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全时员工:我们没有遣散费,私人二维码收款

其实在2018年,由于母公司P2P爆雷,导致全时资金链断裂,2019年,全时陷入倒闭潮。
2020-05-12 11:34 · 微信公众号:河豚文旅  马克李刘景慕   
   

“全时要关店了!”

今天上午,北京全时官方微信公众号“北京OurHours全时便利店”发布了《“全时便利店”进行营业调整告知函》。

内容显示,“由于公司经营战略调整,全时便利店北京区域所有门店将于2020年5月20日24点0分结束经营。” 另外,在关店前,全场商品(不含香烟)将进行六至七折销售。

其实在2018年,由于母公司P2P爆雷,导致全时资金链断裂,2019年,全时陷入倒闭潮。

也就是在那时,主营葡萄酒业务的北京山海蓝图商业有限公司出手接盘,买下了北京、天津、成都的全时店面并着手布局“便利店+酒”。然而,新东家刚接手一年半,又一次跌到谷底。

全时曾被誉为“7-11在京最强的对手”,在2017年成为北京市便利店最多的品牌,一时间打破了外资便利店盘踞市场的局面。在2017年年底,北京的全时便利店已经扩张至350家,在全国一、二线城市和地区亦有大面积扩张。

但是,这颗迅速升起的“便利店之星”,最终还是伴随着快速地坍缩。时间只用了不到三年。

在今天北京的全时便利店里,随处打着“全场五折”的标语,不少人争相抢购,收银台前排起长队。

看着几倍于平时营业的顾客,不免唏嘘。

商品五折甩卖,门店私人二维码收款

12点50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蓝堡国际公寓附近的全时便利店已被慕名而来消费者挤得水泄不通。

收银台排起长龙、空置货架随处可见,热食不再供应,消费者的询问与店员的回应声交织在这间不足50平方米的门店中。

“酒打折吗?打折、打折。”

“我拿一个耳机,再拿一个充电线。”

“是全场五折吗?全场五折,除了烟草。”

……

意想不到的是,河豚文旅通过实际购物体验发现,蓝堡店促销与公告内容存在出入。在收款环节,门店使用名为(*剑)的私人二维码进行收款;促销折扣为全场五折(不含香烟);促销活动提前早于公告时间开启。

对此,在与疑似店铺相关负责人的攀谈中得知,“促销昨天就开始了,(商品)什么时候卖光什么时候关店。”而该店员工则表示:“促销折扣昨天(5月10日)和今天下午3点前都是5折,之后是6折。”

除此之外,据该员工透露:“关店的消息前两天就知道了,没有遣散费,劳动仲裁也很麻烦,也不打算申诉了。”

那么,蓝堡店的做法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对此,河豚文旅总计走访朝阳区6家全时便利店一探究竟。

就在距离蓝堡店约300米外的首经贸大学店却出现了截然相反的场面。

13点20分,店内消费者不足5人、关东煮等热食一应俱全,其他商品储备充足,货架摆放整齐,完全找不到任何关店迹象。

随后,河豚文旅向男性店员询问门店是否参与促销活动。该店员表示:“不参与促销,后续也会正常营业,那边(蓝堡店)是东西卖完就不干了,老板不干了。”

经了解,蓝堡店或为全时加盟店而首经贸大学店为官方直营店,而据“全时”吧、“全时便利店”吧相关信息显示,此前部分加盟店或存在无法兑现情况。

位于万达广场11号楼1楼109室的全时便利店(万达广场店)与首经贸大学店同样均为全时直营店。

15点02分,该门店尚未执行促销活动。不过店员明确表示:“促销在等通知,上面通知可能会有一些延迟,我们也等着促销买东西呢。”此外,该店员明确表示后续全时门店将全部关闭。但对于后续公司如何善后,是否能拿到遣散费等问题,该店员并未做出回答。

河豚文旅在该门店停留约10分钟,期间“街电”共享充电宝已开始撤店,一位正在为归还充电宝而苦恼的消费者表示:“中午借的(充电宝),下午就不能还了。”另一方面,从中午开始,全时便利店陆续在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下架。

