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至暗时刻:裁员、砍业务、卖房死撑,寒冬期的消金百态

“80%的消金公司会被淘汰。”多位从业者预判,能熬过漫长寒冬的公司,不多了
2018-08-29 11:38 · 微信公众号:一本财经  米格 零和   
   

  几乎所有的消费金融从业者,都感觉到了寒冬来临。

  寒冷包裹着整个公司、整个行业,还有所有的从业者。

  裁员、业务腰斩、股东撤资、资金断流,不论是持牌机构,还是非持牌军,都感觉呼吸困难。

  “80%的消金公司会被淘汰。”多位从业者预判,能熬过漫长寒冬的公司,不多了。

  而多位业内资深人士预测,这次寒冬将持续一到两年。

  我们看到了种种熬寒冬的姿势,开源、节流、存粮、冬眠,人们在艰难中,守护希望,等待春天。

  01凛冬已至

  一年前,某头部消费金融公司CEO何欣,野心勃勃,一口气开了4条业务线。

  车贷、车位贷、教育分期、租房分期。

  4个部门,同步启动,每个部门一个负责人,都是何欣精挑细选的精英。

  其中一个还是花旗银行的高管,他前前后后游说了4次,对方才同意加入。

  这么一支黄金战队,让何欣信心满满。

  “所有的场景,我们都将征战一番。”在全员的动员大会上,何欣和大家信誓旦旦地说,他们的目标,是“行业*”。

  而如今,何欣不得不面临人生最困难的抉择。

  他正在将自己一一招进来的员工,再一一裁掉。

  同一个办公室中,他曾经说,“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和大海”;而如今,他只能说,“抱歉,我养不起你们了”。

  消金行业正在经历*的离职潮。

  “在今年6、7月,我们公司就开始整体地缩减员工,基本每个部门都有人离职。”某消金公司风控负责人周黎透露,“20%~30%的员工离开了。”

  被裁掉或者被砍掉的部门,都属于“再生性”比较强的。

  比如,市场、运营和销售。

  如果需要,这些部门可以随时组建或者招聘起来。

  相对来说,风控等核心部门,会暂时安全。

  同时,大量公司开始开源节流。

  周黎称,他们公司的很多部门,开支已缩减到维持系统运转的*程度。

  大量的绩效部门,都面临减薪,比如销售。

  周黎的身边很多朋友,都陆续离开了行业。

  他们是主动离职。

  “这不再是朝阳行业,两年内都不是*的职业选择。”周黎的朋友们如此告知。

  某招聘网站统计,消金行业的招聘职位缩水到了原来的20%,职位变动率比原来增加了3倍。

  猎头们正在忙于各种高端职位业务。3年前,从各个行业、世界各地流入行业的精英们,正在批量迁徙。

  主要流向的领域是区块链、人工智能和传统金融。

  精英层开始迁徙,这才是行业进入寒冬最核心的信号。

  除了离职潮和人员迁徙外,大量的项目被扼杀在襁褓之中。

  5月中旬,谭健就已从一个贷款超市项目中撤资。

  行业寒冬,流量变少,买家越来越少。

  他们的价格一降再降,也无人愿意买单。

  他表示,从去年12月就开始亏损,“今年这半年也亏了小几百万”。

  何欣已将4个部门的50多人裁掉大半,把一些核心人员安排到其他岗位,然后给内部员工发了一封邮件,宣布4个部门的解散。

  对于何欣来说,这大概是人生的至暗时刻。

  “就像自己亲自将足月的孩子引产,太痛苦了。”何欣称,自己会记得这次的痛。

  而冷静、逐利的投资机构们,早已开始了蛰伏和转向。

  “我已经转型到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领域。”一位投资机构的副总裁,原本专注于消费金融领域,最近,她已选择了新的领域。

  行业寒冬,实在无项目可以投资。

  许多专注于消金的基金,开始偷偷往区块链或其他领域转。

  资本和VC,无疑是这个市场中最敏锐和最逐利的,它们的悄然掉头,也意味着行业暂时失去了活力和机会。

  “Winter is coming.”在《冰与火之歌》中,这句宿命般的预言在大地上回旋。

  如今,同样的言论,在消金行业流传。

  隆冬已至。

  02寒流暗涌

  对于何欣来说,至暗时刻已持续了三个月,这一点点将他的信心击溃。

  他亲手引产了4个项目,核心原因是:没钱了。

  资金端,正在面临彻底断流。

  原来给消金供血的P2P行业,正在面临*的倒闭潮,已不能给消金提供弹药。

  何欣认识的一位P2P老板,已开始卖房、卖车死撑——他曾经是何欣的主要资金来源。

  P2P行业喘息困难,已无法再成为消金的资金源头。

  而银行、信托、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对于消金机构的放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最近消费金融的负面太多,传统金融机构已不太敢接触了。”何欣称。

