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深创投左丁:数字时代我们投什么

会上,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左丁以《数字时代的投资机遇》为主题进行了一场分享
2020-08-12 18:11 · 投资界  yorke   
   

2020年8月12-13日,由清科集团、投资界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在上海隆重举行。现场汇集国内知名FOFs、政府引导基金、主权财富基金、家族基金、保险机构、银行资本、VC/PE机构、上市公司等150+LP和万亿级可投资本,共探新经济下的股权投资之路。

会上,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左丁以《数字时代的投资机遇》为主题进行了一场分享。投资界整理精彩观点如下

1、市场上本身是有资金的,但行业仍然会出现募资难的一个很大原因是大家都在自己做投资,资金就被分散了。分散后资金规模都上不去,难以发挥专业化投资、规模化投资的效果

2、在数字产业投资中,你发现的早,投资的回报率就高;投的金额足够大,回报的金额就足够大。

3、在外部“限供”以及内部“自主可控”驱动下,我们认为半导体设计、制造和封测行业的国内厂商能借机发展壮大,基础软件国内供应商有望快速的构建自己的生态

4、在互联网发展浪潮中催生的大数据、AI、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将有望进一步赋能传统行业,迎来一波B端用户红利,电信、政府、银行、制造业和交通等行业的数字化应用较为领先。

深创投左丁:数字时代我们投什么

以下为主题分享实录:

与会的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正东的邀请,让我有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和分享我们的投资理念。今年是清科成立20周年,向清科表示祝贺。深创投今年是21周年,两家基本算是同龄人,都一直深深扎根于这个行业,服务这个行业。

刚刚正东有一个观点,我想继续延伸一下:近几年行业内募资确实很难,比前几年更困难。除了大环境的原因,我觉得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大家都在自己做投资,银行也好,信托也好,央企也好,地方平台也好……大家都在做投资,这个资金实际上被分散了,分散以后募资就更难了。市场上本身是有资金的,但分散后大家的资金规模就都上不去了,难以发挥专业化投资、规模化投资的效果

数字经济对全球经济支撑愈发明显,必将带来很多投资机会

我先给大家分享的是深创投在数字经济时代里的一些投资观点和理念。目前我们还处于疫情期间,疫情将很多数字产业的应用场景展现在我们普通人的面前。以广州为例,我们原本认为有很多外籍人士生活在广州,疫情爆发以后,大家都对外籍人士的具体数量进行猜测,有些人很担心输入性的病例。在这种背景下,数字产业就产生了巨大作用,精准地把广州生活的外籍人士数据统计出来,其实只有八万多人,大家就没有那么恐慌了。这充分证明在数字时代,通过数据,通过技术,能把我们社会的一些基础数据精准地统计输出,供我们的行政管理部门掌握,方便他们更好地进行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

当然这里可能涉及到数据管理的规范性、隐私安全等其他问题,在我们今天这个主题下暂不讨论。数据智能可以让我们知道疫情在哪,我们的物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些能为我们的决策提供最有效的支持。数字实际上就在我们身边,遍布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在我们的每个动态里,每个时刻里,数字世界已与物理世界充分融合。

接下来我想汇报的是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数字化应用的问题。在现今这样一个数字时代,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庞大的数字产业。2018年,美国、德国和英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在GDP中的比重超过了50%。而国内,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IOT等新兴数字技术的落地实现和规模化应用,数字经济增长快速,从2015年到2019年,平均每年的增速在15%左右。2019年我们国内的数字经济的规模已经超过35万亿,占GDP的比重超过35%,这展现出的数字经济前景还是很喜人的。

特别在当前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对整个经济拉动的突出作用又表现出来。美国、德国和英国这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数字经济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超过了70%,特别是美国已经达到91.8%。我们国内数字经济的GDP增长贡献率也超过了60%。数字经济对整个世界各个经济体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

再看看这个产业发展的机遇,在庞大的数据经济里面,全球网络终端已经超过了100亿个,年速增长在20%左右;大数据的数据量已经超过了40ZB,每年增速是40%左右。数据已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资料,围绕着数据的采集,数据的传输,数据的存储,以及数据的应用等,数据产业在快速的变革和创新。

在我们国家今年年初新基建的规划中,5G、AI、云计算等都属于新一代的数据化基础设施,光伏、新能源、高铁、轨道交通等其他领域中都涉及到了广泛的数字化应用,如智能调度、工控网络安全等方面将获得广泛的应用场景。所以说国内的数字产业的创新,必将为我们带来很多的投资机会。

数字经济上中下游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我再具体分享一下我们对数字经济上中下游的研究和判断。我们把数字经济分为上、中、下游。上游就是基础软硬件,包括CPU、内存、传感器等等各种芯片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各种基础软件;中游就是软硬件构成的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这个主要是数字的基础设施;下游是各种应用的场景。

上游的基础软硬件是整个产业的基石。目前我们国内的基础软硬件还是以国外进口的为主。2019年全国的进口芯片总价超过三千亿美元,成为最大额的进口商品,已经超过了原油。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基础软件的进口比例也达到了90%、70%和60%,即一半以上是需要进口的,采购金额大概在三百亿人民币左右。

在外部“限供”以及内部“自主可控”驱动下,我们认为半导体设计、制造和封测行业的国内厂商能借机发展壮大,基础软件国内供应商有望快速的构建自己的生态。特别是半导体行业,目前我们国内虽是全球芯片最大的应用市场,但我们的自给率不超过15%,随着国内物联网、人工智能和5G等庞大应用市场需求的释放,外部的限供断供这种现象以及国内相关政策的支持,会把外部的压力转化为动力,内部的自给率有望快速的提升。

