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出至第三期,《姐姐妹妹的武馆》正式宣布实体店开业。
曾以“井喷”态势出现的经营类综艺节目的数量已经趋于平稳,即便是偶有涉及“经营”元素的综艺出现,其节目看点也更加多元和丰富了。而在“经营类”综艺背后,哪些店铺是实际经营并仍旧存续的,哪些又是特别为了综艺看点而设置的“快闪商铺”?
常规而言,从餐饮、民宿角度研发的经营类综艺更为常见。而这类综艺的节目拍摄地,多选择租用现实存在的餐厅或客栈实体,而在节目拍摄结束过后,或恢复原貌由原店家打理,或已经成为了原店铺的新“消费卖点”。但是,仍有不少经营类综艺背后的店铺,仅为“快闪店”,个中原因各有不同,但大都逃不开店铺的运营成本问题。
虽然,有许多经营类综艺拍摄结束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助推该店、甚至店铺所在地的“文旅经济”,实现了所谓的“综艺IP赋能文旅经济”的作用。但经营类综艺除了能够给大众带来“模拟人生”般的娱乐体验,成立具体的实体店铺似乎并不是重中之重。
也许正是因此,一些含有“经营”概念的综艺节目,往往还会有推动其筹拍的其他附加价值。
01、餐饮类经营综艺最“长寿”,小众店铺类靠“卖点”得关注
经营类真人秀虽然大都小众、爆款寥寥,但有其趣味点所在。观众们仿若看到了其他人体验平行世界的感觉本就新奇,然而,随着类似作品的泛滥,经营类综艺也在不断寻求新的变化及节目的独特之处。虽然,这一品类成型之初是从势头大好的“慢综艺”大类之中分化诞生而来,但是如今也已经有了更多的发展,多综艺元素混搭新节目的“套路”就被许多节目组用过。但也因这些节目的多元看点中,仍旧包含了“经营”元素,可以被归类为“经营类综艺”。
有相当一部分经营类综艺在播出之时就不温不火,自然也就没有了后续,但也不乏有所成绩的综艺再度拍摄,甚至成为了“综N代”中的典型代表。整体而言,餐饮类、民宿类两大方向的经营类综艺至今仍有后续“营业”,并且,以上两种综艺背后的实体店铺有不少都仍旧存续。
已经拍摄过四季的《中餐厅》,除第四季是移动式船舶外,前三季所租用的场地都仍旧营业。泰国象岛的“中餐厅”在节目结束后成为了旅游景点,曾经租用的法国和意大利的两间“中餐厅”也都恢复了原状,由原老板继续经营法国餐厅和意大利餐厅——经营陶尔米纳的“中餐厅”的原意大利老板还曾晒出过自己制作的“中国饺子”。
与众不同,第四季《中餐厅》却因为疫情的影响选择在国内的长江流域拍摄。巴东、三峡人家和宜昌……节目组的“中餐厅号”停靠的地方都兼具了美食、美景的吸引力。然而,因为天气和水域的原因,“中餐厅号”在节目过半之时必须下船。因此,嘉宾及节目组不得不临时调整方案,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中餐厅”最初想要抵达武汉的愿景。最终,嘉宾们决定去武汉“借”一间餐厅,再挂上中餐厅的牌匾实现再营业。紧接着,节目组也决定在赞助商的帮助下,为嘉宾们提供“替换方案”的便利。除在提供运输物资的情况下,将拿出“中餐厅号”的两万元营业额结余,再加上赞助商提供的八万元,为实现节目的“公益性”而添砖加瓦。
再这样的情况下,“中餐厅”店铺的营业额早已不再重要,而嘉宾和节目组克服困难,为着更有意义的事情所做的努力反而更具综艺看点了。
《亲爱的·客栈》*季的民宿店铺,以及《青春旅社》中经营的民宿,均在节目结束后继续经营,而曾经有明星们在那里开过民宿的痕迹依旧在,甚至成为了民宿卖点和游客们打卡前往的游览之处。
实体店的经营和综艺节目的拍摄并不相同,有综艺IP成型之后店铺成功经营的成功案例,就会有节目结束后就“撤摊子”的综艺作品。在众多从单一店铺出发而拍摄节目的创意中,刚刚完结不久的《踏上征途》以及《我想开个店》,则另辟蹊径将重点放在了“创业”上。把“星素结合”的元素叠加到有经营元素的“创业”节目中,,从节目中诞生的店铺类型多种多样。但由于是素人“创业”的助力,又适逢“后疫情时代”的特殊时期,其为创业人士加油打气的寓意更深远,至于具体店铺后续究竟能否存续,似乎就与节目组的因素关联不大了。
