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真人版《我和我的家乡》 高科技新理念为乡村注入新活力

2020-12-16 09:28 · 互联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孟佩佩)挂断和专家远程会诊的视频连线,放下平板电脑,拿起写得满满的笔记,69岁的村医徐志木喜笑颜开,直呼“涨知识了,专家就是专家”。坐在他身边的病人陈连福调侃说:“徐医生,你变‘神医’啦!”

最近,经纶世纪医疗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为徐志木带来了新“助手”——AI全科医生机器人,让这位驻扎在浙江建德市乾潭镇幸福村已10年的村医,瞬间“火了”:行医大半辈子,*次不断有外村村民慕名前来看病。

坐落在富春江畔的幸福村迎来了“改造时刻”。在早前由浙江道生公益基金会发起的“Diamond-Day社会创业公益扶持计划”面试中,经纶世纪AI赋能乡村医生、古村之友“爱乡宝”、大西洲R3造境、朗力养老适老化改造、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成功入选。11月15日,他们走进幸福村,针对乡村真实需求开启了为期21天的幸福创变实验。

科技入村 首先要看到乡村真实需求

在幸福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412位,占全村总人口的22.76%,80岁以上老年人有60多位。而中国90%的优质医疗资源分布在不到10%人口居住的城市。

“村医务室来了新的机器人,可以远程看全科病症”。慢慢地,来医务室“围观”和体验机器人服务的村民多了起来,经纶世纪副总经理刘忠萍对记者说:“以前我们一直想着能够提供什么产品服务,这次我们深刻体会到,科技要抓住老百姓的心,也要有温度、要接地气,要发掘乡村真正的需求。”

在义诊过程中,新的需求不断浮现。他们发现,因为缺乏规范化管理意识,村医务室并没有建立诊疗电子档案。查不到既往就诊记录,给徐志木增加了大量工作。借着义诊,刘忠萍带着团队用了三四天时间重新记录和整理了村民健康电子档案,按照常见病进行分类汇总,小小医务室也开启了“现代化医疗体系”。

在AI全科医生机器人帮助下,徐志木的诊断能力和工作效率也在提升,中医就诊率提高了25%。借助经纶世纪背后强大的专家库,每周一和周五,他还能为村里久治不愈的老人开启远程专家会诊。

徐志木高兴地说:“以前我看不了的病,患者都需要去镇上、市里的医院就医,一次看病要花费一整天时间,现在好啦,足不出户就能跟专家连线。”

义诊现场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国家级专家看病,这在过去几乎是天方夜谭。目前经纶世纪全科医生机器人已在安徽、湖南、湖北、 贵州、山西、河南、广西等7省开展部署,近10万名医生和300万家庭入网。经纶世纪智能医疗系统还获得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全国通报表彰,入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智库“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成果:中国样本”。

创办经纶世纪,是美国硅谷归国博士许静静的第二次创业。她希望机器学习的技术,不断优化基于医学规则的专家系统,真正实现数据和医学智能、医学服务的闭环,让乡村不再为看病发愁。

乡村养老难题怎么破

尽管幸福村的医疗现代化体系建设刚刚起步,但通过多年的美丽乡村建设,村里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和环境保护等已初见成效,“绿水人家绕城郭、黄发垂髫怡然乐”的富庶景象正逐步展现。

每天清晨,村里的老人都会从四面八方聚到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谈谈天、打打牌,午餐和晚餐在老年食堂花3元就能一并解决。作为一个“长寿村”,幸福村十分重视“敬老爱老”,每年重阳节是村里最隆重的节日。这一次,朗力养老适老化改造项目和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项目的到来,让关爱老年人的事业有了新发展。

进驻幸福村后,朗力养老创始人刘英和团队看到了问题: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设施设备陈旧,功能设置、专业照顾等方面条件较差。参与国家适老化改造标准制定的他们提出了专业改造意见,不仅要对餐厅、活动室及外部环境进行硬件改造升级,还要将适老化概念、老年人日常照料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形成海报贴墙宣传。

