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倒闭、驱逐、野蛮人入侵,万字长文揭秘2016年商界8大未解之谜

我们认为,2016年的商界还是一部悬疑片,关于资本寒冬争议、关于美国制造业回流、关于中国钢铁去产能化、关于万科实际控制人、关于滴滴的“共享经济”等问题,都悬而未决。
2017-01-04 15:40 · 微信公众号:快刀三侠     
   

  二

  美国制造业回流,能不能击垮中国经济?

  “让美国制造业再次伟大。”

  特朗普提出的这个宣言,背后体现的是美国“制造业回流”战略,特朗普甚至亲自接见库克。

  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制造业产值所占世界份额已经下降到18.5%,制造业大量流向中国,严重影响美国就业和经济复苏。

  就业率不断降低,金融业屡遭事故,有人认为金融和服务业不能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实现制造业回流得到美国民众认可。

  目前,苹果公司、通用电气以及福特等一些大公司,纷纷向美国制造业投入新的资金计划,富士康和日本软银集团也将投资570亿美元在美国建厂,累计将创造近10万个就业岗位。

  此时,恰逢中国经济下行,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问题集中凸显,“实体企业生产一年的利润不如买一套房”的呼声不绝于耳。

  当下,高举制造大旗的美国,能不能通过能源、土地、税收等一系列综合成本击败中国制造?

  补贴、减税、减少监管,美国的“糖衣炮弹”

  关于曹德旺跑路的新闻,炒得沸沸扬扬。曹德旺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国实体经济的成本,除了人便宜,什么都比美国贵”,“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务比美国高 35 %”。

  的确,当前财政税负给予企业的压力,让很多制造业企业都在高税负和高房价下苦苦支撑,靠一点微薄的利润苟延残踹。制造业是大陆30年来经济最核心的部分,30年积累起来的加工制造业不能被税务压垮。

  特朗普所提出的税制改革集中在两点:一是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从当前的39.6%调降到33%;二是将当前企业所得税从35%降到15%,此外,新工厂和新购设备的成本可以抵税。

  除大减税外,特朗普还计划废除使美国公司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的税收条款,将跨国公司海外收入的税率降为8.75%。

  比如富士康去美国建厂,一方面是增加的物流和人力成本由苹果公司自行承担,另外一方面是,美国政府对供应商在美国新建的工厂给予补贴。此外,还有特朗普政府大量的优惠条件,例如减少监管等。

  美国的一系列“糖衣炮弹”,其实十分有诱惑力。

  资源、土地、人力成本,还是“中国制造”的优势吗?

  对于制造业企业,建厂涉及的土地成本,是一个大问题。

  比如2016年上半年,华为因为深圳房价上涨导致的成本压力,部分厂区从深圳迁移到东莞。作为中国制造业的标杆企业,华为尚且不能承受,企业的压力可见一斑。

  中国的土地价格目前是美国的9倍,如果考虑到美国是*性产权,大陆仅仅是50年产权,这一差距会更加悬殊。

  一直以来,中国的人力成本是吸引外企的最重要砝码。表面上来看,制造业回流美国,“中国制造”仍将具有比较优势。

  另外,长期以来,美国技术人员主要从事研发与设计,很多大学甚至早就关闭了制造技术和制造科学方面的专业和课程。

  但这些中国的优势,也在逐年下降。由于货币政策等综合因素,国内劳动力的工资上升速度非常快,2010年的工资已是2000年的3倍多,并且仍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上涨。

  劳动力成本上升,美国对中国的外包业务选择从一个发展中国家迁徙到了另一个发展中国家。比如泰国、巴西、墨西哥的外包业务量大幅度增长。

  而美国制造业的最新政策,使得其在非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资本土地密集型产业内有很大优势。

  曹德旺所在的玻璃行业,是典型的自动化程度高、能耗高、资源密集型的产业,该产业海外份额大、税收抵,这是曹德旺不断在海外建厂的根本原因。

  科技替代人力?机器人能不能解放劳动力?

  就像前面说的,美国在资源、资金、科技方面均占据优势,*的弱项在于“人力”。

  机器人是当下的热点行业之一,牛津大学的研究预测未来10-20年,美国约47%的工作岗位有被机器人取代的风险。然而当“科技替代人力”的言论漫天飞舞的时候,却面临了一系列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比如,就眼下而言,以廉价的人力资源生产iPhone仍是比较经济的作法,因为使用机器人制造高端手机和电脑的成本仍然居高不下。

  在制造业内,普遍实践后的观念认为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和作用被刻意夸大了,其发展与“让工人下岗”这一目标相去甚远。

  中国很多大体量的制造企业都是世界范围内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先锋。比如郭台铭几年前便计划在2014年拥有100万台机器人,但直到今天,富士康只运用了象征性的数万台机器人。

  中国是全世界*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2015年度,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6.8万台,占全球销量的四分之一,然而,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密度只有49(每万名工人使用机器人数量)。

  制造企业要推进机器人计划,不仅面临很高的成本,还不一定物有所值。短时间内,机器人大规模替代人力仍只是一个预想。

  如今中国的情况: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资本顺势将目光转向海外;投向制造业的资金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更多热钱流向了其他领域,比如当下的互联网和房地产。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制造业流向美国,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美国要想从中国手中夺回“制造大国”的地位,仅仅依靠制造企业转移国内,以及减少在华投资是远远不够的。

  在整条产业链中,位于最顶端的是创新,*端的是机械式的加工制造。两者取其一,必有一失。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快刀三侠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