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中国创投圈“抗疫”指南

2020年的危机会进一步召唤广大创业者和投资人回归价值创业和价值投资。
2020-02-08 08:56 · 微信公众号:FN商业  五福   
   

疫情对一级市场的宏观影响到底有哪些?哪些行业迎来利好,哪些行业又会遭遇利空?创业公司如何度过难关?2020年的投资趋势又将呈现哪些风向?

针对这些问题,FN商业(ID:FN-24H)通过采访熊猫资本紫牛基金、戈壁创投、桃李资本、山行资本、复星锐正资本等一线创投机构,整理出这份最全创投“抗疫”指南。

肆虐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在持续,囿于人员活动受限,绝大多数行业、公司都面临严峻的经营考验。其中,场景封闭、需要聚众或面对面提供产品服务的商业模式尤其“伤筋动骨”,而原本线下依赖较低的在线商业模式反而“因祸得福”。

疫情对一级市场的宏观影响到底有哪些?哪些行业迎来利好,哪些行业又会遭遇利空?创业公司如何度过难关?2020年的投资趋势又将呈现哪些风向?

针对这些问题,FN商业(ID:FN-24H)通过采访熊猫资本创始合伙人李论、紫牛基金医疗领域负责人俞波、戈壁创投合伙人胡唐骏桃李资本创始合伙人张爱志、山行资本创始合伙人徐诗、复星锐正资本等一线投资人及创投机构,整理出这份最全创投“抗疫”指南。

一级市场影响

总体来说,疫情不会让互联网创业和中国创新发生根本性改变。即便是在2003年SARS后兴起的电商行业,也不过是基于技术、场景、物流、在线支付成熟发展而出现的创新必然,SARS既没有使其加速,也没有使其减速。

相反,疫情所带来的变化应该是脱离单一行业的、更全面的、更深层次的。

1、创业环境利好

在抗击疫情中暴露的管理问题,会引起高层反思,也会有进一步的改变。一旦宏观治理环境改善,对于创新型企业是历史性的机遇,带来很多正向利好。

2、国民价值触动

 疫情可能会触发人们重新思考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比如怎么看待财富、邻里之间是不是要更加守望相助、对医生的工作是不是要更理解和支持,而不是无端伤害医生等。

3、消费结构变化

 价值观变化的直接影响是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过往,消费的GDP占比一直落后于房地产和其他主流行业,但如果人民发生价值观变化,相信房子不再是最主要的投资手段,则会释放出一些购买力。

4、线下产业进化

 一个显著的行业趋势在于,疫情期间虽然大家天天都在线上消遣和消费,但疫情不会促使全面的线上化。疫情过后会让大家发现线下服务的体验更好,届时线下消费的反弹就意味着领域内的新机会,消费场景会进化,不再一边倒向线上。

行业红黑榜

行业红榜

一、爆红榜

——疫情作为一个突发性小概率事件,会促使资本关注度短期集中于部分强关联行业,但从中长期看,这些行业由于拥有固有的发展进程并不会出现太大波动。待疫情过后,这些突然爆红的行业会发现,自己只是被资本“短暂的爱了一下”。

1、体外检测、第三方检测

 本次疫情对于病毒检测需求激增,或对IVD(体外诊断产品)中的分子诊断、POCT(即时监测)等细分领域有积极促进作用,短期内有望收割一波资本专注度。

2、抗病毒药物、疫苗研发

 全社会对抗病毒*药、疫苗研发的期盼直接体现在项目市值上,但领域内初创公司却更会因资源向一线倾斜而导致研发、销售进程受阻,加之不少医院的挂网招标暂时停滞,初创公司前两季度的销售表现难及预期,很有可能在“飞升成仙”之前就先“下凡历劫”。

3、在线娱乐

 伴随影院等线下文娱项目受到冲击,直播、社交、视频、电竞等线上娱乐短期流量爆发。但很多送上门的机会和红利,有些创业者也未必抓得住;基于项目针对疫情所做的运营策略和反应速度差异,疫情过后的分化只会更加严重。

4、新零售

疫情当前,用户为了“保命”而尽量规避线下菜场,线上买菜、社会团购、无人货柜等不需要接触人的买菜平台一度售罄。但很多新零售创新平台的供应链没有传统企业扎实,在疫情过去之前或就因内功不足自缚手脚。

二、翻红榜

——疫情对部分行业来说依然不会改变其底层土壤,但会提供一个低价获客和用户教育的好时机,从而迎来翻红拐点。这些行业多数是一些渗透率有限、迟迟不红的宝藏项目,待疫情过去,这些默默无闻的赛道或将被更深刻的认知。

1、互联网医疗

互联网医疗自诞生起泡沫不断,疫情期间却借在线义诊潮流,让更多人体验到了远程诊疗、在线问诊对疫情的纾解作用。对于互联网医疗来说,本次疫情最积极的影响莫过于完成了低成本、见效快的市场教育,行业翻红在即。

2、在线教育

据统计,在线教育每年的自然增长率在30%以上,疫情使得线下教育的一部分需求被强制转移到线上,互联网渗透率提升加速。伴随线上流量增加,公司短期获客成本下降,用户教育提前,在线教育迎来小阳春。除此之外,大量用户涌入也将倒逼在线教育机构的自身硬件全面升级。

