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流通环节太多
在一个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地域内,是很少有假货的。可惜人的需求总是无限的,商品流通的范围只会越来越大。
商品流通领域有一个词儿叫“易手率”,就是商品从生产到到达你手中经了几遍手,一级经销商到二级经销商,再到以下,再到销售平台,每换一遍手,就多一分假货的可能性。所以“直采”是电商圈永远的正面标签。
海淘领域,电商平台直接和品牌合作的难度是不小的,业内也有很成熟的一级代理商,但假货作为海淘切身的痛,平台建立竞争壁垒的一大方面就是“拿下多少品牌商”,而一些大型代购平台,为了代言真货,甚至声称“我们决不碰货”,意思是碰货就有造假的可能,不碰才是*程度上保证真货。
四、各方面既得利益者
这里讲的既得利益者,不是恶意牟利的人,而是长期在假货氛围浸淫下,居然也小有春风之感的角色。
1.品牌
对,不只有你常见的品牌起诉新闻
还有这样的新闻
LV是中国消费者最喜欢的服饰品牌之一,但显然不是人人都买的起,在帮LV品牌教育用户(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用户)的历程中,假货功不可没,不论真品还是假货,LV在中国消费者中的曝光率都在增加。
2.平台商家
在售假赚钱和售真不赚钱之间选择,商家肯定选前者,假货毛利高就算了,还因为低售价导致了高销量,导致商家铤而走险。
3.消费者
据小编所知,有时候消费者是需要假货,且知假买假的。如果一把雨伞,只能用一次,肯定会被骂“这个假货雨伞”!但2006年,我国有一种往发达国家出口的雨伞,当地地头价只卖1美元,当地人只有下雨时买来用,用完就扔了。伞虽然“假”,但是挡一次雨足够了,使用者不认为它是假货,而认为它是价值和价格匹配的真货。
所以某宝有高仿、精仿、低仿、原单、尾单、超A货、A货、B货、C货等,左边这些名词我都分不清,更别说货了,但是,有人分得清啊,有人愿意一分钱一分货来买这些东西,这只能说是存在即合理了。
4.职业打假人
职业打假人把打假做成了生意,公司主营三种业务,帮消费者维权打假;知假买假;受雇于企业,替企业打假。
假货何时能被彻底消灭?
看了这么多,你肯定会问,什么情况下,假货才能被根治呢?当然不是对消费者的危害被重视的时候,而是本国制造业跨过青春期,走向成熟的时候。
简单理解,就是某国制造业水平低的时候,会抄别国,抄出创新来之后,大家互相抄,而抄无可抄,某国制造业已经*的时候,那么对不起,你们都不可以抄我了喔,再抄我打你喔,我们都很恨假货滴~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创业邦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