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一年卖61亿袋,中国盐业最大IPO来了

混改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IPO,事实上,已经有投资机构悄然布局。
2019-09-22 16:49 · 投资界  王菲   
   

        中国盐业“巨无霸”IPO要来了。

9月19日,中国盐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盐股份”)增资项目签约仪式在北京产权交易所举行。此次,中盐股份引入投资者13家,包括国新控股、兴业银行、建信(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北部湾股权投资基金、太钢投资、温氏投资等,总投资额30.6亿元。

完成了增资引战后,中盐股份下一步瞄准IPO。在中国盐业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中盐股份此次混改通过资产重组、增资引战、公开上市“三步走”来实施。目前,前两步已基本完成,中盐股份董事长李耀强向媒体透露,下一步将尽快启动中盐股份IPO上市,争取明年报材料

众所周知,中盐集团是我国盐业行业的龙头企业,体量位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一旦成功上市,将会是中国盐业最大的IPO。

引入13家投资者

有机构悄悄参与Pre-IPO融资

盐,百味之首,事关民生大计。中国盐业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盐业生产企业,拥有43家子公司,也是亚洲最大的盐业企业。中盐股份则是中盐集团按照整体改制上市的方式于2013年联合七家省级盐业公司发起成立。下图是其股东结构组成:

根据中盐集团9月16日披露的债股权募集说明书,目前中盐集团持有中盐股份92.47%的股权,中盐股份注册资本为58亿元,成立于2013年12月18日。

作为中国盐行业龙头企业,中盐股份本次混改增资引入民营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意义非凡。

这13家投资者包括国新控股、广东省盐业集团、兴业银行、建信信托、北京川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广西北部湾股权投资基金、茅台建信资管、太钢投资、温氏投资、海宁鑫鸿、重庆化医控股、广西盐业、石羊农业控股,不过截至目前中盐方面尚未公布各投资者的具体持股明细。

中盐股份董事长李耀强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介绍,这些投资者大致为三类:一是盐行业企业,例如广东盐业、重庆化医和广西盐业等,有利于形成行业联合和业务互补;二是跨行业企业,例如广东温氏集团、陕西石羊集团等,有助于在商业模式上相互借鉴,在部分渠道资源上实现共享;三是战略性财务投资者,如国新央企运营基金、建信信托和兴业银行等,可在公司治理、财务资源、战略发展给予支持。

本次混改募集资金逾30亿元,其中20亿元由投资者投入中盐股份,10亿元由投资者支付至中盐集团。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增资引战中不乏知名投资机构的身影。

公开资料显示,建信(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1年3月24日,注册资本20.61亿人民币,旗下管理北京建信股权投资基金,由建信信托100%持股。

广东温氏投资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温氏股份旗下专门从事资本投资业务及资本运营业务的平台,于2011年4月成立,注册资本5亿元。官网信息显示,温氏投资管理资产规模达87亿元,投资项目超过100个。

清科私募通显示,广西北部湾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7月27日,由广西金融投资集团组建,注册资本1000万元,对外投资21家公司。

混改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IPO,事实上,已经有投资机构悄然布局。下图来自天眼查:

投资界了解到,沐盟集团起源于2005年,总部位于北京,是以智能科技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金融服务集团”,资产管理规模近170亿。官网显示,该机构投资了柔宇科技、进化者机器人、他山科技、融智生物、容百科技等一批未来型企业以及老凤祥、中国盐业、河北无线传媒等国企混改项目。

亚洲最大盐企改革,距离上市不远了

中盐集团也是继中国联通之后第二家在集团层面主业实施混改的央企,标志着国企混改正从原来的一般竞争性行业向一些专营行业深入推进。

混改的大背景是盐改。作为盐业大国,官方专营这一传统在中国已经延续数千年。中盐集团毫无疑问是中国盐业的超级巨无霸级企业。

中盐集团的前身是中国盐业公司,成立于1950年1月,一直实行食盐专营。公开资料显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盐集团已成为中国盐行业龙头企业、唯一中央企业和唯一全国性企业,也是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的盐业企业和国内重要化工企业,拥有全资、控股子公司43家,职工近3万人。

2017年,盐业体制改革拉开大幕。从2017年1月1日开始,《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正式实施。放开食盐价格、食盐生产批发区域限制,允许现有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进入流通销售领域,食盐批发企业可开展跨区域经营,食盐行业进入市场化竞争时代。

2017年4月,中盐股份被列为国家第二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随后,中盐集团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2018年,中盐股份混改被列为国家盐业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任务之一。中盐集团完成公司制改制,对中盐股份进行资产重组,原有盐化工业务转移至集团公司。

之后,中盐集团动作频频,在传统国有盐业企业市场化改革中领跑。2019年5月,中盐集团通过增资扩股,控股重庆盐业51%的股份,并改组重庆盐业为中盐西南盐业有限公司。这成为盐业体制改革以来央企与地方企业第一例整体重组。

2018年9月,中盐股份开始公开征集和接洽投资者,共会见各类投资者近80家,按照“价值观契合、战略有协同、实力有保障”的标准引入和筛选投资者,最终确定13家投资者。

随着中盐集团混改不断推进,中盐股份距离IPO更近一步。

一年卖出61亿袋食盐

一旦成功上市,未来表现会是如何?

盐业市场化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提升盐业公司的盈利能力。在外界眼中,盐业是一个暴利行业,但实情似乎并非如此。

“在盐改的大背景下,很多盐业公司为了提升市场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以牺牲利润的方式大打价格战,导致企业毛利率大幅下滑。”一位食品行业分析师表示。

2017年,中盐集团生产各类盐产品180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0%,销售食盐305万吨,全国食盐市场占有率约30%,产品销售遍布全国。若以一袋食盐500克计算,中盐集团一年就要卖出61亿袋!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盐股份资产总额120.52亿元,负债总额35亿元,所有者权益85.5亿元。2018年,中盐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05亿元,净利润12.87亿元。下图是中盐股份近年业绩表现:

一旦上市之后,中盐股份的表现会是如何?事实上,在中盐股份之前,已经有盐改上市先行者。

2018年,“中国盐改第一股”湖南盐业登陆资本市场,33天的过会记录甚至打败了36天闪电过会的富士康。公司发行价为3.71元,上市后股价一度飙升至24.28元,但此后开始一路下跌,截至9月19日收盘,公司股价报7.71元,较最高点跌去近70%。

中盐股份董事长李耀强向媒体坦言,目前整个行业仍处在盐改初期的阵痛期,原有行业格局发生改变,新的秩序新的格局还未完全形成,特别是在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食盐批发企业的利润大幅减少,批发企业亏损面在持续加大。

“未来有两类盐企能活下去,一是‘大而全’的盐业产销集团,将成为行业中坚力量;一是‘小而专’的盐企,成为市场必要和有益补充。”李耀强认为,行业重组整合将不可避免。而这场历史大幕,正徐徐拉开。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王菲,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909/446694.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