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流量成本居高不下,转向线下寻找流量入口是共享充电宝的出发点。经过近两个月的融资刷屏、“吃翔”讨论、实地调查、行业分析等等,大家达到一个基本的共识:线下存在共享充电宝的需求,在大规模铺设之后,消费者的习惯可以被改变。
但这个需求是否能够支撑起硕大的风口?在风口过后,“大赢家”是否能沉淀下价值,找到商业模式。这仍然是一个谜。用马化腾在一次大会上说过的话来讲:“共享充电宝到底靠谱不靠谱,很多人都看不准”。
经过网约车、O2O、团购等风口项目的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一个惯例:千军万马、烧钱大战、合并垄断、尘埃落定、名利双收。至于共享充电宝到底靠不靠谱,接下来的时间也会给出答案。显而易见的是,在这个答案之前,会有不少共享充电宝团队败下阵来,毕竟目标很明确——垄断。所以,如果他们失败了,原因会是什么。
融资速度
毫无疑问,资本投入是共享充电宝大战中最重要的因素,它涉及到产品质量、地推人数、网点铺设规模速度、品牌认知、竞争对手、市场壁垒等等。这些又与盈利息息相关。
但需要明确的是,共享充电宝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互联网项目,对于“烧钱——用户规模——流量入口——商业模式——盈利增长”这个路径并不适合。虽然不少人认为,共享充电宝是一个互联网项目,可以在资本的帮助下快速复制,并扩大规模,未来具有用户价值和流量价值,而上亿级别投资就是风口的*证明。
来电相关负责人也曾向猎云网表示:来电有一套评估系统,可以根据人流量、充电需求、停留时间、用电焦虑感、替代方案等多个维度划分出十多种场景,进而量化网点价值。在来电看来,他们是一家是互联网公司,用数据驱动业务。
但实际上,共享充电宝偏向硬件项目,铺设在全国各地的充电宝产品是旗下资产,也是提供服务的载体。为了在消费群体中快速普及,形成共享充电宝的“网络效应”,前期需要大规模投入,不管是充电宝、机柜,还是渠道推广运营费用。后期体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对资本有同样的需求。这一点在共享单车上可以体现,摩拜单车于4月宣布,日订单突破2000万单,但现今尚未盈利。
对滴滴而言,增加一个用户可以通过增加营销效果甚至补贴来实现。在达到一定规模后,用户增加成本几乎为零。但对于共享充电宝而言,增加一个用户不仅需要营销补贴,还需要投入产品,需要不断增加设备来匹配用户增长。如果想在铺设数量增加到某一规模时坐等营收,基本不可能。
市场目前有二十多家共享充电宝公司。从融资数额的角度看,来电,街电、小电和Hi电是“头部”玩家。来电表示,2年内铺设10万台大机柜,50~80万台小机柜。按照来电大机柜成本为2~3万元来计算,仅是完成大机柜投放目标就需要20~30亿。小电今年计划铺设360万台充电宝,按照100元成本,则需要3.6亿元。街电董事长陈欧表示:“(今年)下半年街电要完成500万个机柜,现在聚美投进街电的3个亿已经全部变成机器了”。而这还是充电宝生产制造方面的耗资。
在一次采访中,陈欧表示,“确定需求、外形设计、结构设计、嵌入式系统研发、硬件研发、模具开模、样机、样机测试、小规模投放验证、量产“这10个步骤,初创团队通常用4—6个月的时间也可以研发出类似的产品,但要达到大规模稳定的量产,并不是融了几百万就可以做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共享充电宝是一个重资产的项目。对于创业团队的要求是持续不断的融资以及融资的速度。
场景渠道
共享充电宝虽然以共享经济的名义普及大众,但在本质上是一门分时租赁生意,其重点是频次。因为频次决定了设备的收回成本,影响未来的盈利模式。这就要求共享充电宝对渠道进行竞争,甚至开启渠道补贴战。但优质渠道争夺战又会引起另一问题:无法形成网络价值。对于偏僻、人数少的地方是否投放?如何平衡渠道价值和投放数量之间的关系,这又是一个问题。毕竟共享充电宝并不是一门随着投放规模增加,盈利也随之增加的项目。
目前,共享充电宝的投放集中在两种场景:一种是商场、高铁、火车站、机场、景点、医院等人流量大的大场景;第二种是餐厅、咖啡馆、酒吧等小场景。从投放难度来看,小场景的难度和成本相对低。
早前,云充吧通过大柜机切入大场景,但在今年5月完全放弃大柜机,把火力集中到小场景,推出桌面式单体机。在运营过程中,其创始人雷云发现,大柜机投入成本高,收益低。就连以大柜机作为代表的来电也推出了小机柜,扎入小场景的竞争中。根据公开资料,小场景下的小机柜和桌面固定式的成本回收周期都在1~6个月内。