预计今年国内投产的半导体晶圆厂数量会占到全球新投产的1/3以上,这个前景还是很喜人的。除了半导体的设计、制造和封测以外,还有封装的半导体材料也有快速的发展,国内供给率不足的现象,我们相信会逐渐改善,行业将会迎来一波难得的发展机会。

接着说一下中游市场,我们认为产业中游是要打造有韧性的数字基础设施,既要有效地管理和使用通信、存储和计算等资源,支撑各类数字应用,又要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在通信、存储和计算等资源管理方面,云化管理是行业发展趋势,能实现对外按需提供服务,同时还能够满足弹性的扩容、抗损接替等运维要求。

根据公开数据报道,我们国内的上云率统计下来只有40%左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由于客户习惯的不同,国内传统行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还将采用私有化的方式部署IT系统,目前这个市场还是以私有云占主导地位。但未来几年公有云的增速将超过30%,会高于私有云的增速。预计到明年国内整个云计算市场规模能达到1500亿左右。所以这个市场规模足够大,大家的机会还会有。

随着国内数字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数据基础设施也暴露出一些安全问题,但是我们国内的相关部门也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比如2017年6月我国实施了网络安全法,从法律层面明确了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2019年12月我国颁布实施了《网络安全等保2.0》,在传统网络安全基础上,将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工业控制、大数据等所有新技术纳入了监管。所以未来随着行业的发展,各种管理制度措施会越来越完善。

再说一下行业下游的情况,主要是各类数字化的应用,推动了各个传统行业向数字化转型。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现在的互联网发展,我们经历了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两个阶段,现在我们每天关注最多的就是手机,终端的变化,实际上背后还有很多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我们已经体会到了数字应用给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现在如果我们到国外,少了自己惯用的这些app,大家可能会觉得处处不方便,这一点上我们国内已经远远走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前端了。

促进生活便利化的消费互联网已经成就了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企业,包括BATJ这些互联网的巨头。随着国内网民规模增速的趋缓,互联网C端的红利将渐渐消失。但在互联网发展浪潮中催生的大数据、AI、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将有望进一步赋能传统行业,迎来一波B端用户红利,电信、政府、银行、制造业和交通等行业的数字化应用较为领先,其中,电信行业的数字化应用规模已超过千亿元。

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ERP、OA、CRM基础上构建大数据中台提升企业自身运营能力。原来我们办公都是纸签,现在很多企业都在OA上走,但是走的速度和里面数据的挖掘很多企业做得远远不够,在这些数据后面还有很多的价值。二是基于大数据、AI和区块链等技术,进一步促进企业间“横向资源共享”和“纵向业务协作”,提升产业整体运作效能

“横向资源共享”主要是指同类企业在数据隐私保护的前提下,打破“数据孤岛”,共享数据,充分挖掘数据价值,例如,多家金融机构可联合开展大数据风控、多家医院可联合使用医疗数据训练AI模型等。“纵向业务协作”主要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业务协同,例如,根据产业链生产任务和各企业具体生产情况,实现任务、人力、设备等的合理规划和调配。这主要是通过数据的挖掘实现效能的增加和资源的节约。

数字产业投资,深创投是如何做的?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深创投在数字产业挖掘和投资方面的一些情况。自1999年成立的21年来,我们一共投资了超过350个与数字产业相关的案例,累计在这个领域的投资超过120亿元人民币,所投的很多企业已经上市了,给我们带来非常丰厚的回报,至少在十倍到几十倍之间,也有个别上百倍的回报。

在这个行业里我的体会就是:你发现的早,投资的回报率就高。投的金额足够大,回报的金额就足够大。这个行业我们认为还有很大的挖掘机会和发现伟大企业的投资机会,值得大家持续关注。

我们的做法是这样的:

投前通过“行业扫描+区域对接的方式挖掘项目。行业研究员分赛道全景扫描,分析行业发展驱动力、未来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识别出具有潜在投资价值的标的;区域投资经理与所在地投资标的接触,了解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及融资需求,尝试对接深创投平台资源,开展投前服务工作,“锁定”有价值投资标的。

投资中借助“内部研究+外部咨询的方式判断项目。在集团内部,充分参考专业投资委员、行业研究员的评价意见,同时基于公司的知识共享平台,了解已投相关企业以及上下游企业发展情况,画好行业坐标,定好标的位置;此外,通过集团外聘专家、第三方专家库等资源,交叉确认行业规模、市场占有率等相关数据,了解标的行业地位,为投资决策提供支撑。

投后采用“共性+个性的方式服务项目,促进被投企业发展。这也是我们深创投的一个巨大优势,就是经过多年的积累,我们有非常强的投后管理和服务力量,能够整合丰富的资源做好被投企业的服务。共性服务,比如组织专题研讨、行业闭门会、企业家培训、大咖分享等,提升被投企业的管理,搭建被投企业之间的互动交流。

还有很多个性服务,针对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比如对初创期的企业家能力培训、成长期的市场资源对接、成熟期的资本运作等,比如协助找银行、找下一轮融资;选聘合适的财务顾问、优质上市服务中介机构;招聘高级管理人才、稀缺技术人才;提供战略战术指导等等。这就是我们做的一些投后服务。我们将自己放在陪伴企业成长的位置,每时每刻发现企业的需求,指导它每一步必须要做的事,尽可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

以上是我的分享,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yorke,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008/458502.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