  就连持牌的消费金融机构,也不再好拿钱。

  “不是不给,而是设置各种障碍。”某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资金负责人吴学志称。

  资金方不断地加条件,直到他们表示,再加条件就拒签,对方才会妥协。

  即便协议签完了,博弈还没有结束。

  有的资金方会临时加价格、保证金,不给钱不放款;有人对接好系统,就等着放款时,发现资金方没钱,放不了款。

  双方在拼命博弈,前前后后一笔钱到手,可能需要拉扯几个月。

  对于消费金融公司来说,忍气吞声,也好过彻底断粮。

  “只要活着,就要忍。”吴学志说,现在,活下去,才是*要务。

  持牌机构尚且如此,非持牌机构将如何过冬?

  “完全没有资金来源了,以前合作的机构,全部撤离。”何欣称,以前他们的资金,60%来自P2P,20%来自城商行,剩下的20%来自其他金融机构。

  最早抛弃他们的,是城商行。“刚开始和它们合作时,也签了各种保底协议,且它们可以无条件撤回资金。”所以,监管收紧后,城商行就撤了资。

  接着,暴雷潮中的P2P行业,已没有增量资金,也掐断了供给。

  “现在,除了自有资金外,我们毫无资金来源。”何欣知道,所谓金融,玩的就是杠杆和融资,用那么一点点自有资金,无论如何都做不大。

  持牌机构艰难活着,小机构入不敷出,行业的断流,让所有的发展,都成了空谈。

  03寒冬几许

  持牌公司,也不敢说就能完全存活。

  寒冬要持续多久?

  这是每一位从业者都关心的答案。

  多位业内资深人士预测,寒冬期可能持续1~2年。

  “寒冬不会太长,因为政府还需要消费金融拉动消费和内需,这个痛点永远不会改变。”尽管亲手裁人,自断臂膀,但何欣依然心存希望。

  金融都具有周期性,低谷,是为了下一个高潮。

  压抑之后,必有爆发。

  这是支撑何欣熬过至暗时刻的信念。

  在这个下行周期中,蛰伏和蓄能,在下一个周期,重建和爆发。

  实际上,政策已趋向利好——这也是他们心存希望的原因。

  8月18日,银保监发布文件称,要积极发展消费金融。

  而监管政策是指引和风向标。“不管是银行还是贷款机构,都会积极去响应。”业内人士曾华表示。

  “监管希望这个行业存在下去。”某金融公司CRO认为,“监管在这个时候,出台这样的文件,就是在告诉大家,‘我不会让你们死的’。”

  多位业内人士都认为,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了,最近的政策、风声都倾向于利好。

  在隆冬的孤寂和寒冷中,依然可见一丝希望。

  尽管资金在寒冬中,都处在冻结状态,但冰层下,依然暗流涌动。

  “金融机构的钱,就是一个标准的资金池,如果钱只流进去,不流出来,就会溢出来。”何欣称,最终,钱必然会找到出口。

  最近,一些金融机构的口风变松,有了商量的余地。

  另一方面,市场里的理财与借款需求都客观存在,没有改变。

  因此,市场还在那里,不太好做,并不意味着它消失了。

  只是,现在,真正好的猎手和团队,才有可能狩到猎物。

  对于市场来说,这反而是一次净化的机会。

  以前草肥水美,市场毫无竞争,什么玩家都能进场,分得一杯羹。

  如今竞争加剧,就到了优胜劣汰的进化阶段。

  活下来的,将成为下一个时代的*。

  对于行业来说,这的确是一次“至暗时刻”。

  但,金融没有永远的低谷。

  整个金融的曲线,就是跌宕起伏、高峰低谷交错的。

  下行,是为了下一次的上行。

  所以,尽管隆冬已至,但春天并不遥远。

  (应受访者的要求,文中部分人名为化名 )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一本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