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美团、嘀嗒围剿滴滴,惹众怒的滴滴到底做错了什么?

滴滴的任性时代结束了,对于一家企业来说,也许滴滴需要学习的是如何更加尊重自己的用户,尊重自己的衣食父母们。
2018-03-09 09:46 · 微信公众号:江瀚视野观察  慕容随风   
   

  说到网约车,相信大家*个想到的就是滴滴,作为中国网约车领域的*霸主,滴滴在几年不到的时间里实现了一个从无到有的神奇飞跃。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滴滴出行已经覆盖了我国400多个城市,占有87%以上的专车市场份额,99%以上网约出租车市场份额,尤其是在相继合并快的打车和优步中国之后,滴滴出行的霸主地位已经很难撼动。但是,滴滴的日子最近估计不怎么好过了,因为在网约车领域他的对手们来了,最近一段时间,美团、嘀嗒、首汽、易到纷纷宣布向滴滴亮剑,一场新的网约车争霸时代似乎正式到来了。

  一、滴滴的任性和网约车们的揭竿而起

  说起滴滴,大多数人几乎都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曾几何时,滴滴是大家出行的最喜欢选择,因为滴滴价格便宜,服务公道,虽然不能说*但是在大家被打车困局困扰多年的时候,横空出世的滴滴和出租车的扬招车成为了鲜明的对比,再加上真正便宜的大规模补贴,让大家迅速养成了出门软件叫车的习惯。

  再加上充足的资本支持,滴滴顶住了多方的压力,分别收购了昔日的竞争对手快的,将原先的模式创始人Uber中国板块也并入了麾下,一举成为了著名的网约车巨头,再加上当时易到因乐视危机拖累提现困难,让滴滴一时间风头无两,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老大。美国创投研究机构CB Insights发布“全球独角兽公司榜单”,滴滴以500亿美元的估值排在全世界榜单的第二位,仅次于网约车共享经济模式的缔造者Uber,滴滴的成功让世界都为之侧目,在共享经济之父,Uber创始人卡兰尼克的新书《未来公司》中都不失敬佩的写到:中国市场太大,优步征服不了,然而能在中国的优步:滴滴中占有股份,这一点还是让人很满意的。

  然而成为霸主之后的滴滴似乎有些忘乎所以了,逐步退出了自己的烧钱补贴,开始借助网约车项目挣钱了,互联网模式先烧钱抢市场,再慢慢挣钱的方式无可厚非,但是滴滴似乎有些过于任性了,一方面提高了网约车的价格,失去补贴之后价格更高这个并不让人意外,但是这种价格比加上补贴的原价还高。另一方面,则大幅度压低司机的收益,将提成比例提升,并且通过信用分管理机制牢牢控制司机群体,让他们被迫接受较高的提成。

  第二步,进一步宰熟客。近来,大量的消费者发现,同样的路程,同样的时间经常用滴滴叫车跑这一段的顾客其被收的价格都远高于较少使用的客户,这是基于大数据的差异化定价。

  第三步,利用拼车获得利润,很多时候大家有没有发现,自己打车变困难了,经常叫不到车以至于必须要接受拼车服务,然而上车之后司机却说自己已经在这一片转了好久了,一直没接到单,这是滴滴赚钱的第三步,拼车单乘客仅仅是少花了几块钱,而司机一单也才多赚了几元钱,这里面大量的差价就到了滴滴的手里。再加上被人诟病已久的取消罚金几乎全部被滴滴取得,一般5元钱的罚金,司机只能够得到几毛钱,这个都算是小事了。

  但是,由于滴滴几乎是*可以选择的网约车平台,所以大家对于滴滴的这些举动可谓是敢怒而不敢言,直到最近,美团、嘀嗒、首汽都开始了逐渐的发力,大家看到了滴滴引起的消费者的公愤,于是原先的二三线网约车品牌出手了,美团直接对标滴滴快车,仅其测试的南京一地,运营不到一年的时间,美团打车每天的订单量就达到了10万单,因此美团敢于用低手续费直接和滴滴抢市场;嘀嗒直接对标出租车,由于滴滴取消了出租车的目的地显示,嘀嗒直接根据这一点发力,经营出租车市场,很多人都发现滴滴打不到的出租车却能在嘀嗒上轻易打到。首汽、易到的举动相对比较传统,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二、滴滴到底错在了哪里?

  滴滴作为中国的网约车巨头,其成功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习惯,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滴滴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问题在于滴滴在取得了市场*的垄断地位之后,并没有真正从内心中尊重自己的消费者和司机,作为一家平台滴滴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有了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的嫌疑了。

  根据Uber 的创始人卡兰尼克在其著作《未来公司》一书中写到:共享经济的本质是激活大量冗余产权,把因信息隔离而出现的大量闲置所有权给唤醒,使其成为丰富的公共资源,同时又不触动原有的产权归属。资源总量并没有增加,但社会可利用资源(使用权)却成倍增加,从而大大增加了公共福祉的同时,也增加了产权所有者的收益。

  在Uber达到今天滴滴的地位的时候,Uber并没有因为自己所获得的市场垄断地位而沾沾自喜,而是非常明智的发现Uber虽然无处不在,却始终有着自己的核心关键,这就是平台双方,乘客和司机都是Uber的衣食父母,所以Uber并没有大肆涨价,依然将价格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并在这个同时研发了对商户的送货服务(类似于中国的物流体系),外卖派送服务(类似于快递小哥,滴滴也开始做了),拼车服务(和滴滴的拼车很像的,但是大部分钱都给了司机),公共汽车服务(固定线路和价格的类似于公共汽车)等多种服务类型,的确这些滴滴也都基本上实现了模仿,但是核心在于Uber一直都将用户的利益放在关键的环节上,并不会因为自己的垄断地位去攫取垄断收益。

  在经济学上,垄断主体其实是很难拒绝超额利润的诱惑的,你什么都不要做,只要凭借自己的垄断地位就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大量的收益,那么又有多少企业能够忍受这样躺着挣钱的诱惑呢?所以想要依靠滴滴自己醒悟,估计很不容易。但是,随着美团、嘀嗒、易到、首汽等跨界巨头、二三线企业的不断入局,网约车平台的竞争开始加剧,但是这种加剧并没有呈现出当年的烧钱大战,各家的做法通常是减少抽成、提升服务来竞争,这种更加理性的多方竞争格局其实对市场更加有利,也更加可持续发展。

  滴滴的任性时代结束了,对于一家企业来说,也许滴滴需要学习的是如何更加尊重自己的用户,尊重自己的衣食父母们。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江瀚视野观察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