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阿里腾讯打响“新支付大战”

这是一场已明争暗战半年多,以AT为主的巨头们为争夺未来支付入口的“新支付大战”。
2019-10-24 08:01 · 微信公众号:创业邦  田甜   
   

支付宝刷脸补贴无上限。”

9月下旬,支付宝IoT事业部总经理钟繇在支付宝开放日活动上宣布了这项生态支持计划。在这之前,该项补贴总金额为30亿。补贴商户规则为,凡是安装了支付宝“蜻蜓”刷脸支付系统的商户,消费者每刷一笔,支付宝就给予一笔奖励补贴,每台设备最高可奖励补贴1200元。

细数原委,这是一场已明争暗战半年多,以AT为主的巨头们为争夺未来支付入口的“新支付大战”。

2018年12月,支付宝推出了刷脸支付设备“蜻蜓”,取名寄寓该设备能像蜻蜓复眼那样快速精准识别物体。3个月后,微信发布了刷脸支付设备“青蛙”。

“青蛙”吃“蜻蜓”,只看名字,AT对峙就火药味十足。名字战意十足的两个产品的推出还只是开始,一如当年移动支付大战,补贴换市场必不可少,不一样的是,这次针对B端商家。

今年4月支付宝先行宣布投入30亿推广刷脸支付,微信紧随其后将补贴数额提升至100亿,接着就有了新近的支付宝取消补贴上限。

“未来人脸一定会成为线下商业与生活的通行证,这场仗阿里腾讯不得不打。”刷脸支付系统开发商、近店科技创始人兼CEO刘威创业邦表示。

从移动支付到网约车,再到共享单车、短视频、小程序……见过太多大小玩家一拥而上的风口及风口背后巨头资本局,无人不想借风口重塑竞争格局,无人不惶恐错失风口被时代抛弃。

但“刷脸支付”这个风口有点儿不寻常。支付宝微信打得热火朝天,战事连连升级,商家与消费者的热情却并没有随之升温。

巨头们的“圈地”运动

杭州余杭区梦想小镇仓兴街,这里在2019“双创”活动周期间曾迎来总理到访,参观近店科技刷脸支付展厅、并听取近店科技创始人兼CEO刘威汇报创新成果。

得益于毗邻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和近店科技总部所在地,仓兴街建成了“刷脸支付一条街”,街上随处可见商铺安上了“蜻蜓”。

创业邦记者在仓兴街一家超市体验刷脸支付。收银台摆放着收银机和刷脸支付机两种设备供选择,刷脸支付机外形酷似iPad。刷脸支付机是“蜻蜓”,点击支付按键,刷脸后系统会自动关联支付宝账号,首次使用需输入支付宝绑定的手机号;屏幕显示支付金额;确认无误后点击确认,即可携带所购商品离店。

整个刷脸支付过程无需使用手机,创业邦记者切实体验了把黑科技。但不得不说,扫码支付也足够便捷,阿里腾讯动辄上百亿的补贴大战,难道仅仅为了换一套支付设备?

酒店场景下的刷脸设备(受访者供图)

2015年春天,德国汉诺威电子展开幕式,马云笑脸瞬间定格在大屏幕上。马云用手机登录淘宝购买商品,扫脸支付,几秒钟后屏幕显示支付成功。

此番“秀肌肉”,是为向包括德国总理在内的嘉宾演示自家黑科技——Smile to pay扫脸技术。不过彼时,这项由蚂蚁金服和face++合作研发的刷脸支付技术距离商用还很遥远,据说测试只能识别马云。不过阿里高举高打,足见其对于未来投入的决心。

刷脸支付技术变成产品,需满足终端硬件能对人体面部2万多个点进行扫描,再将扫描所得数据信息与云端存储信息进行比对。为了防止盗刷,还需用到3D结构光活体检测技术。彼时刘威在阿里口碑负责商家运营,他认为刷脸支付商用的各项条件尚未成熟,所以2016年刘威从阿里离职创办近店科技,做的*款产品是聚合支付。

