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阿里、腾讯入股,从神坛跌落后,老牌“贵族投行”迎来重生?

自2017年9月,腾讯作为战略投资者耗资28.6亿港元认购中金公司4.95%股份,成为中金公司第三大股东后。另一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悸动。
2019-02-21 08:30 · 微信公众号:野马财经  韩蕾   
   

2019年2月19日,多家权威媒体发布消息,阿里巴巴集团透露,已于近日完成对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3908.HK,下称:中金公司)的入股,持有中金公司港股约2.03亿股,占其港股的11.74%和总已发行股份的4.84%。

这也意味着,自2017年9月,腾讯作为战略投资者耗资28.6亿港元认购中金公司4.95%股份,成为中金公司第三大股东后。另一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悸动。

据券商中国报道称,阿里巴巴方面表示,双方此前已有多年合作,希望通过本次入股能够结合双方各自在金融、科技、数据等领域的专长,为客户提供创新、全面的产品及服务;而中金则称,欢迎国内外长期投资者成为公司股东,会以开放的态度与信息科技*者合作,并将积极探索信息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受此消息影响,2月20日早间,中金公司港股股价开盘报18.74港元,涨幅为10.76%。

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发现,在阿里巴巴进入之前,中金公司股东中央汇金曾公开转让占中金公司总股本的9.5%的内资股。后有报道称,2018年6月,海尔金控就以54.12亿元的价格拿下了该股权,成为中金公司第二大股东。不过前述股权关系尚未变动完成。

也就是说,倘若海尔金控能成功吃下中金公司股份,按照目前的持股比例,阿里巴巴将成为中金公司的第四大股东。

其实,在腾讯入股中金公司的近两年时间里,双方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中金公司总经理毕明建曾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引入腾讯入股是为了经济数字化做准备。

目前,中金公司子公司所发布的部分理财产品已经在微信理财通上线,并且在2018年“腾讯系”上市的多家公司中,保荐券商也不乏中金公司的身影。

虽说相较阿里巴巴,腾讯在入股中金公司上的速度略胜一筹,但阿里和中金公司的合作其实早已展开。尤其是在投行业务上,马云投资的公司上市,也不少用到中金公司作为保荐券商。

此前,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多次发文报道马云间接持股的地素时尚(603587.SH)IPO事件。在该事件中,中金公司因为涉嫌帮助隐瞒重大股权纠纷,被地素时尚董事长马瑞敏前夫钱维实名举报到证监会。不过,目前地素时尚已经成功上市。

“贵族”生涯

中金公司股东变化广为收到关注,与它含着“金汤匙”出生不无关系。

1995年,建设银行、摩根士丹利等国内外知名公司发起设立中金公司。

带着豪华股东阵容的中金公司,很快在市场上站稳了自己的位置,而后所向披靡,高歌猛进。1997年,中金公司完成了自己的*单主承销业务——推动中国电信(现中国移动,0941.HK)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共融资42.2亿美元。

1999年,中金公司获得A股承销资格。随后,中金公司完成了宝钢78.5亿人民币的IPO项目,并占据国内A股承销*的位置长达3年。

之后的几年,中金公司相继完成了工商银行(601398.SH)、中国人寿(601628.SH)、中国建筑、光大银行(601818.SH)等几家公司的A股IPO大单。

诸如此类的大单、超级单,中金公司还可以列举很多,当时着实也让同行羡慕嫉妒恨。数据显示,自1997年中国大型国企走向国际资本市场以来,中金公司在亚洲地区(除日本)的首次公开发行、中国公司海外首次公开发行以及中国公司海外融资的累计总承销金额均名列*。

这些亮瞎眼的战绩,亦被静静地挂在中金公司官网之上,仿佛在见证着曾经的“*投行”的光环。

当然,中金公司最辉煌的年份当属于2005年。那一年,资产总额在业内仅仅排名第18位的中金公司,一举拿下了营收、净利双*的宝座,令业界侧目。

“中金”二字也一度成为令人艳羡的金字招牌。《新财富》甚至曾援引行业人士的玩笑称,中金的员工是带着袖钉上床睡觉,连梦话都只讲英语。

但是,贵族投行中金,也遇到了问题。

中金“陨落”