15点16分,来到仅一街之隔的万达广场东区店,在向收银员咨询促销何时开始时,该收银员并未做出正面回答,而是用手势比出“数字六”,寓意六折。随后,河豚文旅以2.7元购买了一瓶原价为4.5元的茶饮料。

同一时刻,疑似该店相关负责人在休息室中大声向收银员传达“收款时注意点”等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在河豚文旅走访的6家门店中,泰达中心店与*商场店已经变身为便利发,而此前位于远洋中心的门店现已消失无影无踪。

据社交媒体信息显示,位于天津的全时门店同样开启关店模式,成都等城市门店暂未受到影响。

P2P暴雷首杀全时便利店

全时便利店成立于2011年。在当时其“快餐、饮品、便利、金融、服务”五位一体的超重资产运营模式开创行业先河,更因聚焦于北京市场,品牌一经面世便被行业定义为“7-11在京最强的对手”。

事实的确如此,在资本方的助力下,全时彼时的拓店速度完全可以用“疯狂”来形容,*时期,一周时间便可以开出一家门店。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7-11拥有门店数量为173家;全时则拥有自营门店90家、签约门店105家,也就是说,全时仅仅用时三年便弯道超车入京已有11年的7-11。

2015年,全时将商业版图向全国扩展,天津、武汉、成都、广州、深圳分公司相继成立,在当时,全时市场估值已达15亿,IPO计划全面启动。

2017年底,全时的战略布局已达到狂热阶段。启动 “百城百万”计划,投资百亿元五年内覆盖“100个城市,100万个终端”。

根据此前36氪报道显示,2018年1月,全时新开50家门店,范围遍布全国多个城市,且50家门店全部为直营店铺;2018年2月,全时并购了四川狗狗超市连锁有限公司(GOGO便利),实现快速扩张西南大区市场;2018年4月16日,全时南京便利店在南京市5店齐开;7月,全时以“6店齐开”的姿态高调又进入长沙市场。

在当时,行业也对这过于激进的布局进行解读,普遍观点认为全时的高速扩张本质是在玩资本游戏,其希望通过建立规模效应,在资本市场上提升估值,从而获得新一轮融资,部分观点则认为,全时便利是在为“卖身”做准备。

但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全时终局是以资本方资金链断裂,门店被迫卖身收场。

2018年8月,资本方复华控股陷入了P2P爆雷危机,复华控股主要从事地产、金融、环保、零售四大产业,其现金流主要来源于通过旗下资管公司发布私募产品以及P2P,主要有恒银中嘉、海象理财、复华投资和复华资产四个平台。

从8月开始,P2P项目“海象理财”爆出兑付困难,复华控股随即陷入资金链危机,总部及各地分公司欠薪、裁员的消息不绝于耳,全时未能幸免一并被拖入泥沼之中。

一方面是高速拓店带来的巨大经营压力,另一方面是丧失资本方的助力,以单店150万元左右的开业成本估算,全时便利在一年间新开数百家门店,加上进驻当地市场所需的后台管理公司,物流仓储等成本,其资金链压力可以想见。

随后,全时门店开始出现拖欠供应商货款,导致被供应商断货,缺货率高达70%左右。除此之外,通过此前报道显示,一些门店还逼迫员工自行购买店内商品,如不听从还会进行变相裁员。

2019年2月,全时便利店不同地区的门店被“拆分”,山海蓝图收购位于北京、天津、成都的全时便利店。重庆地区的门店出售给“罗森”,长沙地区的门店由“珊珊”接手。

资本变化下的二次崩盘

复华控股陷入P2P爆雷危机直接导致全时首度崩盘,那么当下全时的第二次“死亡”则与其背后资本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

2019年2月,全时在全国的部分门店,分别被山海蓝图和罗森收购。北京、天津、成都所有门店归山海蓝图所有,微信公众号“OurHours全时便利店”账号主体,也从全时叁陆伍连锁便利店,变为了北京山海蓝图商业有限公司。另外,今天发布的全时停业公告,也由山海蓝图发出。

