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商业变现遇挫值乎昙花一现路指何方
2016年4月1日,知乎的新功能“值乎”正式上线,用户关注知乎的公众账号之后可以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分享自己的打码信息,而其他人必须付费才能看到,付费查看后觉得满意所支付的费用就归作者所有,否则就归知乎官方所有。
知乎的创始人周源在宣传视频当中信心满满,称“值乎是知乎的商业化尝试,目标要做到月流水20亿人民币。”但周源的“鸿鹄大志”似乎还没有开始进行,值乎就像昙花一现般归于沉寂,更是被网友戏称“愚人节的礼物”,知乎的*次商业化探索面临失败。
而分答在上线短短三周,就获得了百万付费用户,拥有数千名各行业大咖和Kol入驻,王思聪、章子怡、周国平、李银河、刘慈欣、汪峰等人的加入更是频频刷爆各大媒体的首页头条,著名编剧史航更是被看成劳模,回答了一千多个问题,收入8万多元。
分答从上线开始,其团队就在强化“知识变现”的概念,而和以问答起家的知乎相比,在商业化方面似乎要更加成功。
而此次值乎3.0版本高度雷同分答,是否是看中了这种商业模式所带来的商业化潜力,依然值得继续探讨。
知乎大V纷纷出走复制分答模式能否挽回
从2014年开始,知乎就呈现出一种高质量大V出走的现象,曾经享誉知乎的和菜头、佐藤谦一、徐小平、李开复纷纷出走,甚至其中一些人甚至删掉了个人页面。
而就在6月5日,分答的“找人”页面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分类,即由64名知乎的大V们所组成的“这些年你关注的知乎大V们”,其中不乏像负二、顾扯淡、汪惟等知名度较高的大V。
面对知乎大V大规模的进驻分答,知乎“复制”分答模式的做法能否挽回这些人?
截至记者写稿时,值乎3.0版本的页面上,开通个人页面的有41位,只有3位同时在两个平台都开通个人页面。
对于一个款刷爆朋友圈的产品来说,或许被对手模仿是对产品*的致敬。相信产品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力、运营力和市场的整体策略。产品的成功是整合力量的成功。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站长之家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