美国去留学,回来做企业高管或“金领”,很少人会鼓励自家孩子读四年书后从“零起点”创业。

  因此,上海互联网创业者要抵御安稳生活的诱惑,承受白领文化的挤压。生于1994年的孙高峰就是其中之一。他大二休学,立志做校园O2O(线上到线下)。他和团队设计了APP“宅米”,晚自修结束后,有的大学生回宿舍后饿了,想买方便面、火腿肠,但又懒得出去;有些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的同学,又想打零工,就由他们把外卖送到“懒人”的床上,拿1块钱送货费。一开始,孙高峰骑单车回校推广这一新产品,结果楼管阿姨说:“原来你改行做外卖了。”

  在负债9万元后,孙高峰终于等到了冯涛的投资。3个月前,“宅米”只有不到4000万元的估值;3个月后,“宅米”全职员工300多人,覆盖800多所高校、5000多名“楼主”,估值已经增长近20倍,完成了天使轮、A轮融资,正在准备B轮融资。

  如今,整个上海都在关注这些“不靠谱”项目。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徐子瑛透露,近期,重点是加快产业和信息化领域的原有各类专项资金的归并,加大对“轻资产”类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在技术改造、“四新”经济、中小企业等领域设立一批产业基金,建立健全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的营商服务体系。

  这些“新经济”被上海市政府归纳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类。2014年,上海市GDP(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仅有7%,而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突破5000亿元大关,实现经营收入5106.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02%;其中,互联网产业更是达到31.1%的高增速。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经济观察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