猛然间意识到刷脸时代未来已来,是2018年的一天,刘威在杭州万象城肯德基KPRO餐厅亲自体验了刷脸支付。那是支付宝刷脸支付技术在全球*家试点餐厅,马云在世界人民面前描绘的未来终于走出了实验室。

“那就是未来,我们看到了先机。”刘威说,初创公司船小好掉头,在聚合支付赛道上起跑已然慢半拍的近店科技,迅疾All in刷脸支付,近店科技研发的刷脸支付系统名为“花脸”。

倘若确信刷脸支付就是下一个未来,率先跑马圈地的重要性对于巨头们不言而喻。“大数据之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早在近10年前就在其著作《大数据时代》中前瞻性地指出:“三分技术,七分数据,今后得数据者得天下。”到了DT时代,这一预见更为中国互联网巨头们印证,而支付发生了资金转移,是再真实不过的数据。

微信红包“偷袭珍珠港”事件言犹难忘,更严峻的是,对刷脸支付市场份额的争夺比起手机支付,是真正的“圈地”运动。

多数小商贩会同时使用微信二维码和支付宝二维码收款,稍具规模的商家则常用美团支付、收钱吧、钱方好近等聚合支付产品。二维码可以聚合,刷脸支付却通常是“二选一”。由于刷脸支付设备占地面积大,成本高昂,就目前来看,很少有商家同时安装“蜻蜓”和“青蛙”。

或许不久的将来AloT技术普及后刷脸还可打通生活闭环。举个例子,完成刷脸支付你走出地铁口回家,在小区门口闸机处刷脸进小区,同时机器提醒你快递柜中尚有快递未取,你去快递柜刷脸取件后再回到家。

所以不难理解阿里腾讯在刷脸支付这件事上砸下百亿,一如当年为了绑定银行卡,阿里腾讯烧钱补贴红包大战和网约车大战。不似当年的是,To C产品通过巨额补贴发红包等社交方式就能玩得转,To B产品却重而复杂得多。就刷脸支付来说,巨头与商家之间还隔着系统开发商、代理商,代理商上至城市总代下至地推可能又相隔好几层。

“巨头做生态,是底层,不直接接触商户、场景,这一生态是开放的,系统开发商可接入其中。就好比安卓是个开放平台,上面的APP不可能全都自己来做。”刘威告诉创业邦,“目前国内大约有不到10家系统开发商,与支付宝、微信、银联等建立了生态合作关系。”

据创业邦记者采访了解到,支付宝、微信的巨额补贴,除了补贴商户,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给到了刷脸支付系统开发商。系统开发商是架在巨头与市场之间的桥梁,他们基于用户设计产品,开发零售、酒店、景区等不同场景下的刷脸支付应用解决方案。

不寻常的风口:二维码支付PK刷脸支付

当年支付宝在红包大战中失利后,全力开拓线下支付场景。不计其数的地推们,下到各小餐馆、小超市的“码商”那儿拍摄张贴支付宝二维码的照片,完成验店任务后领取佣金。他们是“蚂蚁雄兵”,勤勤恳恳跑腿,把支付宝收款二维码铺遍大街小巷。

如今当年情景复现,代理商们大都或多或少经历过o2o、外卖、移动支付等互联网风口。这回吸引他们铆足劲儿的,是刷脸支付巨大的市场空间及分润可能带来的高额收益。

据易观数据,2016年全国联网POS机保有量为2980万台,并以每年700万台的数量稳定增长。随着刷脸机逐渐取代POS机,单台刷脸机售价在1000元以上,保守估计当下刷脸支付机至少是500亿的市场空间。

