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国股市从5178.19点滑落至今,GDP跌破7%,人民币对美元大幅贬值,资本市场中多次出现了“资本寒冬”、“创业B轮必死”、“互联网创业公司死亡名单”等话题和声音。下半年开始,全球企业迎来了缩减招聘岗位和大裁员潮,IBM、微软、西门子、夏普等多家国际知名企业,都发生了大幅度裁员的情况,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也都相继公布出缩减人员招聘的消息。如同弗里德曼所说,每一轮通货膨胀的核心因素都是货币因素,京东金融旗下的京东*研究院下半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二级市场牛市是一级市场泡沫的直接动力源,而此轮寒冬的根本原因是牛熊转换带来的冲击。
泡沫之下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商业模式,大家拼的是流量,烧钱更多是为了积累用户、培养消费习惯,特别是随着O2O等模式暴热以后,很多初创企业的财务不能达到平衡,基本靠VC的钱来支撑。一位资深媒体人对此评论:“若留不住用户,再凶猛的补贴也填不满这样的商业模式。惯用的烧钱模式,在资本寒冬,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之下非常危险,后续钱烧完了之后,如果没有人继续投钱,那就只能关门”。
经纬创投创始合伙人张颖反复强调:投资的冰点正在到来,今年的创业要比去年艰难得多。过去,凭一个PPT就能忽悠到一些资本,90后创业也被市场炒的火热。但是今天,这些项目投资人已经渐渐的在远离它们、抛弃他们。现在能够成功的是真正能够变革行业本质的东西,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2014年初,“万物互联”、“物联网”、“智能硬件”的概念大火,一大波早期智能硬件公司获得了投资。但是,资本是逐利的,2014年下半年,O2O的火热,智能硬件在消费端的遇冷,让投资人的目光渐渐的远离智能硬件行业,甚至对智能硬件的商业模式产生了怀疑。此时的智能硬件行业正处于1.0时代,商业模式是帮助硬件联网,1个硬件配备1个APP,利润完全来自硬件销售。1.0时代的智能硬件虽然有销售利润,但受制于技术、供应链、营销推广等多种因素,硬件单品突破的成功率很低,周期太长,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和资源。1.0时代的智能硬件,被很多人称为伪智能。
苹果手表的发布,带动了整个智能手表行业的火热,使得部分投资机构对智能硬件行业的关注度有了明显的提升。重新思考智能硬件行业的商业模式,此时的智能硬件行业正在加速迈进2.0时代,时时联网的智能硬件将颠覆现有的商业模式,智能硬件衍生出来的服务特别多。因此,2.0时代的智能硬件卖的不是硬件本身,而是一种整体的连续的内容和服务。当用户为你的服务买单的时候,设备的成本将接近于零。智能设备可能会以半卖半送的方式销售给你,为的是获得大量的用户数据。例如苹果卖的不仅仅是手机,同时也将内容、服务以及用户卖给了第三方。
在创立初期就拿到腾讯、京东和红杉等巨头投资的智能硬件团队大Q科技,联合腾讯游戏明星IP天天爱消除推出的萌系智能手表——“大Q小萌”就是典型的具有2.0属性的智能硬件产品,大Q看到多终端融合已经成为90后年轻用户重要的娱乐方式,将游戏与智能硬件进行结合,以硬件和实体服务形式延伸和增强游戏体验,把虚拟内容作实体化。i代言CEO卢旭成认为, 内容为王的黄金法则在智能产品的2.0时代同样适用。要走通从内容到用户到关系到营销这个闭环,智能硬件创业者以内容为核心,精准的、深度运营自己的用户,一定活到智能硬件大爆发的时代。
极客公园记者禅芯表示:“Jawbone 与果壳电子的失败,除了产品与体验的不足,应用场景过于狭窄,还有个原因被大家所忽视——它们是先硬件,再社交,不是先社交,再硬件。我将先硬件,再社交,称之为智能硬件1.0,先社交,再硬件,称之为智能硬件2.0。先社交,再硬件的方式或许会更容易成功”。
近期,磁石科技发布了名为“1+N”的家庭圈战略,是一种典型的智能硬件2.0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其中,“1”指的是芒果家APP,基于定位技术,帮助手机成员创建家庭圈;“N”指的是非手机成员使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和家庭智能硬件。“1+N”家庭圈商业模式的美妙之处在于,一个硬件不仅平均能带来3个软件用户,而且硬件销售本来就有利润,能够支持公司日常运转;待芒果家APP用户发展到一定规模,又可以为硬件产品和用户提供营销、内容等服务。
资本寒冬已至,补贴、烧钱发展用户的模式已经越来越不可行,智能硬件公司软硬一体、以硬促软的商业模式显得难能可贵。事实上,尽管资本寒冬已经到来,但面对真正优秀的、能够成长为巨头的独角兽,资本绝不会捂紧钱袋。京东*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对投资者来说,寒冬期投资的项目回报率是高潮期的2—3倍。所以对于创业者来说,应该“广积粮、控现金流,做好打好持久战的准备,同时还要继续创新商业模式,做可持续发展的公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