朗力养老适老化改造前后对比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近些年,适老化改造不仅是一些大城市的需要,也在试图沉入乡村。据建德民政局有关负责人透露,建德乡村适老化改造低保户每家国家将补贴8000元,幸福村和朗力合作打样,未来市场前景可观。

在服务中心附近的幸福书屋,通过十方缘“爱与陪伴”技术培训的村民志愿者们穿上红色工作服,和村里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聚在了一起,听老人们讲述幸福故事,完成了一次孝道文化传承活动。据幸福村新村民、幸福书院王美懿透露,这里将成为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心灵呵护工作委员会乡村孝文化传承实践基地。

十方缘“爱与陪伴”十大技术之祥和注视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道生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树声认为,当人们把更多关注目光投向下一代教育时,老人身心健康和居家养老问题也需要被高度关注。目前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尤其在农村更加突出,这也是乡村振兴高质量接续的重点工作。

幸福村党委书记徐益民期待着,改造服务中心的项目能够成为县里的示范点,本村的心灵呵护志愿者能够持续坚持服务下去,“如果有老人的家庭能够学习这次改造,将自家房子主动改造得让老人更加舒适,同时更加关注老人的心理健康,乡村养老将有更明显的成效”。

在地力量如何可持续接续

远山环绕的幸福村里,不仅拥有垂钓水库、绣球花海,还建成了葡萄园、桑椹园、杨梅园、梨园等果园,旅游资源丰富。可在幸福村文化员周淳建看来,“3年前就是这个样子的幸福村已经进入了休眠期”。如何激活沉睡的乡村资源,让文化建设和产业建设可持续发展下去,是他们一直头疼的问题。

前几年,为了引进新项目,幸福村特派员林立和徐益民力排众议,在村里建造了一批集装箱。这一次,大西洲R3造境项目的到来,这批集装箱将被赋予虚拟现实数字技术,摇身变为“致敬生命馆”,人们戴上“头盔”,可以身临其境地去追溯人类生命长河。

村民体验VR技术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不仅如此,在大西洲R3造境项目负责人郑怡娟看来,拥有7个民族、109个姓氏、5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的幸福村,拥有着浓厚的、值得记录的村史文化。她们筹备着能够为幸福村打造一个特殊的“数字村史馆”。

站在未完工的“致敬生命馆”里,林立已经在畅想“开馆”的那一刻,“馆里怎么布置,怎样进行宣传,门票价格如何定……是我们筑得的金巢引来了金凤凰,未来一定能够下金蛋”。

在“爱乡宝”*平台为幸福村搭建了专属通道后,许多远在外地的乡贤涌入了平台,在他们的爱心捐款下,仅3天时间就为朗力适老化改造项目筹得45%的资金。这次科技下乡也让村里的干部看到了互联网科技的力量。

南京大学教育系博士生导师桑新民今年已经72岁,关注此次活动缘于关注自身养老的问题,他感慨道:“老人问题的解决代表社会的文明程度,这次改造实验是城市与乡村对话、科技和人文融合、公益和市场携手。”这也让桑新民看到了像他这样一批城市高知活力老人到绿水青山的乡村颐养天年的可能。

如何让这些高科技、新理念在传统乡村生根发芽并且结硕果?在道生资本创始合伙人齐力看来,乡村是下一个投资风口,乡村因“新能源+物联网+虚拟现实”不再落后,也会成为更多人生活幸福、工作向往的地方,“科技下乡不是简单的照搬和堆砌,需要更多柔性的、看不见的、温暖的力量,才能串联起更多优质的创新项目,促进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均衡发展。在落地乡村过程中在地团队的建设和运营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

面对诸多现实问题,徐益民坦言,受文化教育和专业程度限制,他们对于今后的运维仍“无从下手”。在他看来,新理念需要乡村吸引更多新村民的到来,带动乡村传统观念的现代化升级。他也希望广发英雄贴引凤入巢,如何吸引愿意做幸福村合伙人的新村民,就需要让乡村释放更大的产业发展机遇。但是这些能否实现,还需要时间去验证。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