小电创始人唐永波表示,桌面模式的小电充电宝成本是100多元,单一产品回收周期在2-3个月。同样是桌面模式的Hi电的创始人刘文源表示,一个月即可回本。而小机柜的街电方面表示,按照目前的运营模式,单台设备平均半年即可收回成本。
当然,随着场景渠道战争打响,成本回收周期将会延长。唐永波透露,今年计划将地推人员从现在的100多人扩张到1500多人。
安全与专利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充电桩黑幕:只要是连接了充电数据线,手机里的信息都将被黑客操纵。而近日的WannaCry勒索病毒事件也敲响了信息安全的警钟。
央视财经近日播出的《共享充电宝 “钱”途何在》中表示,共享充电宝可能泄露隐私:只需简单的拆卸步骤,就将用于窃取信息的芯片安装在了充电宝内。“一旦连接上这种被植入芯片的充电宝。他的那些相册信息、视频信息,整一个SD卡里面的信息都可以被这块芯片读取到,如果这个手机曾经Root过话的,我们甚至可以读取到他的联系人信息和短信信息,甚至给它进行一些危险操作、植入木马等”,信息安全专家林先生表示。也有网友将树莓派植入充电宝,并获得手机上的所有信息。
信息泄露事件一旦发生,不仅是对创业团队,整个行业都是致命的。但站在目前这个时间点,对所有已经铺设的产品进行升级又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另一方面,产品专利问题也是一项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专利问题上可以分为三种纠纷:硬件(机柜模式中充电宝进出仓道的硬件模块)、软件(移动电源的租借系统、租借终端的后台管理系统)以及外观设计(机柜、充电宝外观、以及内部设计)。来电曾在去年7月起诉“云充吧”,最后来电胜诉。今年3月,来电发起专利诉讼,状告街电“专利侵权”,结果尚未公布。
根据公开信息,来电截止目前共申请了32项专利。而街电花1亿元购买了3项与共享充电宝相关的专利。这些专利无疑成为进来者的门槛。
商业模式
从目前的状态来看,共享充电宝的收入有押金、租赁费用以及广告三种。有人认为,只要汇聚足够多的用户,共享充电宝就可以作为一个平台,获得用户价值和流量价值。但需要提醒的是,共享充电宝的目前使用频次并不高,这就限制了平台的变现能力。
据公开资料,来电目前已经入驻80多个城市、铺设1600+台机柜,25000台充电宝,平均每天租借2万多次,每次租借时长3个小时,累计用户数超200万。与此同时,其创始人袁炳松计算回收成本的时候表示:来电充电宝每台每天被借出0.7至0.8次。
粗略来计算的话,25000台充电宝乘以每台每天被借出0.7~0.8次,即来来电一天使用次数总共为17500~20000次。尽管唐永波认为,当桌面和移动两种版本的共享充电宝达到一定密度后,人们的行为习惯会有所改变,“每天使用频次大概在八千万到一亿次,这是天花板,就是充电的”。
但共享充电宝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属于补充型需求,不少人手中都有一台甚至多台充电宝。由此,如何改变消费习惯,提高使用频率,成为商业模式的重心。在大规模铺设之后的使用频率意味着线下流量入口成立,这可以让共享充电宝基于租赁收入之外进行估值。显然,大量密集铺设网点并不能轻易改变消费习惯,以及彻底改变,让使用共享充电宝成为生活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如果无法完成这一点,共享充电宝的商业模式会成为一个谜。
对于商业模式这点,周鸿祎表示,虽然现在可能看不清(共享充电宝)营收价值,但是当它用户量越来越大的时候,也会找到其商业价值。
“很多产品,包括共享充电宝,刚出来的时候,可能想法并不*,有很多缺点。但有很多人在做、很多资金进来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没准充电宝的产品形态、商业模式会不断的发展,因为现在也没有定型。可能做着做着就有新的东西出来,比如是不是有人能做出智能的充电宝,比如充电宝带着屏幕,可以玩游戏可以看视频,这可能会变成新的模式。所以,商业模式不是想出来的,不是策划出来的,也不是媒体在那谈论出来的,而是用户需求不断的领导着,大家不断的去打磨、探索出来的”,周鸿祎在微信公众号“老周开讲”写到。
除了以上原因,和其他很多创业公司一样,共享充电宝的失败也会有其他原因,比如创业者成长速度赶不上公司扩张、团队信任、执行力等等。而上述这些均属于战略方面。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猎云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