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5G时代催生行业变革 IDG资本给予创业者新思路

近日,IDG资本合伙人余进作为“尖峰论坛”主持
2020-07-10 15:26 · 互联网     

近日,IDG资本合伙人余进作为“尖峰论坛”主持人,在《中国企业家》杂志主办的2020(第十二届)中国企业未来之星年会暨中国企业家生态大会上,与几位企业家就“5G时代,创业者如何实现超越”为主题进行了一番探讨。

IDG资本认为,随着全球社会进入后疫情时代,各国经济逐步重启。疫情加速了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也催生很多新领域的萌芽与发展。创新技术的落地,特别是5G时代来临,带来了很多创新应用的可能性。而去全球化趋势,虽然让全球化供应链面临诸多挑战,但也带来了国产化替代的机遇。

疫情、5G技术、去全球化…这些复杂的因素叠加,催生了各行业的哪些重要变化?创业者又该如何在变化和危机之中寻找到新的市场需求,及创新机遇?

尖峰论坛参与嘉宾:

张峰(多点Dmall总裁)

胡震宇(坚果激光电视创始人、CEO)

彭军(小马智行Pony.ai联合创始人、CEO)

邹泓(湖北新蓝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CEO)

郑勇(极智嘉Geek+创始人、CEO )

张昌武(蓝箭航天创始人、CEO)

其中,多点Dmall、坚果和小马智行Pony.ai均为IDG资本被投企业。

以上创始人、企业家基于各自的领域分享了近期的观察,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余进:首先,疫情在很多方面加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居家抗疫的生活场景加速了很多零售企业的线上化。多点DMall恰恰是帮助零售企业实现线上零售的。我们先请多点DMall的张峰总跟我们分享一下你观察到的零售行业数字化的现状,以及正在实践的创新举措?

张峰:零售行业对数字化转型的热情非常高,疫情期间用户的习惯也在加速迁移。可以想见的是,今后“到家”的需求会快速增长,增速达40%-50%,

多点为应对疫情主要做的三方面部署。*,多点在北京的合作伙伴物美绝大部分生鲜商品来自于产地直采,多点配合物美把供应链夯实,保证商品准时送到店铺;第二,多点配合物美在北京搭建整体及时配送网络,提升拣货效率,优化物流;第三,抗疫期间,多点配合物美在北京开了4000多个提货站,提升用户体验和整个超市的效率。

疫情期间多点实现了更快速的发展,核心在于我们数字化的系统。多点的理念是助力B、服务C。这套助力B的系统,是多点五年时间里自主研发的零售操作系统,这套系统重构了所有零售的场景,通过解构的方式把这些业务细分好、云端化。

这些方式实际上改变了传统超市经营的逻辑,以前的经营逻辑是从总部做管控。

拿最近非常火的直播举例,如果没有数字化的手段,很难达到目前的转化效率。直播在以前我们使用的一系列方法上迭代了很多。因此,数字化转型不光是把C端的数字环境做好,实体零售的B端也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余进:随着中国的数字化环境越来越好,我们看到云计算、SaaS、AI和安全这四个领域的技术基本上已经趋于成熟。着眼数字化的未来发展,中国现在也已经拥有了世界上*的生长、应用技术的土壤。多点的零售数字化实践就是很好的案例。居家抗疫除了购物,当然也离不开娱乐。传统院线在这次疫情中受冲击很大,但相反也有公司赶上了“宅家经济”的风口。接下来请坚果的胡总来分享一下后疫情时代娱乐行业创新的挑战与机遇。

胡震宇:其实坚果做的事情很简单,把电影放映、电影发行的设备,变成了一个时尚的智能终端,并把它接入了互联网的内容。

受到疫情的影响,电影院没办法营业,很多电影没办法直接在院线发行。所以,在线发行就变成了一个非常好的新的业态。我们看到年初一的时候《囧妈》就实现了新的发行方式。

在内容层面,5G的到来将会让云游戏成为流行。以前我们的游戏是基于PC端的游戏,显示器通过HDMI线连接到主机。如果5G的网速超过HDMI的速度,就意味着所有的游戏都可以直接安装在云端服务器上,而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大屏的显示,因此我认为未来坚果投影跟激光电视会是将来云游戏非常好的载体。

受限于带宽,真正的4K视频还未来得及普及,而5G的到来将使得在家在线看4K视频成为可能。

余进:所以更要关注宅家经济,像软硬件的结合,以及居家场景可能会有很多想象空间。除此之外,在疫情期间,还催生出了像“无人配送”等新模式的出现,人们的行为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接下来我想请教小马智行的彭军总,你觉得这些变化对智能出行这一产业会带来哪些影响?

彭军:疫情期间,小马智行无人驾驶车队也投入到抗疫过程中,把货物、包裹送到用户家里。

其实在从仓送到小区的城市干道上进行自动驾驶相对比较容易,最难的是如何解决最后100米的问题,即从小区门口到每栋楼,甚至从楼送到家。

当然,这段时间大家取包裹的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已经习惯于去小区门口取包裹。

随着疫情的逐渐得到控制,今后大家对出行安全——不仅是人身安全,还有健康方面也有需求。如果是无人驾驶,每次送完一个乘客,可以对整个车进行全方位自动消毒,疫情催生了这些技术。

总的来说,疫情会加快整个行业的发展,像最后一公里送货这样的自动出行方式就能够更快落地。长远来看,人们对更加自动化、更加方便的出行方式的需求很高。人和货的出行方式都会更加自动化。

余进:我们知道,小马智行在中美两个市场同时进行布局。在“去全球化”背景下,小马智行会做出哪些战略布局方面的调整?