首先,是战略布局的取舍。

中金的起点很高,成立之初便专注于高端投行业务,营业网点都寥寥无几。

但正因如此,使其在经纪业务方面一直不够重视,也难以发力,让一堆“高富帅”去支摊子、搞地推也不太现实。

2006年——2007年,A股迎来大牛市,散户数量爆发式增长,其他券商通过经纪业务赚的盆满钵满,中金公司却表现的非常一般。

2009年,创业板设立。不少券商调整重心,将重心倾斜于创业板,国信证券、平安证券、招商证券等一批券商通过调整策略,实现了弯道超车。但当时,中金公司仍然忙于穿梭在大国企盛宴里,在创业板盛宴中几乎没有分到什么羹。

到了2011年,中金公司的净利润排名已经跌到71位。

光环失色,令人唏嘘,但厄运远没有结束。

此后的数年间,中金公司研究部副总经理沈建光、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宏观策略团队邢自强、A股首席策略分析师的高挺等人相继离职,业务部门更是许多关键人物相继出走。离职浪潮一发不可收拾。

并且,2012年,稳居“*研究团队”榜单前十的中金公司宣布退出《新财富》评选。

除此之外,而且不知何时开始,中金公司屡屡爆出违规事件,从“神坛”上跌落。

2013年,中金公司资金管理部原投资经理杨丙卿,在公司任职期间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进行股票交易,非法获利200余万元被证监会查处;2014年,证监会通报了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承销检查结果,对主承销商中金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2015年,中金公司因向不符合条件的客户开通融资融券业务,再度收到证监会的警示函,认为其“开户及合约延展方面存在问题”。

另外,在2017年,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多次发文报道地素时尚(603587.SH)IPO事件。在该事件中,中金公司因为涉嫌帮助隐瞒重大股权纠纷,被地素时尚董事长马瑞敏前夫钱维实名举报到证监会。

当时,中金公的董事总经理、该项目保荐人孙某知悉地素时尚存在股权纠纷,其向当事人发送的短信也证明了这些事实。孙还曾经居中调停,只是当时调停未果。

而依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十三条或《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存在股权不清晰或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所控制的股权有重大权属纠纷的情形的,拟上市公司不符合上市的主体条件。

不过,风波平息后,目前地素时尚已经成功上市。

浴火“重生”

与“*”宝座渐行渐远之下,中金公司也开始了调整与应对。

2015年11月,已经20岁的中金公司终于赴港上市,融资55亿港元。2017年3月8日,证监会公告称,中金公司将收购中投证券。

中投证券全称中国中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中金公司最辉煌的2005年,注册资本50亿,由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属于国有独资公司。将其吃下,无疑会给中金公司带来极大助力。

不过,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注意到,此次合并采用的是中金收购中投的模式,可在2016年证券公司净利润排行榜上,中投证券位居25位,而中金仅为31位。

更有意思的是,如此情况下,中金似乎依旧难改贵族的骄傲,一位在中投工作的知乎用户称:“中金发话了,你们并倒是能并过来,但是活是各干各的,出去拉业务也只能说你是中投的。”

对此,供职于上海一家券商投行部的黄先生对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表示,“在公司文化上,中金是中外合资券商,而中投是国企券商,薪资和管理体系明显需要磨合。在业务上,两者的侧重点不同,有机会产生互补效应。”

除了合并中投证券外,在2017年7月,中金公司还收购了纽约ETF产品供应商金瑞基金50.1%股权,此举标志着中金公司首次探路快速发展的ETF市场。

当然,调整后的成果的确可见。

据2017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合计实现收入及其他收益人民币1526亿元,同比增长70.7%;实现净利润人民币27.7亿元,同比增长5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8%。

在证监会公布的2017年证券公司分类结果中,中金公司的评级被上调到AA级,重新跻身国内券商“优等生”的行列。

“之前中金的骨干人才好多都被后起之秀挖走了,将来发展的怎样还要看之后的创新。”黄先生对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说。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野马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