岑伟东是“花脸”在杭州的城市总代。岑伟东告诉创业邦,“花脸”刷脸支付系统有支付宝版本和微信版本,作为代理,不仅能享受每一笔交易的分润,屏幕的广告收益也有分成。

对于像近店科技这样的系统开发商,研发刷脸系统也绝不只是为了卖设备。刷脸支付只是入口,运用好人脸数据才具更大的商业想象空间。

刘威告诉创业邦,近店科技的商业模式有卖支付系统、广告分成、支付返佣,还可与金融机构合作便于中小商家获得金融贷款,与供应链合作通过用户数据反哺供应商做商业决策。此外,“花脸”提供的用户画像便于商家对消费者进行二次营销,线下商户间的系统和数据如能打通,花脸还可在某商家的APP上根据用户画像为其提供智能推荐商品、积分优惠等服务。

“如果只是更换支付设备价值不大,互联网在转向产业互联网,支付行业也要与各种场景去融合,做重是必然趋势。”刘威说。

支付宝微信、系统开发商、代理商在推动刷脸支付这件事上不遗余力,不过有意思的是,商家与消费者似乎有失热情,这个风口着实与众不同。

贡茶杭州仓兴街店于今年5月安装了“蜻蜓”刷脸支付设备,店长何玉梅告诉创业邦,最开始她抱着尝鲜的心理购买安装了“蜻蜓”,她会向每一名购买贡茶的顾客介绍刷脸支付,刷脸笔数越多她能得到的奖励补贴也就越多,但目前使用刷脸支付的顾客还不到一半。

创业邦记者采访了几名商户和消费者,发现安装了刷脸设备的商户大都是抱着对新事物的好奇,还在观望的商户主要顾虑是成本。对于奶茶店、夫妻店来说,1000元以上毕竟是笔大开销,刷脸顾客不多他们就难以覆盖成本。

消费者或是不愿轻易改变既有支付习惯,或是顾虑人脸数据安全问题。新事物从早期采用到大众跟进注定道阻且长,需要各方共同推动。至于人脸数据安全,如果云端人脸数据库发生外泄,消费者账户安全也将面临巨大风险。

毕竟,补贴可无上限,安全必有底线。

刷脸支付时代距我们还有多远?

理论上,人脸数据安全已经上了“双保险”。

据刘威介绍,系统在上传人脸数据信息至云端时,对人脸关键部位信息运用区块链加密脱敏技术进行了处理,而且这一行为单向不可逆,无法将人脸数据信息取走调用。另外,支付宝、微信对于盗刷造成的用户损失也有相应的赔偿机制。

然而有白即有黑,技术常常领跑监管,金融监管机构鼓励创新尝试,再作出相应的规范。

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探索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安全应用”。将来,或许刷脸支付系统商也需“持牌上岗”。

上述《规划》同时提出:构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体系,打通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APP和商户条码标识互认互扫。这项规定无疑成了巨头推动刷脸支付的加速剂,条码互联互通实现后,支付宝微信经营数年构建的账户优势护城河也将逐渐瓦解。

在刘威看来,中小商家更加需要通过刷脸支付系统沉淀数据,运营会员,降本增效,尽管很多中小商家尚未意识到这一点。

这是个大数据时代,像星巴克、海底捞等头部零售商拥有自己的客户数据库,绝大多数腰部、尾部中小商户却还是“等人来”的坐商模式,商品滞销时惟有乞求市场转暖。他们难以向线下要数据,交易流水无法与具象消费者相对应,交易结束后引流促活也难以推进。

多年前,收款二维码尚未普及,双11、双12购物节成了推广二维码的*时机。临近双11双12,线下也格外热闹,“扫码5折”“扫码满100送50”等活动眼花缭乱,人们排着长队,一手推购物车,一手拿起手机等待支付。

促销活动让利给消费者的现金,一部分由支付宝、银联等巨头补贴,一部分则由商家自己掏钱,刘威对这样的场景记忆犹新。在他看来,随着5G、AloT时代的到来,二维码支付过渡到人脸支付是大势所趋,各方都在积极推动。尤其对于巨头们来说,你不去布局,友商就已率先“圈地”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创业邦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