河豚文旅发现,北京山海蓝图商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2月,注册资金2亿。而与其同时成立的,还有天津、成都山海蓝图商业有限公司。从隔年2月山海便接手了全时来看,这三家公司或许是用来专门接管全时的经营。

看起来,全时已经完全易主。

但是细查全时的股权结构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目前全时叁陆伍连锁便利店有限公司,实控人依然是复华,持股比例50.49%。全时叁陆伍公司的股权结构图如下:

这样看来,山海蓝图或许只是收购了全时的资产,属于资产收购,并非股权收购,山海蓝图并不需要为全时的债务负责,所承担的税务也并不相同。

也就是说,山海蓝图拥有全时这些门店的经营权,需自负盈亏,没有表决权和股东分红,同时也不承担债务。从双方公司股权结构也看得出,山海蓝图与复华并无关系。

据悉,山海蓝图在当时是以“资产转让”模式收购了“全时”商标、软件系统及门店资产,并与门店业主换签了房屋租赁合同。

那么这也就解释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与复华也没有裙带关系,为何愿意在全时资金链出现问题,或许还背有负债的情况下选择接盘。

事实上,山海收购全时,是另有所图。北京山海蓝图商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学彦,同时,还拥有一家酒业公司17.15%的股份:山图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有意思的是,山图酒业也拥有北京山海蓝图商业有限公司50%股份。

全时并不是山海蓝图收购的*一家便利连锁店。启信宝显示,除了全时,蔡学彦还于2019年收购了河北嘉山康图便利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8.57%。其中山图酒业拥有该公司50%股份。2018年,蔡学彦投资400万,获得厦门见福便利店3.2%股权。据了解,见福是福建本地*的便利店。

所以说,山海对全时的收购,是为了在便利店铺开他的“便利店+酒”的商业模式。数据显示,一家便利店中,酒水的毛利率可以达到31.8%。如果销量好,单凭酒水饮料便可以覆盖便利店的营收。

据了解,山图酒业成立于2016年4月,主营业务为进口葡萄酒。而从去年开始,北京的全时便利店中,也多了不少由山图出品的进口葡萄酒。

事实上,依托成熟的便利店品牌,拓展酒类的品牌销售业务,让便利店高人气和广覆盖面,带动高品质酒类的销售量,这种资源整合的方式,听起来是可行的。只是步子迈得太大,迅速扩张的店面,撑破了山图的野心。

对于尴尬的局面,山海蓝图也曾尝试做出改变。此前全时便利店方面曾表示将在2019年第四季度将试水前置仓业务模式,至今年4月,全时便利店的电商业务正在加紧推进中,内部正进行电商业务板块的人员招聘,计划重构电商部,在商品和服务上谋求新变化。

但新冠疫情影响不可忽视,据凤凰网奇点商业信息显示,今日中午,全时相关负责人表示,闭店“不是资金链断裂,而是因为疫情影响严重,我们进行战略调整,便利店这块业务先收缩,停业之后会有其他合作。”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此前全时融资产品的投资人明杰向市界爆料:全时与山海蓝图之前签订了对赌协议,复华董事长王新以个人名义向山海蓝图借款3亿,抵押了全时在北京、天津、成都三地的门店。若到期无法还钱,则门店归山海蓝图所有。因此,全时后续的归属问题,值得关注。

对此,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曾表示:“便利店看似经营简单,实际上这一行业成本控制的难度要远高于其他零售业态。如果企业内部成本管控失效、供应量管理不完善,加之产品品牌购买频率低、跟不上市场需求变化的脚步,便利店想要盈利是非常困难的。”

2011年全时借助资本之力顺势而起,但随后盲目、激进等一系列错误判断导致其被迫卖身直至今日退市,其跌宕起伏的经历为那些仍拼杀在红海之中的便利店企业敲响警钟。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河豚文旅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