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今年不见年终奖

募资是开端,也影响着终局。已经有投资人开始担心,募不到钱,珍惜子弹的投资人还能否扣动扳机?
2025-01-26 14:58 · 投资界  杨继云   
   

临近岁末,一位投资经理自我年终总结:

看了300+个项目,参与3个现场尽调,最终上会1个,交割0.5个;2个曾经投过的项目拿到TS,但真正完成再融资的是0;退出0。

与之对应,年终奖金挂起了绿灯。

“今年年终奖,集体都只有1万。”奔波一线的投资人,对年终奖感到失望,转念又觉得在预期之中。但也有例外——达晨财智肖冰最近一次会上聊起,募资团队奖金丰厚。

年终奖,历来都是一级市场的微观缩影。得意与失意都尽在眼前,折射的是过去一年创投行业的浮浮沉沉。

募了150亿

团队拿到了丰厚奖金

不禁起了这一幕——

不久前的第二十四届股权投资年度论坛上,达晨财智执行合伙人、首席投资官肖冰坦言:“募资团队会拿到一个很大的奖金。”

言语背后,是达晨在梳理过去一年募投管退的种种表现时,发现募资上尤为突出——“过去一年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募资,新增加的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50亿”。眼前整个行业面临着募资难,这令团队内部感到意外,因而年终奖也更为丰厚。

几家欢喜几家愁,2024年创投圈在募资工作上的挑战有目共睹。

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VC/PE募资新募集基金数量和规模分别为3981只,1.44万亿元,同比下滑43.0%、20.8%——VC/PE拿钱依旧很难。分币种看,外币基金募资仍维持低位,全年共39只外币基金完成新一轮募集,募资规模约为559.12亿元人民币,同比降幅分别达到49.4%、48.6%。

若纵向对比来看,2021年创投行业迎来高点,当年的募资规模是2.2万亿元,2022年则是2.1万亿元。可见时移势易,光景不再。

募资,俨然当下最难跨越的山丘之一。细细梳理,过去一年似乎很少听到大额的募资喜讯,尽管对头部机构来说募资往往并不成问题,但眼下“无人谈募资”的市场氛围,也成为募资困局景象的一个切片。

犹记得两年前,募资难开始席卷一级市场,VC圈上演全员募资的一幕。北京一家VC机构老大发起募资总动员,也直接与奖金挂钩:“内部宣布全员募资,提成奖励1%。”

募资是开端,也影响着终局。已经有投资人开始担心,募不到钱,珍惜子弹的投资人还能否扣动扳机?

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不禁担忧:“这两年整体募资放缓,这是新一年的晴雨表。如果募资进度大幅度下滑,2025年会不会寒冷?一旦投资机构手上的钱不多了,连好企业都极有可能难以融到资。”

今年不谈年终奖

行至眼下,又到了年终总结的时候。

“经历千辛万苦后,终于出手了一个项目。”华东一家VC基金的投资经理陈华阳说起,这一年的成绩泛善可陈,述职大会上,他和同伴一样在战略研究、投资拓展上着重笔墨,但看似热闹背后,自己难掩失落。

“别提年终奖了,没被裁员和降薪都是万幸。”他感慨到,春节临近,团队却在经历新一波裁员,“要走20%。”

那么,今年各家年终奖情况如何?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最新调研,可以大致看到VC/PE机构员工年度奖金设置情况的参差:

大多数机构的年终奖金集中在6个月月薪水平以下。延迟发放年终奖金或无发放计划的机构数量占比有所提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构的生存压力增加。

投资团队的奖金梯度设置更加均衡,不同职级员工可获得年终奖金的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中后台支持团队的平均年度奖金水平有所提升,奖金水平逐渐向投资团队靠拢,但在最高奖金水平方面与投资团队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结果显示,两个月月薪以内年终奖的不在少数。

投资界也了解到,以往大PE们动辄12个月的年终奖如今已是凤毛麟角,今年普遍缩水,甚至只有1-3个月。而且很多人在春节前都等不来这笔奖金,“据说要拖到四五月份。”

有人降,有人升。当投资与募资节奏放缓,越来越多的机构把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投入到投后管理和赋能工作中,这些中后台团队奖金照比往年也有了变化:

“2024年增强了投后管理,政府关系、法务等中后台领域也扩充了队伍。这些团队今年为我们投资的几百家企业,特别是对科技创新属性突出的企业提供了全面支持。”北京一家VC基金合伙人介绍到,相应地这些人员的年终奖也有所提升。

一切都在悄悄变化。

越过冬天

潮来潮往,人的境遇起伏揭示了行业变迁。

经历了难以言说的2024年,站在新一年的开头,依旧坚守的投资人们依旧憧憬跨越冬天。“2024年环境变化比想象中更大,但每一个数字背后,都离不开每一位创投人的贡献,他们从未停止过奋斗。”一位创投大佬安慰大家。

想起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厉伟的言语恳切:“过去一年对松禾资本这样的民营机构而言,可谓五味杂陈,我们仍在思考前路。”

悲观于乐观交织着创投圈。

“创投行业最艰难的时候可能即将过去。”毅达资本董事长应文禄此前分析:从产业面看,一些产业处于低位调整、向上抬头的阶段,如消费类电子、电池行业、半导体行业;从经济周期来看,整个市场从2021年高点回调至今,复苏的迹象已经来临。”

他直言,再指望一级市场资产端的价格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继续降温不太可能。

前海母基金董事长靳海涛也聊起对行业的总体感受——未到完全触底,开始强烈反弹。他关注到四个方面的积极变化:第一,股票市场快速地修复;第二,IPO逐步恢复常态化;第三,并购市场会越来越火;第四,海外上市潮又起。

2025年伊始,风向标一幕已经出现——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走过十余年井喷式生长的政府引导基金迎来崭新一页。

面对新常态,开启新未来。正如一位创投前辈所说:“反思是很重要的开始,接下来就是如何破局。”

还是那个朴素的道理:越是低谷,越有厚积薄发的可能。至于如何调整姿势,正拷问着每一个置身其中的投资人。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杨继云,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501/545832.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