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从《战狼2》到《我不是药神》,北京文化如何练就“火眼金睛”?

发行中心依托总部与全国六个大区,百余位驻地发行共同助力排片,并点对点丰富阵地活动及完善物料下放,依据影院覆盖的不同观众群体,制定对应的发行策略,保证每个点位的影城都能最有效地覆盖周边观众。
2018-07-09 09:18 · 微信公众号:娱乐独角兽  彩虹糖   
   

  由坏猴子影业、真乐道文化、欢喜传媒、北京文化、乾坤星宇、唐德电影出品的电影《我不是药神》,首周末票房突破13亿、观影人次突破3769.7万,不可置否已然成为今年暑期档上半场,*能与“世界杯”热度相抗衡的IP。起初,《我不是药神》只是通过小规模点映,在行业小范围内获得极高评价;然而伴随着点映范围的扩大,影片口碑开始在观众群中发酵,进而引燃市场,形成未映先火的局面;不久前,片方公布“提前一天上映”的消息,更是让口碑集中释放,直接促成开画豆瓣评分高达9.0的盛况。

  与此同时,股市传媒板块也在电影《我不是药神》的托举下,实现了贸易战背景下的创举。自7月3日起,北京文化作为《我不是药神》出品方之一和主要宣发方,已经连续迎来三个涨停板。股价经历了从9.22元/股到14.66元/股的“暴涨”,十个交易日内涨幅近60%,整体市值涨约40亿。

  此次,北京文化在宣发方面再次发力,以自身优势携手麦特文化、淘票票、影联传媒、五洲发行等行业优质宣发团队和资源,让这部电影的光芒更快被市场和观众看到。

  从《战狼2》到《我不是药神》,

  “北京文化效应”初现雏形

  自转型以来,北京文化在电影投资上成绩日新月异,它不仅仅是媒体口中的“影视新贵”,也通过一部又一部作品树立了“出品即精品”的品牌形象。2014年,北京文化通过旗下公司摩天轮出品了青春文艺片《同桌的你》,后者以中小成本撬动4.56亿票房。紧接着,喜剧片《心花路放》11.67亿票房收官,更让北京文化超额完成保底首秀,让业内重新审视这支低调蛰伏幕后的潜力股

  而除却商业上的成功之外,北京文化也同样坚守艺术初心。

  前两年先后与冯小刚合作的《我不是潘金莲》和《芳华》大获成功。其中,前者的圆形画幅开创了国产电影的先例,对现实主义题材的深刻打磨更是实现了严苛审查环境下的突围;而后者则完成了对艺术片商业性的*化探索,14.23亿的票房成绩打破了国产文艺片票房记录。此外,北京文化出品、营销、发行的文艺片《不成问题的问题》,豆瓣评分高达8.2,尤其是营销通过高质量的物料传播和多维度的口碑策略,让电影引起极大的关注和肯定,也为丰富电影市场和增加观影选择方面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但最令人瞩目的还要数去年北京文化联合出品,主控营销、发行的电影《战狼2》,它不仅以56.8亿票房成为迄今为止最卖座的国产电影,更为主旋律题材作品的商业化开拓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同时,也因为这部影片的成功,让北京文化在电影市场上“一战成名”。

  频频切中市场脉搏,

  北京文化如何练就“火眼金睛”?

  对于影视投资而言,“押对宝”远比“投多少”重要的多。尤其在当前的电影行业中,有太多看起来有“大片”品相的电影,但实际却得不到市场认可。对于制作方来说,如何讲好真正触动人心的故事,是眼下的当务之急。而对于出品方来说,如何在眼花缭乱的市场环境中,以性价比最高的成本发掘*潜力的项目,才是其真正的价值所在。

  正如北京文化董事长宋歌所说:“文化产业的核心是人才”,而项目的选择更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幕后团队对待内容的敏感性。基于此,北京文化董事长宋歌与电影事业部总经理张苗,则可以说是北京文化“从影”至今的“定海神针”。

  其中,宋歌先后在影视行业13年,丰富的电影行业从业经历锻炼了他的“慧眼如炬”,投资的*部电影就是鬼才徐克的《七剑》。此后,更多次成为行业内*个“吃螃蟹”的人,不仅先后主导了国内*部“小妞电影”类型《非常*》,填补了魔幻史诗题材空白的《寻龙诀》,更首创“保底发行”的新玩法,利用看似赌博似的激进战略,让“北京文化”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崛起。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文化参投、营销、发行的电影《心花路放》、《鬼吹灯之寻龙诀》、《战狼2》分别斩获了2014、2015、2017年国产片的票房冠军,此后“保底”之风蔚然盛行。

  而曾任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中国区高级总监的张苗,则在电影业务范畴内专业和情怀并行,深耕电影产业每个环节,立志更要为电影人找到天下最合适的“兵器”。

  在《战狼2》项目中,张苗以制片人与总发行人的身份,与影片的灵魂吴京导演密切配合,服务于电影制作、营销、发行各个环节,他表示,“北京文化的理念就是,对电影的投资,首先是投人,第二是投项目”。”前面提到双方通力合作的电影《心花路放》票房11.67亿,北京文化首创“保底发行”改变了电影市场的轨迹。如今,《我不是药神》三天9亿票房,更是在宣发策略的创新和执行上再上层楼,准确捕捉市场战机,成功检验了“大规模点映+提档并行”的可行性。”

  可见北京文化不仅因为“人”而成功,更注重人才的积累。

  “以人为本”强调内容为王,

  重视营销、发行直面市场

  也正是因为北京文化恪守“以人为本”的经营准则,才吸引了包括宁浩、吴京、陈国富、乌尔善、张黎、丁晟、郭帆、徐浩峰,以及罗素兄弟等著名电影人慕名而来,并与之建立长期的信任合作关系。其中,宁浩和坏猴子就先后两次与北京文化达成合作。前面提到双方合力出品的电影《心花路放》票房11.67亿,首创“保底发行”改变了电影市场的轨迹。如今,《我不是药神》三天9亿票房,更是在宣发策略的创新上再上层楼,成功检验了“大规模点映+提档并行”的可行性。

  “尊重创作者、服务创作者”,这是北京文化一以贯之的发展理念。而“制宣发”体系的逐步完善,营销、发行策略的日益创新,则充当着让双方合作结出硕果的“助推器”,为好内容保驾护航。

  在跟内容创作者的合作方面,北京文化不仅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更在各个环节保驾护航,确保影片创作者心无旁骛地全身心投入到剧本创作、影片拍摄中,尽情在*空间内肆意泼墨,表达心中所想;

  在宣发把控上,北京文化王牌力量“营销中心”和“发行中心”直接面对市场,营销中心通过项目部、策划部、媒介部和商务部四大部门协同作战落实营销方案,从整体营销策略的制定把控,到创意物料的生产、营销事件的丰富、落地活动的执行以及全媒体渠道的打通,多方位、多角度、多种营销手段来*范围内将影片影响到更多的观众;

  发行中心依托总部与全国六个大区,百余位驻地发行共同助力排片,并点对点丰富阵地活动及完善物料下放,依据影院覆盖的不同观众群体,制定对应的发行策略,保证每个点位的影城都能最有效地覆盖周边观众。

  “营销中心”和“发行中心”宣发一家强强联动,互相紧密配合工作,基于影片内容和市场情况,制定核心策略,从全国性媒体及渠道的全面覆盖,到地方针对性触达不同受众,真正做到宣发一体的联动,完善了市场的多样性与地域性,让中国真正*的优质内容能被更多人看到。

  在未来,北京文化还将给予电影行业和国内市场哪些惊喜?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娱乐独角兽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