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羊群效应下,共享经济做起了“乌托邦”的美梦

当共享经济经历了“C2C”( copy to china),从出行蔓延到到短租、从C2C发展成B2C,在中国,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在更多的行业和领域显现出来,一大批的创业者和创新者在这条道路上探索。
2017-06-07 10:15 · 品途商业评论  刘志刚   
   

  在过去几年,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以Uber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商业平台,在不断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商业运行模式。

  国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而且自O2O兴起以来国人的创业热情一直都无比的高亢。当共享经济经历了“C2C”( copy to china),从出行蔓延到到短租、从C2C发展成B2C,在中国,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在更多的行业和领域显现出来,一大批的创业者和创新者在这条道路上探索。

  然而,面对共享经济野蛮生长的态势我们必须要冷静一下了,泛滥的共享经济到底是真的风口还是第二个O2O?现在市面上的这些共享经济真的靠谱吗?

  从共享单车到共享雨伞:前辈栽过的坑,后辈也得跳

  共享单车应该是当下最火的共享经济,然而火热的背后却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先不说共享单车盈利和它引发的公共问题,单是各种破坏单车,单车私有化问题的层出已经够各个玩家“喝一壶”了。

  作为共享经济的后辈——共享雨伞,它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6月1日上午,一家共享雨伞企业开始在上海首批投放了100把共享雨伞。在短短一日之内,上海市投入的 100 把共享雨伞全部被借走,但无一人归还。

  共享雨伞不仅出师未捷,而且100%的丢失率让它的尴尬程度远远超越了前辈共享单车,充分诠释了什么叫“长江后浪推前浪”。

  这只是个例子,因为除此之外,共享单车面对的很多问题其实也是其它共享经济需要考虑的问题,这些问题无法解决它们很难成就网约车般的成功。

  在志刚看来,网约车商业模式本质是作为桥梁同时连接供应者与需求者,是消费者对消费者的模式,自共享单车以后,共享经济却开始走B2C的路子,平台本身去充当供应方,共享单车、共享汽车毫无疑问属于重资产模式,雨伞、篮球、充电宝之流虽然单个成本较低,然而经过大面积推广后依旧属于重资产模式。

  正是这种重资产模式让这种共享经济有着不可避免的短板,共享单车栽过的坑,后来的共享充电宝们、共享雨伞们也都不可避免的会跳进去。

  首先重资产模式对资金的需求规模和周转性要求较高。因而这些B2C模式的共享经济对于资本的依赖程度过高,这就让它本身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资本运作的风险较高。

  其次是成本问题,平台自己直接提供工具给用户使用,这就意味着平台要自己解决工具所遇到的各项问题,包括日常的维护和修理,对丢失或者损坏严重的工具进行重复投放,这些都大大加剧了平台的资金负担。同时还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例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乱停乱放的问题,共享充电宝的安全问题等等。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问题——盈利,任何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都是耍流氓。重资产下的成本压力可想而知,企业需要钱来做更好的产品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需要钱去快速抢夺市场,需要钱去做日常维护,需要钱去做重复投放,需要钱去做人员开支……开支*够大,但仅凭那些微薄的广告收入和租金是无法实现成本覆盖的。

  如此看来,这些共享经济真的有太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都没有很好地解决方案,共享单车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其它人又急急忙忙的抢占其它项目,这显然不是理智之选,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愿意去淌这趟混水呢?

