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罗辑思维IPO:罗振宇身价将超45亿,还能讲出资本好故事吗?

知识付费赛道得到了一级市场的认可,二级市场的股民们是否愿意买单,恐怕还需要交给时间。
2020-10-10 15:22 · 微信公众号:节点财经  节点财经   
   

以“做时间的朋友”为题的2019-2020跨年演讲中,罗振宇说:“容易赚的钱肯定是没了,往后大家都得做更辛苦的事。”

9月25日晚间,深交所官网披露,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维造物”)正式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在创业板挂牌上市。

招股书显示,思维造物本次计划发行不超过1000万股股票,募集资金为10.37亿元。照此计算,完成该笔募资后,思维造物估值约为40亿元。据统计,创业板注册制实施*个月,创业板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265.85%。IPO之前,罗振宇持股估值17.29亿,若以上市首日平均涨幅计算,则其身家为45.99亿。

从2014年创办思维造物,至今不过6年。根据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思维造物在三年中实现营收共19.22亿。凭借知识付费,罗振宇年营收6.4亿,时间给予了这位曾经的央视名嘴巨额财富。

不过,正如他说的,“往后要做更辛苦的事”。

根据招股书显示,思维造物旗下的得到App用户增长连续三年放缓,且付费意愿也一再降低。去年,营收下降后,为了让招股书“看上去很美”,思维造物大力缩减成本,使得净利润反而攀升。

过去几年,造物思维的净利润在行业中偏低,且有持续下降的风险。作为拟上市企业,并非是一个稳定增长的投资标的。知识付费的风口浪尖,让罗振宇鱼跃龙门,这场知识付费的东风还能吹多久?在碰触到行业天花板后,罗振宇还有哪些逻辑?

/01/

罗振宇的发力和乏力

罗振宇曾在演讲时说,《罗辑思维》不是粉丝经济,粉丝经济的本质是你一人在台上,一堆人在台下觉得"你牛",都很崇拜你,然后买你的账。而罗振宇定位书童,是知识的搬运工。但很显然,罗振宇正是凭借粉丝经济,抓住了知识付费的红利,罗振宇成为中国最火的知识网红之一。

2012年12月21日,*期《罗辑思维》视频上线,内容大多是罗振宇分享个人读书所得,同时,同名微信公众账号也开通运营,账号每天推送一段罗振宇本人的60秒语音,内容以其生活感悟为主。比如,拒绝逃离北上广、见识决定命运、治不好的地域歧视、为泡妞之成功而读书等话题。有数据显示,凭借60秒语音,《罗辑思维》早期就坐拥600万粉丝。截至2020年3月,关注用户超过1200万人。

图片来源:招股书

4年后,得到APP上线,不再留恋社群和电商,罗辑思维演变成平台的引流端,罗振宇在个人品牌之外,推出了薛兆丰、武志红等大咖的收费课程。

招股书显示,思维造物目前业务主要分为线上、线下。线上业务为“得到App”和“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线下业务则包括“得到大学”、“跨年演讲”等活动。

可以说,知识付费的风口造就了罗振宇和思维造物,但与此同时,伴随着风力转弱,思维造物的增速开始放缓。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9年,思维造物主要产品得到App的累计激活用户量分别为1357万、2586万、3475万,累计付费用户数分别为279万、444万、535万,增速出现放缓。

与此同时,付费用户的ARPPU值(每付费用户平均收益)也从去年的231.93元,降至今年一季度的134.89元。

与此同时,思维造物的营收也出现波动。报告期内,思维造物营收分别为5.56亿、7.38亿、6.28亿人民币。2018年,收入同比增长32.64%,2019年收入同比下降14.91%。

艾媒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中国知识付费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2019年中国知识付费行业用户规模达3.6亿人,行业市场规模达278.0亿元。不过,知识付费一直有复购率低的命门,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8年中国在线知识付费产品平均复购率仅为30%。这可能是思维造物营收不稳定,以及ARPPU(每付费用户平均收益)下降的关键原因。

/02/

罗辑思维还有哪些“逻辑”

图片来源: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思维造物的营收主要来自于三大渠道。线上通过“得到”App、“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用户提供课程、听书及电子书等产品,2017-2019年,营收分别为3.2亿、5亿、4.1亿。20201-3月,营收为1.05亿。

线下业务通过“得到大学”、“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等形式,提供通识教育及技能培训服务,2017-2019年,营收分别为0.6亿、0.7亿、1亿。20201-3月,营收为0.65亿。

数据来源:招股书,节点投研所

电商业务作为知识服务的配套业务,主要销售实体图书、“得到阅读器”和周边,2017-2019年,营收分别为1.5亿、1亿、0.8亿。20201-3月,营收为0.19亿。

在三个营收主要来源中,线上业务占比最重,不过,2019年,线上业务同比下降18.75%。与此同时,电商业务三年营收连续下降。

图片来源:招股书

一、具体看线上业务:

1.课程产品销售方面,2017-2019年,每讲平均单价连续三年上升,由0.54万升至1.08万。但GMV却从3.54亿下降至3.43亿。

图片来源:招股书

2. 听书产品方面,数据全面下滑。其中单本听书销售,由2017年的547.80万,下滑至2019年的131.95万。今年前三个月为15.45万。

图片来源:招股书

3.电子书产品方面,同样不容乐观。无论是单本GMV还是销售数量,在均价下滑的情况下,销量也在下滑。今年前三月,单本GMV仅为174.26万元,按照这样的销量看,今年4个季度相加,超过1千万或许难以实现。

