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继亚马逊、阿里之后,酝酿7年的华为“杀入”公有云

“华为公司在过去20几年干的哪一个行业竞争不激烈?手机、交换机、固定网络、无线网络等领域都激烈。”郑叶来承认公有云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对于经营利润,华为坚信一点,你给客户带来价值,客户一定会分享利益给你。”
2017-04-27 17:33 · 经济观察报  刘艳   
   

  华为IT产品线总裁郑叶来多了“Cloud BU”总裁的头衔。

  这个新设立的业务板块“Cloud BU”专门负责公有云业务。按照华为副董事长、轮值CEO徐直军的说法:从2017年开始,华为将以公有云服务为基础,强力投资打造开放的公有云平台;并聚焦重点行业,携手合作伙伴构建云生态,做大蛋糕。

  云计算诞生已有十年历史,而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其作为新一代基础设施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凸显。华为早在2010年就确立云计算为主要战略。经历了进入、试水,最终于2017年3月发起了强攻。

继亚马逊、阿里之后,酝酿7年的华为“杀入”公有云

  这不单单是一项新业务的推出。“华为过去30年的商业模式是P&S,提供product(产品)和solution(解决方案),未来我们要成为Service provider(服务提供商)。”郑叶来说。

  就目前而言,公有云市场已然竞争异常激烈,互联网巨头、运营商、传统IT厂商都已踏足,华为现在“杀入”,机会还有多少?

  “杀入”公有云

  “强力投资公有云”,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在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上主题演讲中的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这次会议于今年3月间在长沙举行。“就是给人给钱”郑叶来在面对记者提问有多强时回答干脆。据悉,华为为整个IT产业和云服务再新增2000人的预算。而Cloud BU直接向集团汇报。

  郑叶来介绍,Cloud BU 专注公有云服务,“华为所有的组织,研发组织都叫做产品线,这一次公司对Cloud命名的是BU,是希望围绕整个云服务,构建一个服务客户,打通全流程的端到端的组织。”他如此说道。宣布成立Cloud BU当晚,郑叶来成为其*任总裁。

  与华为运营商、企业、消费者三大业务板块以“BG”命名不同,“BG面向客户群的组织,BU 实际上是围绕云服务运营的组织,面向客户的承载一定是BG统一见面的,而所有的经济自主权是BU的,‘计划单列市’,到下面不会见客户,渠道政策是BU来定,但是渠道从BG的渠道通路下去。”对于BG与BU的关系,郑叶来这么阐释。

  华为2010年就确定了云计算的战略,回首看其落地节奏,2011年华为成立IT产品线,负责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测试,服务器、存储、云计算都会涉及;2015年,推出华为企业云业务,包括公有云、私有云、行业云等;2016年向全球推广公有云业务,并陆续签约一些项目比如其分别与德国电信、西班牙电信、中国电信合作打造的云服务。

  2017年成立Cloud BU强力投资公有云,徐直军在华为2017年分析师大会上提到:华为公有云的策略是打造公有云Family,包括华为自己运营的公有云,跟运营商合作运营公有云,同时和运营商一起聚焦重点行业,携手行业伙伴,打造公有云生态,基于生态再接触各行各业的客户。“公有云”,是指第三方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计算能力、数据库存储、应用程序和其他IT资源,用户无需自建IT基础设施,按需向第三方购买IT服务即可。

  其核心在于资源服务的共享,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可以将其看做是提供互联网相关服务所需要资源的池子,按需调配服务。比如一家提供互联网服务的企业,云计算服务能够帮它省去购买物理服务器、部署运行环境、租带宽等等环节。其优势就在于降低开发者的资源成本和使用成本。

  以制造和销售通讯设备起家的华为,运营商业务一直是其利润来源的中流砥柱,但增速逐年降低,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成为华为新的增长点。华为2016年年报显示,企业业务增长率在华为三大业务板块中最高达到47.3%,其次是消费者业务;由于全球经济低迷,运营商的投入相应减少。三大运营商年报披露的信息显示,中国移动总资本开支计划为1760亿元,同比下滑6%;中国电信总资本开支计划为890亿元,同比下滑8%;中国联通总资本开支计划为450亿元,同比下滑38%。

  2016年9月,华为在上海举行的全联接大会上上,华为轮值CEO胡厚崑提到,“华为预计,未来十年,企业云化将会加速,到2025年,几乎所有企业都会用到云的技术、云的模式,85%以上的企业应用,会被部署到云上。”而“云”所引致的商业模式变革,也引起此前的利益格局发生变化的可能。

  激战

  目前全球公有云市场的*者是亚马逊AWS,之前亚马逊拥有10多年使用分散式IT基础设施的历史。在公司内部,开发团队能够按需访问计算和存储资源,以驱动这个巨大的网络商店。AWS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架构之上,从2006年开始,亚马逊将此基础设施开放,为其他公司提供服务。而对于中国公有云市场而言,目前阿里云一家独大。

  亚马逊、阿里即为华为轮值CEO胡厚崑在华为全联接大会上所称的生于“云”的一代,也受益于“云”。

  云计算被各界如此看重在于未来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巨量数据。IDC预计2017年全球数字化转型技术支出将达1.2万亿美元。

  公有云厂商提供的基础产品服务之一是虚拟服务器,虚拟服务器是指采用特殊的软硬件技术把一台完整的服务器主机分成若干个主机。实际上是将真实的硬盘空间分成若干份,然后租给不同用户,每一台被分割的主机都具有独立的域名和IP地址,但共享真实主机的CPU、RAM、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资源。

  一位公有云服务业人士介绍,通常情况下,一台物理服务器能分出10-20台虚拟服务器。目前大部分互联网创业企业都采用购买虚拟服务器,“对于他们而言开发环境与购买物理服务器没有区别,就是会比较慢,因为大家共享资源”。而随着技术发展,此后衍生出其他的公有云服务,比如数据库等。“可能公有云厂商提供100台虚拟的服务器只有一台负载很高,如果看到负载很高的,会通过技术让其独占,这是自动化实现的,平时也会周期性进行调节均衡,这要上规模才能实现这个效果”。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道。“达到一定规模,在集群上跑的作业对资源使用的规格就会比较多样化。会有很多小而碎的作业来填满整个集群,从而提升利用率,集群就是指服务器的集合,比如一万台服务器组成一个集群”这位业内人士解释道。

  实际上,公有云领域,各大厂商通过不断降价来攻城略地,竞争异常激烈。亚马逊将降价称为核心策略,据统计,亚马逊云业务自2006年发布以来,经历了超过50次降价;从2015年至今,阿里云至少进行18次降价。

  目前亚马逊云业务已经实现盈利,在阿里巴巴集团公布的2016年Q4季报中,阿里云亏损也大幅收窄,有分析称阿里云有望在2017年实现盈利。“公有云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实现盈利”上述业内人士称。

  IDC数据显示,中国公有云市场阿里云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31%,对于外资云而言,政策限制为中国本土的市场参与者创造了红利。

  而一旦“落户”某家厂商的公有云服务,迁移起来不是易事。“代码迁移不是很困难,在新的平台上按照新平台的规则开发好就行了;数据更有价值,平台自然要提升数据迁移的门槛”。业内人士对记者说道。“华为公司在过去20几年干的哪一个行业竞争不激烈?手机、交换机、固定网络、无线网络等领域都激烈。”郑叶来承认公有云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对于经营利润,华为坚信一点,你给客户带来价值,客户一定会分享利益给你。任何一个生意只要有存在的价值,就一定有合理的利润存在。”他并没有透露经营目标。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经济观察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