除餐饮类、民宿类等店铺对大众而言,更易产生代入感。无论是出行还是旅游,吃和住是每个人都可以关注的日常。但随着各品类综艺角逐的加剧,经营类综艺的“变身”也悄然发生了。有的节目从原本的“慢生活”变身为了职场综艺,在非经营的维度上创造了更多的话题;也有的综艺早在创作之初就衡量了创作层面上的独特选材,意图从题材角度新颖的层面上,与其他“竞品”搏一搏。于是,打着“国潮”概念并开了实体店的《潮流合伙人》、把花店开到了佛罗伦萨的《小姐姐的花店》,以及邀请阿尔茨海默症老人参与其中的《忘不了餐厅》等综艺出现在了市场中。
02、“快闪店”是常态,长期运营店铺成本限制实体店存续
“如果(录制完毕节目)就拆除就真的很可惜,但(想)长期运营确实有现实困难,这个地方的租金确实比较贵。”谢涤葵于在播综艺《姐姐妹妹的武馆》上线前的媒体见面会上,刚有记者提问过“店铺未来何去何从”的问题后,他就迅速拿过话筒向媒体抒发了节目组彼时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众所周知,由综艺衍生而出的实体店多为“快闪店”,其存在的意义在于为一档综艺的拍摄提供了基础条件。然而,真的能够大手笔搭建实体店铺并拍摄节目的节目组,大多希望出自自己之手的“店铺”未来能有个好的发展,而不是在节目拍摄过后就被拆除。但现实往往并不如人意,如今已经拍摄了两季的《潮流合伙人》,早在*季刚刚结束之时,车澈就表示节目组在日本东京租了一个月拍摄节目的实体店,将会在翻修之后继续存续。然而,历经了一个疫情,第二季的节目拍摄地已转回了国内成都,并开设了线上销售小程序,而*季节目中的实体店则再无消息。
值得一提的事,这档节目的独特之处不仅仅是其所取材的“潮牌店”,更是在节目拍摄过后仍旧持续经营的、由节目孵化而来Fourtry这国潮品牌——也可以算作是一档综艺节目在经营领域的“存续”。退一步讲,这或许也可归类为仍旧存续经营的经营类综艺背后的“店铺”吧!
与之类似,《姐姐妹妹的武馆》选题选材视角另辟蹊径,亦有国风、国潮的元素,然而,节目组实地打造、设计、装潢的实体店铺却当属节目制作成本中的一个“大头”,而后续高昂的租金、运营成本及收益难题……则纷纷成为了这档综艺背后实体店的发展阻拦。“其实,也想跟(平台)多聊一下,就是可以成为第二季继续拍摄的场地;要么也可以有另外的节目/作品,也可以用这个场景(再创作)……或者,可以想个什么办法可以和别人联合经营。”谢涤葵说起倾注了自己心血的这间“武馆”,其拳拳之心、殷殷之情展露无遗。然而,并不是每一档“经营类综艺”都是爆款,也不是每一个娱乐产品都可以有效助力文旅经济的发展。
经营类综艺倘若制作成功,有不失成为一条“一鱼多吃”的肥美的大鱼的潜力。除经营类综艺本身自带的娱乐属性;以及这类综艺多从节目立意出发,或带动创业、热爱生活,或聚焦社会话题、职场规则等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有价值的看点;还有甚者能够在自成IP之后与文旅产业再做结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拉动“文旅经济”……而这,似乎也解释了为何餐饮类、民宿类等与文旅相关的店铺更容易存续。
让综艺不仅仅是一档综艺,需要从节目的前期策划就有所筹谋。倘若想让节目结束之后的店铺得以存续、经营,须得在节目策划之初就将店铺的实际运营情况和店铺成本等问题考虑其中,而不是走一步看一步。不得不提的事,有些经营类节目中的店铺周转、经营水准就已然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毫无规划性了。那么,这样的店铺在节目拍摄过后,再失去了明星光环的情况下,终归是走不远的。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娱乐独角兽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