二、具体看电商业务,科目包含得到阅读器、实体图书、电商代销和其他。

2017-2019年,实体图书销售量分别为1.20亿、0.69亿、0.52亿。2020年1-3月,销量为709.03万元。下滑较为明显。

再看电商代销,2017-2019年销量分别为2276.99万、1769.46万元、863.64万元,2020年1-3月为133.55万元。下滑同样显著。

三、具体看线下业务,这是思维造物*呈现微弱上涨势态的业务板块。

2018 年、2019 年和 2020 年*季度,“得到大学”共举办 6 学期课程。“得到大学”学费呈现上升趋势,招生人数虽然放缓,但仍呈现较为平稳的状态。

相较而言,跨年演讲业务出现亮点。2016-2019年销售流水分别为855.263万元、934.29万元、957.69万元、1282.43万元。同时销售人数为5769、5922、5781、7838人。

从业务的整体看,线上、电商两个营收重要板块全线下滑,只有罗振宇IP极为浓郁的跨年演讲实现增长。思维造物对罗振宇仍有一定依赖性,未来业绩稳定性受到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在公司营收水平下降的同时,净利润反而迎来显著攀升,相较2018年的4764万元同比上涨141%至1.15亿元。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关键因素,*个原因是对成本的控制。招股书显示,2019年,思维造物的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7%至3.5亿元,其中大幅缩减的就是销售成本,同比去年节省了6000多万元。也就是说,未来,如果成本无法持续的缩减,净利润降幅势必将更大。

第二个原因是投资收益。2019年4月公司子公司酷得少年(天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引入外部投资者——著名投资人张泉灵。思维造物持股比例降至45.54%,确认处置投资收益6740.41万元。酷得少年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少儿辅导软件“少年得到”,上线于2018年4月。官方披露,上线未满两年,其用户规模已达200多万,各终端总月活近100万。2019年,酷得少年并未盈利,当年亏损约4千万。

不过,酷得少年上线仅一年便剥离上市主体,思维逻辑不仅不需要承担4千万的亏损,还通过投资赚了6700万,并在当年做高了账面利润。

/03/

个人IP变现如何破局低天花板?

在招股书中,造物思维将自己定义为“终身教育”,并与创业黑马、中公教育相比。而事实上,创业黑马以创业者为受众,中公教育则定位公务员。但思维造物的人群似乎难以细分定位。越是不清晰的用户定位,反而加大了未来营收的不确定性。

第六季《奇葩说》中,在最初的选导师环节,只有8人选择了罗振宇。但另一位导师嘉宾薛兆丰则不同,他是经济学讲师,有真正的专家站位。不仅颇受《奇葩说》观众喜爱,还拥有超高吸金能力。据招股书披露,2018年,薛兆丰为思维造物的第五大供应商,对其的采购金额为1320.63万元。同年,思维造物扣非净利润则为3280.95万元。也就是说,2018年,薛兆丰自己赚的钱相当于公司的三分之一。

勤奋的罗振宇,为企业打广告辛苦跑去做综艺,敬业精神还是值得赞赏,但思维造物如果沦为纯粹的内容渠道方,一旦薛兆丰等知识大V们走向别的平台,罗振宇“得到”平台内容持续输出性或将受到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据天眼查,早在2017年思维造物D轮融资时,外界曾给出了80亿的估值,如今却直接腰斩。去年10月,思维造物曾宣布进军科创板,此次冲击IPO则转为创业板。

业内,知识服务的平台不少。最知名的就是樊登读书和巴九灵(吴晓波频道)。去年,吴晓波也曾试图冲刺A股。2019年3月,全通教育宣布拟15亿元收购巴九灵96%股权。但这次的重组并未成功。吴晓波曲线上市计划破灭。

今年6月11日,浙江证监局公示了杭州巴九灵的辅导备案文件。文件显示,巴九灵已开始接受上市辅导。

巴九灵是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的运营主体公司。除了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杭州巴九灵旗下还有“巴九灵新媒体”、“大头投融会”、“美好的店”等48个已注册的商标,公司还运营着思想食堂订阅号等5个微信公众订阅号和“吴晓波会员中心”的服务号。

不同于罗振宇的“终身教育”,吴晓波的资本定位由去年的“新型文化教育企业,变成了“知识产品服务提供商”。

罗振宇和吴晓波都是当红的IP,不同的是,罗振宇有平台做渠道商,但吴晓波较为依赖个人IP和媒体属性。相同的赛道,不同的站位,共同的挑战:”用户的持续买单,持续给到用户满足感。”

为了解决“持续满足感”能看得出罗振宇和吴晓波们做了不少努力,罗振宇选择渠道化,请各路大V加盟,吴晓波从个人IP吸引用户流量,转向并泛财经知识传播、企投家学院等业务板块。这些调整转变能提供持续的满足吗?显然,目前不好下定论。

知识付费的赛道入门门槛不高,挑战在于挖掘用户的长尾需求,并持续满足。同时,竞争也在加剧。业内除了这两家,还有樊登读书会、混沌大学、在行、喜马拉雅、知乎等众多玩家。谁是*股,显然更具备先发优势。虽然,知识付费赛道得到了一级市场的认可,二级市场的股民们是否愿意买单,恐怕还需要交给时间。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节点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