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在扶贫路上,总有一些信念代代相传,总有一些种子生生不息。
3月4日,扶贫主题电影《我的第二故乡》上线,以真实扶贫事迹为原型,交出了一份来自祖国各个地方的脱贫答卷。
其中,单元故事《传承》讲述的正是招行在云南22年定点扶贫路上发生的真实故事。1999年,招商银行来到彩云之南播下爱心的种子,通过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文化扶贫等措施帮扶云南武定、永仁县两县;20余年后,永仁县、武定县先后脱贫摘帽,而扶贫精神的种子在这里传承和发芽。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你要是能让这些不上学的孩子都来上学,你就可以不上学。”《传承》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99年的云南永仁县,少年山子向父亲表达了自己不想上学的想法,时任扶贫干部的父亲跟他定下协议。
为了达成自己“不上学”的愿望,山子一个个找到了那些辍学在家的孩子们,通过种种办法,终于和他们打成一片,然后才知道,原来他们并不是不愿上学,而是家中没有钱交学费。为了帮助这些辍学的孩子们,山子与父亲签下了“借条”,以承诺自己会打工赚钱来为代价,换取了几个孩子重新回到课堂。
“读书不一定能让你富有,但它可以给你更多选择,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人。你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是偿还了这笔债务。”最终山子发现,父亲和他的“欠条”只是一个玩笑,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回到了课堂上。
转眼间山子长大成人,一个尘封多年的秘密慢慢被揭晓,当年他不想上学是因为亲生父亲在送他上学的途中出车祸去世了,是招商银行*批扶贫干部臧云收养他,作为养父他将正义和奉献种到了山子的心中,长大后的山子传承了父亲的使命,成为招商银行第十八批扶贫干部,选择将青春和汗水付诸于偏远的山村。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传承》讲述的这个故事,改编自招行定点扶贫路上的真实故事。
1999年4月12日,招商银行*批扶贫干部臧金贵(父亲原型)告别深圳,踏上了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这块贫瘠的土地担任永仁县副县长。他对身边的人说,“我不是来这里镀金的,是实实在地想为贫困人民办事情,我相信自己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来到这里我无怨无悔。”
在永仁工作期间,臧金贵走访了该县65个村所,足迹遍布106个村寨,访问180余户贫困之家。在田间地头,在村寨窝铺,臧金贵践行着自己的扶贫承诺。在这个过程中,臧金贵与父母双亡、辍学务农的山吉文(山子原型)、山吉武两兄弟结下了父子情谊,两兄弟的命运也从这一刻起被改写。
后来,臧金贵因突发急性脑溢血,倒在了云南永仁县这片他倾注了无数汗水与热爱的土地上,享年49岁。一位扶贫英雄虽然倒下了,但他却用言传身教将扶贫精神的种子种在了山吉文以及无数人的心中。2015年,山吉文大学毕业后加入招行昆明分行,并继承臧金贵遗志,主动申请回到家乡永仁县继续父辈的扶贫事业,用实际行动回报家乡和社会。
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云南省永仁县直苴招银希望小学是臧金贵人生的终点,也是云南山区无数孩童人生的起点。
1999年至今,招商银行累计向定点扶贫县云南省武定、永仁两县派驻扶贫干部76名,投入扶贫资金近2.13亿元。
22年来,招行用扶贫先扶智、教育先行的理念建设了30所招银希望小学,其中武定县21所、永仁县9所,资助学生超过2万多人(次)。其中有2759名贫困学生被各大中专院校录取,圆了很多贫困地区学生的求学梦。
22年来,招行涌现了一代代“臧金贵式”的扶贫干部,以“真扶贫、扶真贫”为工作原则,以“实实在在,扎扎实实”为工作作风,在贫困山区传递着希望,也留下了一个个像臧金贵与山吉文这样的故事。比如武定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潘在华,也是受到“1+1”结对资助项目帮扶的万名贫困学生之一。15年前,潘在华还是武定县高桥镇一个贫困山区的苗族少年,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即将面临辍学,得知他的遭遇后,招行员工通过“1+1”结对帮扶项目资助了准备辍学的潘在华,让他得以继续留在学校读书,直至考上大学。毕业后,潘在华也选择了山吉文同样的传承之路,回到武定县扎根,对口负责联系招商银行驻当地扶贫干部。
22年来,招行不仅通过教育扶贫来拔除穷根、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还通过产业扶贫来扶贫立志、实现从输血到“造血”。通过开展“互联网+农业产业化”合作方式,招行在两个定点扶贫县实现了“农户+政府+企业+招行员工”的创新产业扶贫模式,让武定县的核桃和永仁县的石榴、板栗真正走出大山,为当地农户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
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招行对口帮扶的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于2019年4月退出贫困县序列,武定县也于2020年5月顺利脱贫摘帽。
在招商银行的帮扶下,永仁县和武定县已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但脱贫不脱钩,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招行还将继续支持两县各项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