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正茂却被诬告,在牛棚里虚度4年光阴。重回工作岗位,他立志改变整个羊绒产业,30年打造出165亿的上市集团。他就是鄂尔多斯的董事长,王林祥。
1951年12月,王林祥出生于内蒙古包头东胜。解放前,爷爷带领全家老少,从山西府谷走西口,最后落脚在海拔1500米的鄂尔多斯。
在异乡生根不容易,祖辈三代10多口人,全挤在大杂院的2间小平房,面积不过12平米。大杂院人不多,却有藏族、回族、达斡尔族等6个少数民族。
大人没法交流,小孩却乐坏了。8岁不到,王林祥就跟在回族大哥后面打零工,“烧锅炉,修屋顶,割草喂马”,每月挣2斤酥油茶。当然,王林祥最喜欢的还是跟在藏族小哥哥后面骑马放牧,“天大的烦恼,只要到了草原,立马就烟消云散。”
一来二去,王林祥成了牧羊高手。1970年,伊克昭盟绒毛厂招工,负责招聘的觉得小伙一无学历,二无经验,准备淘汰。王林祥急了,大喊,“我只要摸一下绒毛,立马就能区分出什么品种!”
就这么一喊,王林祥顺利进厂,主要工作就是到周围60个牧区收羊毛。要说他确实神,不管是山羊原绒,绵羊原毛,还是牦牛原绒,骆驼原绒,只要手一摸,立马搞定,“比机器灵多了。”
一年后,领导让他去车间,“按颜色分拣、清洗绒毛上的粪便。”王林祥每天操作手摇横机,来回要搞130多次,才能去掉粗渣,提取到细绒,“一天下来,手指和胳膊都是肿的。不过,王林祥从不叫苦,每天6点来、9点走,一干就是16个钟头。
冬天还好,一到夏天,车间就成了蒸笼。因为绒毛轻,没法开电扇,经常是一个三伏天过去,100个员工有99个都借病休息,*全勤的就是王林祥。
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之人。1974年初,王林祥被提拔为第3车间的主任,并被厂里推荐考大学。此后4个月,王祥林每天看书看到半夜2点半,白天吃饭也要背公式,“烤红薯把嘴烫肿了,都不知道疼。”
皇天不负苦心人,当年6月,王林祥以总分第二的优异成绩考上天津纺织学院。然而,就在工友和家人给他饯行的时候,悲剧发生了,“和同车间的两位工友一起被诬告为反革命。”
最后,不但大学没有上成,还被关入牛棚。换上一般人,估计死的心都有了,王林祥却相当乐观。“不说我是反革命吗?那就用革命书籍好好改造。”此后4年,他在狱中先后就读了300多部马列著作,“光《共产党宣言》就读了不下15遍。”
1978年粉碎四人帮后,王林祥被提前释放。不过,他先后参加了11个工厂的招工,却每次都是高兴而去,落魄而归。
怎么回事?一位副厂长偷偷告诉他,“你政审不合格,考得再好也不敢要啊!”最后,那位副厂长于心不忍,“要不在厂里领了原料回家操作?”
只要能赚钱就可以,王林祥立刻领了10斤原绒家清洗,一般工人要干一个星期,他三天就干完了。此后1年,他成了东胜区的*散户,同时给当地16家工厂做兼职。
伊克昭盟绒毛厂的老厂长看不下去了,“回厂里上班吧,出了事我顶着!”就这样,王林祥重回绒毛厂当主任,分管4个车间。
2年后1980年,他彻底平反!这时候,伊克昭盟筹建鄂尔多斯羊绒衫厂,年富力强的王林祥就被任命为安装工程部的副指挥。那年,他29岁。
彼时,我国的羊绒产业很不发达,羊绒衫的生产技术长期被英美厂商所垄断。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伊克昭盟只能对苏联、日本和欧洲出口原绒和初级半成品,“每斤18块”,然后眼睁睁看着老外加工后,反过来卖到200块!
是可忍孰不可忍,王林祥咽不下这口气。1980年春节过后,他连续跑了北京、天津等地的20多家纺织学院,最后从青岛大学服装专业的一位老教授那里打听到,“上海国棉五厂掌握绒毛纺织技术,还从法国引进了专业设备。”
王林祥喜出望外,立刻给领导打报告,“上海国棉五厂有高新技术,我们有优质原料,1+1可以大于2!,”领导当然也喜出望外!
