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任正非与陶华碧,黔商之首,赚外国人的钱给中国人!中国的骄傲!

把沈万三、任正非、陶华碧放在一起比较,可以发现:自立进取、义利并重、通商天下、全球贸易,是三个杰出贵商共同的商业理想,也是黔商的价值取向所在。
2016-12-14 12:40 · 微信公众号:快刀三侠  锟爷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 贵州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似乎永远都是那么一块落后而贫瘠的土地。重峦叠嶂的大山,成为经济文化交融的天然屏障,阻碍着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贵州人均GDP常年处于倒数。

  然而,就是从这片望不到头的千山万壑中,却有两个人冲破天堑,走向了世界。他们就是任正非和陶华碧,一个掌舵中国*民营企业(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一个创造了畅销海内外的贵州品牌——老干妈辣椒酱。

  表面看来,任正非和陶华碧所处的行业并无任何交集,但在二人身上,却有着一脉相承的 “黔商精神”,都是踏踏实实做出了威震四方的中国民族企业。并且,他们在成功之路上,亦有很多相似相通之处。下面,我们就从其成长背景、创业经历、产品管理、市场原则、资本运作和为人处世等方面一一道来。

  ●● ●

  任正非 VS 陶华碧:贵州的王与后

  1. 成长背景:都曾经历过贫苦岁月

  1944年10月25日,任正非出生于贵州省镇宁县一个教师家庭,在7个孩子里排行老大。家中生活异常困苦,任正非常常饿得天旋地转,*的心愿就是吃上一个白面馒头。祸不单行,父亲也被造反派打倒了,任正非一度想过自杀。生活的艰辛及心灵上的磨难,成就了任正非日后隐忍坚定的性格。他曾感慨:“我能真正理解活下去这句话的含义!”

  1947年1月,陶华碧(原名陶春梅)出生于贵州省湄潭县一个偏僻的山村。由于家里贫穷,陶华碧从小到大没读过一天书,早早担负起了家庭重担。她举过八磅锤,背过黄泥巴,背100斤才赚3角钱,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吃苦耐劳累不死人,只要肯吃苦,没得办不成的事。”

  对于任正非和陶碧华而言,贫穷是老师,它教会人生存。贫穷有压力,但它也使人的脊梁比一般人都硬些,知穷后勇,不屈不挠。

  2. 创业经历:都是不畏艰难大器晚成

  1987年,初入商场的任正非被奸商骗走200多万,继而遭到深圳南油集团辞退,沦落到没有单位愿意招收的境地。此时,他首任妻子已成了南油集团的高级干部,两人分歧越来越大,最终只能以离婚收场,前行之路陷入无际的迷茫与昏暗。

  但任正非并未就从沉沦,而是走向了一条下海干实事的道路,时年44岁的任正非集资21000元人民币创立“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立初期,华为靠代理香港某公司的程控交换机获得了*桶金,随即决定自主研发技术,此后一路高歌猛进。20多年后的今天,任正非已登上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而华为也从默默无闻的小作坊发展成为力压群雄的全球巨擘。

  1989年,丈夫病故,陶华碧一家失去了最重要的经济来源,42岁的她用捡来的半截砖和油毛毡石棉瓦,一夜之间搭起了能摆下两张小桌的“实惠饭店”。也是在这个时期,她发明了豆豉辣酱,作为辅料送给顾客,兜揽生意。随着豆豉辣椒越卖越好,1996年7月,陶华碧借南明区云关村委会的两间房子,办起了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辣椒调味品,定名为“老干妈麻辣酱”。多年来一直风靡海内外,每天可以卖出130万瓶,销售额高达40亿,她生生把一瓶辣椒酱做成了享誉世界的品牌。

  陶华碧和任正非,都是40多岁才开始创业,并且上有老下有小,经济负担很重,却都敢于把大部分积蓄都投入到前途未卜的新事业中,这种气魄和胆量令人折服。

  而创业之路的重重困难也未曾打倒二人。当时任正非与父母弟妹挤在深圳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只能去捡菜叶或买死鱼来维持生活。而在华为的艰难时期,任正非得过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过抑郁症和焦虑症,并做过两次癌症手术,有一段时间都是噩梦,梦醒时常常哭。

  创业之初的陶华碧,每天只能睡两个小时,捣辣椒溅起的飞沫让人眼泪直流,她却说:“把辣椒当苹果切,就不辣眼睛了。”产品生产出来了,陶华碧还得一个人亲自背着,送到各食品商店和单位食堂进行试销。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他们二人都选择了最慢,最重,最辛苦的模式来做企业,也正是他们身上的这种奋斗精神,改变了中国企业在世界的形象,让中国产品开始引领世界,他们是国人的骄傲与楷模。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快刀三侠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看了这篇文章的用户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