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债台高筑、影院大面积停业,星美集团还有多少“大片儿”可上演

无论是星美提出的”新零售“,还是万达电影的转型,都是因为对于中国电影产业来说,无论是票房的增长速度,还是资本的青睐程度,都已重归冷静,甚至出现票房增长率不及银幕增长率的现象,行业需要一些新的经营理念吸引消费者。
2018-12-17 12:44 · 蓝鲸财经  杨泽世   
   

一捧爆米花,一杯可乐,躺在电影院里看一个大片,是现代都市人时常选择的放松方式。然而,在消费者越来越方便体验舒适的休闲时刻的当下,影院的日子却未必同样闲逸舒适。

近日,万达电影总裁曾茂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市场上关于该公司收购星美影城的传闻作出回应称,如何价格合适会考虑,但前提必须是盈利的影城,拥有正向现金流的影城。

只是,蓝鲸产经记者多方采访获悉,从星美影城当前的情况来看,虽然其具代表性的金源影城重新营业,但是也不能掩盖星美控股(00198.HK)旗下影院大面积暂停营业的窘迫局面。不仅如此,在快速扩张的同时,星美控股被大额债务缠身,其自身电影院业务也没有享受到店面扩张带来的利好,业绩不增反降。

更有业内人士向蓝鲸产经记者指出,在票房以及资本投入逐渐冷却的行业背景下,深陷泥潭的星美该何去何从,值得关注。

舍质逐量的恶果

近日,星美集团官网发布消息称,北京星美世纪金源影院于12月10日恢复营业,同时影院即将进行全面的装修改造和设备升级。

星美集团表示,2018年企业发展经历了短暂的阵痛,随着星美旗下影院逐步完成转型,创新经营潜力将得到有效释放。为迎接2019年贺岁档的到来,以及满足多元化业务经营需求,世纪金源店进行升级改造,本次升级改造对于星美而言具有风向标意义,同时,也顺应了星美“新零售” 的发展需求。

猫眼专业版最新数据显示,星美北京世纪金源店是星美旗舰影院之一,2017年票房达到5192.8万元,在北京甚至全国电影市场具有重要地位。蓝鲸产经记者在淘票票专业版APP上发现,星美影商城(北京金源IMAX店)于11月23日暂停营业,12月10日恢复营业,恢复营业当日分账票房为5350元。

此外,蓝鲸产经记者在星美票务APP上了解到,北京共有5家星美国际影城,其中两家显示“该影院暂无上映场次”。随后记者又在该APP上查找其他城市该影院情况,其中上海共有13家影院,但是仅有2家显示有“近期场次”;广州也面临同样的情况,7家店中仅有1家显示有“近期场次”。

蓝鲸产经记者致电星美集团,并发送采访提纲,但是截至发稿前并未收到相关回复。

事实上,早在12月6日,星美控股就已经发布公告表示,旗下影院大面积暂停运营。公告称,截至2018年11月30日,经董事会作出一切合理查询后,得知星美控股在中国经营约320家影院,其中约140家已短暂停业,而约11家有可能将于不久后因集团不能支付租金而失去赎回权。

随后,有消息称,自11月30日至12月11日,又有118家星美旗下影院关停,截至目前,该公司共关停258家影院,只是该数字并未得到星美控股方面的证实。

据了解,星美控股在2009年时仅有3家影院,发展至2017年12月31日,影院数量扩张到365家,银幕数量达2290块,会员人数4000万。值得一提的是,星美控股此前在2017年年报中表示,2018年星美控股将继续致力影院扩张布局,计划至该年年底通过自营及收购形式拥有450家影院。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如果短暂停业的影院能够恢复经营,对于目前星美控股的情况来说都已经是困难重重,450家影院的目标看起来属于奢望。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蓝鲸产经记者表示,星美的现状是影院行业过度追求资本运作的结果,事实上目前星美大规模扩张到很多只有一个厅的影城,或者在不能开影城的地方开影城,来追求终端数量的增长,以求获得资本市场的估值。

蓝鲸产经记者在淘票票专业版APP上查询发现,星美影城(北京西红门店)就仅有一个影厅,有134个座位,记者多次拨打该店电话了解影厅数量,但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

债台高筑,主业放缓

星美的处境与其急速扩张不无关系,过快的市场布局使其欠下了高额的债务。星美控股在12月6日的公告中表示,该公司未支付员工工资约1.08亿港元,未支付的若干物业租金约为2.01亿港元,尚未支付给电影供应商相关版权费用总额为人民币1.5亿元。