于是,1980年的3月,王林祥带领50个工人,去了上海,什么羊绒纺织设备,羊绒纱染色,裁剪羊绒衫等等学了个遍,到了第5个月,连怎么安装纺纱机王林祥也搞明白了。
日后,老厂长从日本购买的217台羊绒纱纺织机,就由王林祥带队直接安装, “不仅20天搞定,还找出了日本技师装错的3处零配件。”
1980年的10月1日,鄂尔多斯羊绒衫厂正式投产,“长达48米的生产线上,只需一人操作。”2个月后羊绒衫下线,“细度只有13微米,又轻又保暖,关键是洗后不缩水。”
羊绒衫一问世,附加值立马上来了,“每斤出口价从18元翻到160,足足提高了近10倍。”当年年底,羊绒纱出口到日本,挣回纯利润100多万!
3年后的1983年,王林祥正式担任厂长。此时,他豪情万丈,“办成世界上*、*的羊绒企业!”不过,此话遭到了很多同行的笑话,“狂妄自大!年轻人自不量力!”
别说竞争对手,就是厂里的员工也犯嘀咕,“我们有什么呢?要人才没有人才,要技术没有技术。”王林祥却胸有成竹,“白绒山羊光内蒙古就有1000多万头,搞定了内蒙古,羊绒制品就做到世界*!”
他首先重整工序,“根据工作难易程度,重新整理100多个工序,划分各道工序的档次。”之后,王林祥对薪资结构进行了大幅调整,“工资、奖金、福利和产品的质量、产量捆绑,效益工资实行全浮动。”
新规一公布,可就炸了窝了!要知道,大锅饭持续了30多年,大家早习惯了干多干少都有工资领的日子。30多个元老找上门来,“老年人哪能和年轻人比,这是要饿死我们啊!”
照顾老员工?他们效率低却拿高工资,新规就是一纸空谈。不理会?又会被人戳脊梁骨,认为太不近人情。
怎么办?当年6月,王林祥去乌审旗拜访老主任,发现老主任一家生活困难,“妻子常年吃药,5个孩子有3个都在外打工。”那一刻,他有了主意。2个月后,王林祥进一步细化了三条措施。
*,薪资兜底,对年老、困难家庭,工厂提供年工资的40%做补助。
第二、推行效益工资制,“所有员工按工作量发工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第三、竞争上岗。“谁工种熟练、谁就当负责人,半年一换。”
可别小看这三条措施,当年的工作效率立马提高了60%,羊绒制品突破500吨。此后5年,不断刷新创汇记录,到了1986年,鄂尔多斯羊绒厂创汇达到了2500万。
不过,仅过了一年时间,包头就涌现出18家羊绒厂,全国更是冒出了300多家。随着羊绒企业的不断增多,市场对原料的争夺愈演愈烈。到了1987年五一,原绒价格从20元一公斤一下子飚升到160元一公斤,一场惨烈的羊绒大战就此爆发。
一看利润如此之高,很多采购商就打起了歪主意。他们在收购牧民的羊绒后,往里面加油、杂土,碎石渣,“提高过称重量。”或者干脆直接作假,“填充劣质的兔毛、牛毛、狗毛,1公斤羊绒掺假能掺到90%!”
一时间,中国羊绒的信誉跌倒冰点。那一年,全行业亏损将近10个亿,并直接导致内蒙古畜产亏9个亿。王林祥也未能幸免,“鄂尔多斯羊绒厂的出口量下降了50%,利润减少到800万。”到了1988年年底,很多外商干脆拒绝从中国采购原绒。
很多员工看到工厂效益下滑,开始辞职,“光1988年国庆,就一次性走掉15个业务骨干。”那段时间,是王林祥从来17年来最痛苦的时刻,比关在牛棚还痛苦!
羊绒到底还有没有前途?如何扭转乾坤?他在海拉尔的蒙古包思索了整整2个星期,最后的结论就是“必须在质量上痛下杀手!”