3、企业协作

疫情期间线上办公成为主流形态,以在线写作软件、在线协同办公、在线会议、SAAS类产品等为代表的企业协作项目都在疫情期间用户激增。此后企业协作能否爆发依然取决于其技术条件的成熟,但用户将因疫情对远程协作的作用有更深刻的认同。

4、高新技术

疫情催生了自动化、线上化、无人化的趋势,高新技术与疫情控制实现了双向推动。2019年科创板开板已经释放了重要的行业信号,未来资本的重心将依旧会向高科技产业不断偏移。

三、创红榜

——除去既有项目的价值再发掘,疫情还会通过暴露现有政策、管理问题,继而重塑生活习惯、消费理念,促使商业社会迸发出新的产品服务需求和创业灵感,从而诞生新的创业机会。

1、基于生活习惯的创新

本次疫情迫使国在生活习惯上发生诸多变化,比如洗手频次提升,拒绝野味,提倡分餐制,勤戴口罩等。伴随这些习惯的顺延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围绕民众生活细节的变化就会诞生好的微创新机会,好的产品机会和服务机会。

2、中医药、健康养生的创新

此次疫情中,武汉和上海等地都以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愈了部分患者。疫情也让很多人意识到作用于提升免疫力的日常健康养生的必要性。可以预见,中医药及保健养生相关创业,都将借此焕发新的生机。

3、面向中小微企业的金融创新

这次疫情中受冲击*的是中小微企业。国家和各省市也陆续出台扶持政策,主要针对中小微企业的会有贷款、扶持、税收优惠措施等。这些政策的落实中,那些用科技手段进行赋能的公司会主力受益。

行业黑榜

疫情期间,几乎所有线下实体产业都黑得五彩斑斓,连同其链条上下游的从业者、线下供应商,甚至用户都有显著影响。但由于其中多数都是刚需,这些行业并不会因疫情而彻底崩溃。是否能在疫情后迅速复苏,取决于企业储备是否能撑得过停业期间的损耗。

1、线下消费

凡涉及到人群跨区域流动、聚众及“面对面”服务的业态都将在主要城市面临至少停业1个月的风险,这些行业包括且不限于旅游航空、餐饮美业、线下教育、影院超市、户外运动、会展等。

且从业态运营层面来看,在各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解除后,零售业态会逐步恢复营业,而服务型业态则可能晚于零售业态。

2、物流运输

物流运输(含跨境物流)则涉及到货品跨区域流通,疫情期间至少会出现履约时效延后的情况。目前只有少数几家快递公司准时开工收件,其他快递的上班恢复时间由于返工人员和运力问题都有不确定性。

3、B端消费

对ToB模式的消费业来说,疫情传导主要取决于上下游的影响,如上游服务或货品的生产、人员流入和开工时间等变数。如果涉及线下履约服务,如广告平台、各类S2BSC模型等,在影响层面上会有一个传导的过程。

创业者自救Tips

1、内部策略:

(1)收缩开支:聚焦核心业务产品,适当收缩业务范围;降低固定支出,如线下零售/服务业态应和商场或承租方沟通,共度难关;

(2)资源管理:尽快实现线上协同,做好员工业务统筹和心理建设,稳定军心;梳理账目,统计好可变现资产,争取账上现金可用时间维持在12个月以上

(3)修炼内功:抓住互联网黄金期,加强线上产品和内容开发;注重现金流业务,提高企业内部自我造血能力;形成企业自我闭环,打好运营基础。

2、外部策略

1)关注形势:了解政府防疫相关政策,时刻做好复工准备。

(2)加速融资:快速制定融资策略,不纠结估值,小步快跑,同时尝试多样化融资渠道;对于财务稳健的成规模企业,应积极关注兼并收购的机会,逆风而行。

疫情下的投资趋势

2020年受疫情影响,整体投资环境的起步节奏会比2019年进一步放缓,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疫情延缓了募资进度,机构需要更珍惜账上子弹,投资节奏与标准只紧不松;

2、:*季度投资工作受影响,线下调研工作停滞,项目融资进度至少会延缓3-6个月;

3、:机构重点精力转向投后,并从融资、行业资源、业务协调等各方面协助被投企业共克时艰;

4、退:部分公司上市进程或受疫情限制,一定程度影响投资机构退出。

但即便如此,对成熟机构来说,无论投资方向还是逻辑策略都不会有大变动,仅在投资节奏上会有一定程度减缓;且投资资金会更明显的向头部优质标的聚拢,马太效应明显。

总体而言,疫情将促使广大的创业者和投资人重新思考什么是正向的良性的增长。曾经很多靠巨额融资、砸钱获客保证增长的公司,过往一遇到天灾人祸就无法持续保持增长。同时,融资环境又越发恶劣,那些通过砸钱扩张的公司就会陷入更大的困难。

2019年因为资本寒冬已经迫使越来越多的公司回归理性,回归现金流管理,回归良性增长;而2020年的危机则会进一步召唤广大创业者和投资人回归价值创业和价值投资。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FN商业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