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疫情催生5大互联网场景,消费金融流量新洼地来了

最后,虽然此次疫情给社会带来的直接影响可能是短期的,但对于未来人们的消费及行为习惯的改变很可能将起到深刻意义。
2020-02-21 09:43 · 微信公众号:新流财经  古月龙天   
   

“得场景者,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但突如其来的变故,似乎改变了消费金融场景化经营这一大趋势,至少带来了短期内的场景分化。

以往的热门分期场景目前都纷纷败下阵来,如:线下教育/培训、医美、旅游等,这给很多消费金融机构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运营压力,而这至少要持续一个周期才能恢复。

但在“关了一扇门”的同时,“另一扇窗”正在被推开。

借助当前环境的改变,以线上教育、新零售、互联网医疗为主的线上消费场景得到了快速发展。

而发生这一改变的核心变量就是:流量。

同时,它也是一直以来困扰消费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主要枷锁。

不过,在今年初,部分场景的流量瓶颈得以在大形势的助力下,获得强势突破,为场景与消费金融的进一步结合提供了空间。

线上教育成为“刚需”,行业渗透率将二次飞跃

2019年底新流财经曾发文《教育分期市场生变》,其中就在线教育机构的获客盈利模式表达了忧虑。

在获客层面上,以在线教育的某头部机构为观察窗口,平台中每个学生的获客成本在6000元上下,硬性支出相当沉重。进而对于非头部在线教育机构而言,获客支出压力则不言而喻。

而教育平台的健康盈利模式是金融机构是否选择与其合作的重中之重。

但显而易见,在疫情影响下,在线教育的获客困境得到了重大转变。

短期内,在线教育变成了刚需;长期来看,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对在线教育的预期和体验感知都将得以提升。整体在线教育的渗透率(2019年末不到30%)将得到二次飞跃。

此外,政策对在线教育的积极态度更是重点,相关部门下发“停课不停学”通知,大规模组织学生开展网上学习。而教育机构更是短时间内倾注资源开通线上直播授课以抢占市场。

未来一段时间,线上教育的热度可能会为消费金融机构带来少有的可持续性分期业务流量,但仍需关注在线教育场景的B端欺诈风险、经营性风险和政策风险,避免再遇到韦博英语事件(链接:《韦博英语陷“关店危机”》)。

不过,某知名教育平台的市场负责人表示,他所最关心的仍然是政策端的变化问题,“实际上现在的教育政策‘一天三变’,去年下半年各地教育部针对教育培训市场都是收紧的措施,而且各地都在实施备案制。要是没有这次疫情,线上教育也不会出现转变,但疫情也不会一直持续下去,所以政策端仍然是*变数。”

流量成倍增长,新零售焕发生机

当然,另外一个直接受益的行业就是新零售行业,也即商超的O2O运营模式,除了有固定的超市实体之外,这类新零售通常有着配送环节,提供商品到家服务。

不过,和在线教育行业一样,新零售在去年实际也处于匍匐阶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流量不足和成本控制的问题。

而如今,随着流量成几倍规模的导入,让新零售重新焕发生机。

仅微信小程序渠道,在2020年的春节期间,小程序生鲜果蔬业态交易笔数增长149%,社区电商业态交易笔数增长322%。

永辉超市“到家服务”显示,2月1号其全国日订单量首次突破20万单,但在2月8号这一数字便突破30万,不到10天时间增长50%。

而以社区零售为代表的苏宁小店“到店模式”中,其部分环比订单数据提升超过650%,像上海这样的核心城市更是增长800%。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借着春节假期的高增长,规模及用户数仍与零售巨头相差距离的多点Dmall也已准备借势入局消费金融领域,这或许意味着新零售和消费金融在今年会擦出更多的火花。

不过,如今初具规模的新零售行业大多与互联网巨头(阿里、腾讯、京东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后者对场景、流量的把控使得消费金融机构在与其合作中处于被动地位,这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改变。

总的来看,本次疫情将给新零售以及社区零售运营模式带来新契机,未来线上销售,尤其是生鲜超市的网上销售或成为一股新趋势。

这样一来,在B端,金融机构可逐渐将原来重点服务的线上商家延伸到线下,通过自保理、预付融资、预付采购和应收账款池这几种新零售金融服务,为产业链上下游的小微商家提供资金支持。

但在C端,场景平台如何有效将客户导向金融产品中仍有待挖掘,毕竟在此次疫情下导入新零售平台的是以家庭主妇为特征的客群,挖掘他们的金融需求并不容易。

此外,未来如何提高用户的粘性与留存度,如何将临时借贷需求转化为长期消费习惯,是当下摆在新零售与金融机构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城市货运LCV以租代购市场,也存在发展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借助新零售增长的契机,以城市货运为主的LVC(轻型商用车)需求将被推动,这将利好商用车以租代购市场。