  风口刺激下的羊群效应:创业者蒙眼狂奔,投资者推波助澜

  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跟上,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和模仿的现象,现在通常用来比喻人们从众心理导致的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者遭遇失败。

  小米掌门人雷军说过: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中国的创业者们受这碗鸡汤的影响特别大,每一个风口的出现,人们都当仁不让,多方齐动争相去做“飞起的猪”,羊群效应十分明显。这在中国近些年几次风口中体现得淋漓尽然。

  前几年O2O的提出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也引发了全民创业的热潮,那时候如果哪家公司没转型做O2O甚至就会被认为是落伍了,于是乎上门配眼睛的、寝室送零食的、搞婚庆的……各种“奇形怪状“的O2O不断出现,充当解决人们“痛点”的“英雄”。投资机构也到处砸钱,甚至一个项目投好几家公司。

  去年是VR的元年,这个风口同样也引起了各种VR厂商的野蛮生长,各路玩玩纷纷参与展开布局。而事实上关于VR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内容、技术、如何落地……不过这样追逐风口的最终结果就是VR元年即寒冬。

  共享经济的发展也是如此,继共享单车之后,共享汽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等都一窝蜂地冒了出来。似乎只要可以拿出做租赁的东西,稍加包装即可摇身一变成为共享经济的一员,然后打着新经济模式的幌子去找投资机构要钱。

  风口聚集着创业者们的加入,即使存在很多问题创业者们还是愿意去尝试,可能正应着那句话了: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因而市面上冒出各种各样的共享经济,而且绝大部分是“解馋”不是“充饥”。

  如果说创业者们的跟风投机是共享经济泛滥的原罪,那么资本则是共享经济泡沫形成的幕后推手。

  资本所害怕的,是错过风口,因而愿意去做基于风口下的任何赌博。“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句话虽然很有道理,但是“风险越大,利润越大”这也是事实,投资者期待自己的赌博是对的,然后可以垄断某一个共享经济领域,利用其强大的流量进行变现再去收割其它市场。

  就拿共享充电宝来说,马化腾自己都说他看不懂这个东西,可腾讯还是投了,道理就是如此。同样投资共享充电宝的还有小米、聚美优品等知名企业。而且共享充电宝本身就是假想的痛点,近日,刚拿到融资的共享充电宝公司街电创始软件团队和硬件负责人全体离职,创业者们拿了融资还做不下去?这就说明这个项目本身是有问题的。

  就这样,创业者的蒙眼狂奔,投资者的推波助澜,这些加在一起促成了共享经济野蛮生长的态势,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共享泡沫。

  B2C模式下的共享经济只是场“乌托邦“的美梦

  前面我们已经讲了当下主流的“共享经济“是B2C模式,具有明显的重资产特征。但需要强调的是,这种重资产模式已经脱离了共享经济的范畴,这些所谓的共享经济其实只是传统的租赁经济。因此,除了上面提到过的重资产模式所带来的问题,它们还需面对传统租赁经济的弊端。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门槛低可替代性强。平台所谓的护城河其实弱不禁风,摩拜和ofo是最早推行共享单车的企业,它们实力也是最强的,然而共享单车市场不仅没能出现下一个滴滴,反而呈现“彩虹”景观。而其它各种五花八门的共享经济完全可能发生同样的资本大战,但就是很难出现行业独角兽。

  事实也正是如此,除了滴滴以外,其它任何一个共享经济都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者,而且即便成功了又能怎样?流量变现有那么容易吗?至少现在还没有好的方法,不然共享单车早就盈利了何必像现在这样苦苦挣扎。如果没有办法进行流量转化,投资机构大肆烧钱又有什么意义呢?

  滴滴为什么可以成功?因为它是C2C模式,是真正的共享经济,对社会闲散资源进行了有效的配置。平台只作为连接的桥梁,自己不需要考虑资产投放,因而也不用承担资产投放的后续压力,属于轻资产模式。

  因此,不是不看好共享经济,不看好的其实是B2C模式下的伪共享经济。对于一个新事物,人们要关注的不是它有多火爆,有多少人去做它,更重要的是它的商业模式是否成熟,到底能不能行得通。

  和O2O时期一样,包括共享单车在内的B2C共享经济的创业者们,可能只是做了场“乌托邦”的美梦,不仅不会一飞冲天,反而会跌入了万丈深渊。当泡沫破碎的时候,迎来的或许是又一个资本寒冬。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品途商业评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