彭军:其实小马智行既不是出海,也不是国际公司到国内布局。作为一个创业企业,我们一开始就在中美两个市场同时进行开发、研发、和市场的尝试。

从现在的发展来说,我们在本地化、国际化,以及文化建设等方面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同时也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和办法。

我认为汽车行业今天所面临的的问题是,去全球化趋势对产业链的影响较大。因为造一辆车所需要几万个零件都遍布于全球各地,需要全球化的产业链供给。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很可能是一个重要机会。去全球化也不是*次发生。回顾日本、台湾和韩国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半导体、汽车、高科技行业在二战后的发展,可以看出,大政治趋势对本地的产业链发展、技术提升是有帮助的。所以我们要积极地看待,一方面积极寻找合作伙伴,进行国产化替代;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在产业链上做好布局,才能减少去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对有志创业的人来说,这可能是接下来非常好的一个机会。

余进:中国不仅是全世界的制造基地,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因此如果下游市场够大,会牵动整个产业链上游的发展,推动产业链的国产化替代。此外,你刚刚提到了一直被欧美国家“卡脖子”的半导体领域,这点我也深有感触。先进制造领域是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的,是科技、市场与投资相结合的产物,其发展离不开各方的协同努力。IDG资本在2003年起开始布局全球半导体行业,至今已有17年,所以在这个领域持续投入,是需要耐心和决心的。

刚刚彭总介绍了疫情影响下的智能出行领域。其实很多行业应用正在借助5G、大数据等“新基建”的力量为抗击疫情和后疫情时代做出贡献,比如面对各种货品和抗疫物资的输送,自动化不仅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人员感染的风险。极智嘉(Geek+)是一家专注在物流领域的AI机器人公司。我想请Greek+的郑总来分享一下物流行业智能化的创新场景?

郑勇:不难发现,现在无论是618或者双11,大家都能够很顺利地拿到自己购买的商品,这背后其实有大量的自动化技术做支撑。

极智嘉做的机器人解决方案,我们称之为柔性的自动化的解决方案,能帮助企业人工成本,并能很好地应对市场变化。

而5G技术的发展,能让机器人对于边缘端的依赖更少,依靠5G的大带宽通信能力,可以把大量现场数据存到后端,在后端去做计算、判断、决策。

通常,在仓库中负责搬运的机器人是几十台、几百台同时运作,机器人之间包括跟云端之间存在大量通信,5G对于通信的实时性提高也让整个系统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余进:今天我们这里的一位嘉宾正在做着与马斯克的SpaceX类似的创新。请蓝箭航天的CEO张昌武跟大家分享一下,在地球之外的太空地域,我们对新基建可以作何诠释?以及如何在其中找到创新机遇?

张昌武:其实在过去几年,中国在民营航天、商业航天的领域发展步伐很快,出现了一批研制火箭、卫星应用的企业,蓝箭航天也是其中一家。

5G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带宽问题,但针对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有新的追求:要在完整性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建立一个立足于全球的覆盖性网络,而卫星则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具体而言,要不断提高运载火箭的可靠性,降低成本,提升发射频次,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快速把低轨卫星互联网系统组建起来。作为太空基础设施,低轨的卫星互联网系统在未来会通过跟地面系统融合,*化实现我们在连接、互联、通信上的全球一体化,让应用场景从量变到质变。

余进:继续去全球化的话题。作为一个经历过全球供应链问题的过来人,请湖北新蓝天新材料的CEO邹泓分享一下自主创新的经验。

邹泓:新蓝天新材料是最早将硅材料工业化的企业。硅被认定为是最有机会取代石油化工,成为未来新能源的一种重要部署。

面对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所面临的产业供应链阻断、国际间封锁限制、互不信任的特点,我们新蓝天新材料从1999年刚开始发展时就碰到了这种情况。实际上,硅产业在中国虽然只有短短30多年的历史,我们通过对基础技术的整合和研究,已经打通了整个硅产业链,在自循环上形成了一套体系。

目前国内民营企业已逐步取代国外的有机硅公司,后者退出的时候留下大批有机硅的应用人才,填补了前者在新应用领域的一些空白。

对企业来说,在担忧去全球化问题的同时,也需要考虑更加积极地进入全球市场。

余进:你刚才提到非常重要的概念,一个产业链的打通、产业的创新很难靠一家企业去承载,需要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态。因此,后疫情时代,如何打造开放式创新的生态?

邹泓:目前在硅产业链,我们是通过和各个企业形成一个互动、交互的模式,以此达到在产业链效率上的不同程度的提高。

目前来说,在我们这个行业的产业链只能通过并购或者收购的方式,形成产业链互补。实际上,实体经济互联网产业化仍然处于摸索阶段。产业互联网谈了这么多年,始终没能真正落地。

在数字化趋势下,线上企业和线下企业走向融合,产业互联网就是线上线下融合的产物。

对于如何做好产业互联网,首先,一定不能用消费互联网的思维去构建,因为消费互联网思维是要去颠覆(原有格局)的,组织架构是扁平的,但产业互联网已经形成了共融的体系。其次,做产业互联网的企业必须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效率,目前来说,传统企业的产业链、供应链虽然已经融合得很好,但效率上肯定没有目前互联网的效率高。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