*、变分散采购为集中收购
为摆脱中间商,吸引牧民直接销售原料,1988年5月,王林祥一口气砸下300万,建立500平米的收购基地。在基地内,60多间住房供牧民住宿,700平米仓库储存原料,还有130个专业采购员坐镇。
到了1989年,收购基地扩大到2000多平米,数量也增加到17个,分布在青山区、金山镇等10个地区,“每年所需70%的原料都来自于基地。”
第二、变散户包工为集体生产
“以前吃大锅饭的时候,工人没有积极性,如果个体户分梳羊毛不分级,那也一定没有积极性”。于是,1989年初,王林祥决定对现有散户划分等级,“50人大户分梳山羊绒,20人中户分梳绵羊绒,10人以下的小户分梳牛绒、驼绒。”
分级的背后是利润返点的不同,“大户最高,中户次之,小户最少”。很多小户张罗着招聘人手,好早日达到中户。短短1年,伊克昭盟就形成了200多个专业集体,私人分梳机多达1万台,甚至出现10万人同时做工的盛况。
第三、重塑口碑,打开销路
既然羊绒大战让中国羊绒信誉扫地,短时间没出路,王林祥就把目光投向了国内。
但是当时,国内老百姓用得最多是毛线衣,没有几个人知道羊绒衫。怎么办?王林祥决定把*个动作选定为羊绒启蒙!
1989年3月,他前往包头,一举砸下200万,开始在电视台介绍羊绒衫,“和毛衣一样暖和,但比毛衣轻、软,而且不缩水。”
2个月下来,小学生对那句“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都能朗朗上口,销售部一天的咨询电话也接到了300多个,但是问的人多买的人少,“2个月只卖了6件。”
王林祥急了,他亲自给每个咨询的打回访电话。一问,才知道原因,“50块钱一件,太贵了!一月工资才38块5,想买也买不起。”
“那就换地方”,此后,王林祥把眼光瞄上东南等沿海城市。但是,问题又来了,“厂里营销人员严重不足,而羊绒衫是新产品,必须由懂行的专业人员去解释。”
时间不等人,于是,王林祥临时抽调92位生产一线的同志,“6人一组,在北、上、广、深等城市开专卖店!”
在青岛,很多大商场的经理不明白羊绒衫的价值,根本就不让鄂尔多斯进场。王林祥在宾馆急得团团转,出门时碰到一个60人的法国旅游团,他突然有了灵感,“老外懂行,为什么不找涉外商店呢?”
于是,王林祥扭头去了旅游景点,“大连海滩友谊商店、北京大栅栏毛衫店、上海外滩纪念品店、南京工艺美展”,一个一个推销过去。碰上不识货的商店,他就直接放下300件羊绒衫,“等卖出去了再给钱。”
终于,开胡了!1989年国庆,一个英国姑娘在大栅栏的毛衫店一下子买了2件鄂尔多斯羊绒衫。结果第二天,这家店就被英国人挤满了,整个旅行团200多号人全来了,“这个牌子又轻又软,颜色白得很纯正。”
老外一出手不要紧,王府井商场坐不住了。当天晚上,王林祥就接到了商务经理的电话,“王府井商场可以设立鄂尔多斯专柜。”
自此,鄂尔多斯彻底打开销路。据说,王府井商场鄂尔多斯专柜首月就卖出1万多件羊绒衫。到了1990年底,鄂尔多斯在全国52个城市开设了130多家专卖店和200多个商场专柜,当年销量突破6000万。
1995年,营收一举突破3个亿,排在了国内羊绒产业的*名。要知道,后面的第2到第6,加起来的规模也没有鄂尔多斯大!
国内一火,老外也坐不住了!1998年,海外重新接纳中国羊绒产品。当年,美国的艾迪巴尔定货3.5万公斤,王林祥光定金就收了3个亿。此后,他一口气在海外建立了120家专卖店,并购买了法国14家商店的股权,“统一销售鄂尔多斯。”
2001年4月,鄂尔多斯成功登陆A股市场,市值165亿。此后,王林祥把经营范围扩大到制药、建材以及电子元器件。2年后的2003年,他投资150亿资建设煤、电、硅合金联产项目,“打造世界*的硅合金企业,多元化齐头并进。”
到了2016年,王林祥旗下的鄂尔多斯集团营收403个亿,同时经营羊绒、煤炭、电力等5大产业,在国内有1500多个经销点,年出口羊绒衫达500多万件,品牌价值高达667亿,市场占有率连续20年位居行业*。
“立民族志气,创世界名牌,”王林祥的下一个目标是带领鄂尔多斯,继续温暖全世界50年!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硕士博士圈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