就目前来看,那些“单价小额、交易高频”的生活必需品是社区零售火爆的核心所在。

在这种场景下,线下物流从大批量、少批次的整车货运需求,转变成多批次、小批量的零担/快递需求。

这就意味着百货零售店、社区便利店等电商线下门店对于货品配送、补货等环节需求增大,多批次、小批量的大件快递成为这类实体门店的“刚需”。

而为满足上述新零售运营、物流的需求, LCV市场规模很有可能实现集中扩容,这也是金融机构做汽车以租代购的主要阵地,车辆以租代购的金融渗透率可能迎来一个较为集中的上升时期。

据新流财经此前了解,目前易鑫金融、海通租赁、龙江银行、大庆农商行等机构都在蓄势针对LCV的以租代购模式,其中LCV将成为易鑫金融未来的重点。

而且现阶段,由于处在疫情隔离期,各地车商的乘用车销量必然受到冲击,所以车商很可能会提升意愿和加大力度与汽车金融机构合作,针对商用车市场做大力推广。

这就给LCV以租代购提供了“黄金窗口期”,那些具备非常专业的货运金融经验,以及在当地拥有丰富人脉资源的金融机构将脱颖而出,从而精准对接当地可靠的挂靠公司(物流公司)。

互联网医疗大步向前,已有平台加码借贷服务

此前用户渗透率仅为3%的互联网医疗行业也在全民防疫中大步前进。

尽管目前仍没有一家互联网医疗企业具备持续的盈利能力,但是在互联网基因的加持下,面临突发事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组织调配医生及医疗资源,激活了大量的沉睡用户,获得了可观的用户规模和渗透率。

经过这段时期的密集使用后,以往阻碍互联网医疗发展的信任难题将得到缓解,上述新增用户将很可能转化沉淀下来,人们日常的问诊行为将转为线上。

例如,平安好医生就加码了借贷服务,并且为第三方机构产品开启了导流。

实际上,抛开此次疫情的催化作用,随着中国老龄化的持续加深,以家庭医生服务为主的互联网医疗平台也将长期处于可观的增长态势,加上医疗健康行业的抗经济周期能力强,称得上是流量获取的*入口之一。

但这并不是一个短时间投入就能够挣快钱的场景,这需要金融机构拥有雄厚的资金储备以及非凡的毅力,而且在医疗资源上和政府关系上都有深厚的资源储备,这是一道硬门槛。

短视频、直播“大行其道”,金融场景借势植入

短视频、直播行业的影响力在这次疫情中被更多人看到,其价值也被前所未有的放大。

大量民众足不出户,短视频成为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目前抖音上的有关“冠状病毒肺炎”有上百个相关话题,仅“新型冠状病毒”的视频就超过200亿次的播放。

而直播行业也在此次疫情中迅速积累流量池。参与武汉火神山、雷神山的“直播监工头”首日便突破百万,1月30日的人数超过5000万,而在日前更是超过亿人次观看实时画面。

虽然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产生,但上述两者的流量聚集效应不可谓不“恐怖”。

实际上,2019年国内经济增速继续放缓,但短视频和直播行业的增速实在令人羡煞。而借着这一增长势头,消费金融机构也相继涌入短视频领域,各类场景各种类型的产品植入层出不穷。

在“一时无两”的抖音上,各家金融机构的贷款广告蜂拥而入(链接:《抖音贷款广告狗血争霸赛》),各类剧情令人眼花缭乱。

这其中包括光大银行的联名信用卡广告、招联、马上等消费金融公司的现金贷广告、小米金融这类互金平台以及众多网络小贷公司的贷款广告,从短视频中导入了大批流量,也为抖音提供了可观的广告费。

而在直播领域,目前已有消费金融机构正在酝酿直播广告模式,随着用户不断增长以及使用频次的增加,这一流量入口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可谓大有用武之地。

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在互联网领域,平台越大、用户数越多、用户粘性越高的流量入口永远是各家金融机构争夺的对象。

短视频、直播平台属于新兴势力,而且客群特征(用户年轻、线上消费需求较高)高度匹配消费金融行业,这必然导致流量成本的水涨船高,金融机构将为此花费更多。

最后,虽然此次疫情给社会带来的直接影响可能是短期的,但对于未来人们的消费及行为习惯的改变很可能将起到深刻意义。

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也将会倾注更多的精力及资源在线上场景中,以实现更为多元稳固的场景战略布局。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新流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