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金融支持碳中和圆桌》环节,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视频致辞中提到,要动员各方资金支持经济可持续转型。人民银行联合相关部门不断完善绿色金融顶层设备。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主任、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共同主席、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等金融支持碳中和议题展开讨论。
央行行长易纲4月20日在开幕致辞时表示,人民银行还将通过商业银行的评级、存款、保险的费率、宏观形势评估等渠道,加大对绿色金融和看点的支持力度,促进跨境绿色资金流动。
马骏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表示,过去绿色金融大多集中用来支持大型绿色基础设施项目,比如轻轨、风能、光伏、污水处理、固废等项目,这些项目肉眼可见是“绿色”的,但还有很多产品和项目很难识别是不是真正“绿色”,需要非常复杂的标准界定、认证贴标、数据采集、监测系统等方面的工作。“未来需要大量运用数字科技工具,来对绿色产品进行界定、进行认证,然后持续跟踪,这样一来,绿色金融就能跟上。”
专家表示: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能打通循环永续场景的企业和公司值得重点关注。如面向最广泛商业场景的物流行业,每年数以亿万只一次性物流包装消耗的钢材、纸浆、木材、塑料等材料高达3000余万吨,其对环境的伤害和超高的温室气体排放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循环利用蕴含比较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以箱箱共用为例,作为一家专注于智能包装设计与制造,并提供运营服务和循环管理SaaS的全产业链物联网企业。基于英国标准协会编制的《PAS2050》碳足迹评价国际标准,2019年箱箱共用通过物流包装节省碳排放量10万吨,2020年为15万吨,预计到2030年达到15360万吨,以当前每辆汽车每年一万公里的碳排放量为2.7吨为参照,这相当于5689万辆汽车每年的碳排放量。
绿动资本董事长兼CEO白波这么评价箱箱共用: “长期以来市场一直有个误解,认为绿色不是一门好生意,箱箱共用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通过创新技术与与产业互联网结合,实现企业效益与环境效益正向联动,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产业碳中和路径。这也是箱箱共用的独特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