除此之外,星美控股2013年至2018年期间与超过十名贷款人签订贷款协议,但是目前该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对若干贷款协议已经违约,并未向贷款人按时支付贷款本金及利息。

蓝鲸产经记者查询资料获悉,星美控股与贷款人协商后,一笔5000万美元的贷款于近日完成贷款重组。截至2018年11月30日,星美控股未能偿还的贷款本息合计37.75亿港元。同时,在12月6日,星美集团又收到相关贷款人法律顾问发出的通知函,要求偿还约4亿港元。

对此,星美控股声称已与贷款人进行协商,其中包括将贷款或一部分转化为公司股权。根据协商现状,星美控股于不久后可能会与其中一名贷款人订立谅解备忘录。

业内人士向蓝鲸产经记者表示,星美此前利用大规模扩张的方式与竞争对手抗衡,但是这属于不计成本的盲目扩张,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所开设的影院,经常会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比如人工、房租等费用都会远高于三四线城市的影院。但是三四线城市影院市场相对较小,当地消费者虽然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但是并不具备消费习惯,与一二线城市消费者的观影频次相差较多。同时,三四线城市的影院以当地中小型影院为主,价格对消息者也更具吸引力。

其实,高额债务背身,仅是星美集团扩张失败多种现象中的一个。蓝鲸产经记者查阅星美集团2018年上半年财报了解到,2018年上半年星美控股收益为24.48亿港元,同比增长8%,但是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从3.06亿港元下滑至3.01亿港元。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星美集团的主营业务——电影院业务的业绩与其增长数量、增长速度并不成正比。数据显示,星美控股2017年电影业务溢利减少86%,2018年上半年电影院业务收益同比下降14%。

星美集团对电影院业务近两年的不佳表现作出解释称,2017年溢利减少是因为年内录得商誉减值3.47亿港元及其他资产减值约6800万港元;2018年收益下降则是因为与上年同期相比,广告收入大幅下降,加上影院进行卖品促销活动以反馈会员及顾客,以致销售金额及毛利有所下降。

一位院线负责人向蓝鲸产经记者表示,“星美影城以前是可以的,但是为了在短期内扩大规模做成金融证券化,将资金投入到大批资质差的影院,除了前一百家值钱,余下的都亏,而且是大亏。”

多元化破局?

情况也非全是悲观。蓝鲸产经记者了解到,星美控股目前虽然主营业务出现危机,但是其另一业务星美生活却增长迅速。

据了解,星美集团正在搭建新零售平台,比如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星美消费生态圈实现再造重塑。有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星美控股的零售业务实现8.5亿港元的业绩,比上年同期增长5亿港元。

业内人士向蓝鲸产经记者指出,“影院属于线下娱乐行业,而不是零售行业,如果因为有流量就可以全面转做零售是一个伪命题。对于影院来说,可以培养自己的社群运营及选品能力是可以的,只是很难超过自己的主营业务收入。”

上述院线负责人也指出:”星美提出影院的收入要增加零售,也做了很多尝试但是并没有扭转局面,也没闯出新模式。“

业内分析认为,其实星美希望通过零售的方式来增加用户粘性,从策略上来讲没有问题,但是转型的方向或许有偏差,比如母婴店,与影院联系较少,如果发展与影院、电影相关的产品则更容易吸引消费者。

蓝鲸产经记者了解到,与星美处于同一行业的万达电影转型均围绕影院,比如此前为观众搭建影院休闲消费场景,与COSTA开展战略合作,全面布局咖啡业务;创新衍生品业务,实现时光网、“衍生 π”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打造万达电影专属的“爆米花节”,制造产品新卖点。

在业内人士看来,深究其根,无论是星美提出的”新零售“,还是万达电影的转型,都是因为对于中国电影产业来说,无论是票房的增长速度,还是资本的青睐程度,都已重归冷静,甚至出现票房增长率不及银幕增长率的现象,行业需要一些新的经营理念吸引消费者。

一位为影院提供经营策略的业内人士向蓝鲸产经记者直言,“影院并不是都在寒冬,只是’退潮’导致追求资本价值而建的影城暴露了底裤,一开始就以经营为目标的影城日子并不难过。说到底,影院也只是个商业地产生意,跟麦当劳没有本质的区别。”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蓝鲸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