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谁配演伟人?

伟人熟脸坐镇,实力演员撑场,流量作为点缀,可能是更加稳妥的配比。
2021-05-20 09:26 · 微信公众号:娱乐硬糖  顾韩   
   

“不配”!

5月13日,建党百年献礼电影《1921》发布了一组海报,官宣百位演员阵容以及他们所饰演的角色。除陈坤等资深演员压阵之外,许多电影新星、新老流量也都位列其中。

在各家粉丝助阵之下,这波物料发酵可谓迅速。然而,该片新人含量似乎有点过高的阵容,也引发了另一部分网友的质疑。去年年底刚刚因私生活“塌房”、又在本片中出演少年毛泽东(成年毛泽东由演员王仁君饰演)的男团成员焉栩嘉,成为一大争议焦点。

事实上,自从2009年的《建国大业》以来,关于演艺明星出演历史名人、革命伟人的争议就从没断过。不少今天大家觉得“非他莫属”的选角,当年也没少被撕。但主旋律与商业市场相融合、拥抱年轻用户,又是肉眼可见的大趋势。

那么,主旋律究竟应当如何使用演艺明星?我们记忆中“主旋律*”的伟人特型演员们,又是因何不再被需要了?

特型演员时期

“像”是*要务

“特型演员”是特殊造型演员的简称。据悉,这个群体最早出现在前苏联,出于“重现当年情景”的需要,选用一个固定的、与某位伟人面貌相似的演员饰演其在影视作品中的角色。其核心有两点:一是真的长得像,二是被选中之后就专门扮演这个人物,不再碰其他角色。

国内对于特型演员的选拔与应用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前后,影视创作重回正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是其中的重要一支。1979年,八一电影制片厂以“特型演员”的名义,在全国挑选了一批长相酷似新中国*的人,归编在八一厂下属的演员剧团。

应该说,在那个年代,电影、电视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以及影视作品承载的社会功能,与今日相比都是完全不同的。主旋律影视中伟人们的银幕形象,很大程度上寄托了当时人们对于*的热爱与追思。

因此,这一时期对特型演员的要求就是一个字:像。长得要像,口音要像,走路姿势要像,就连字迹都要尽量像人物原型靠拢。对于演技要求则并不高,毕竟,其中很多人并不是专业演员出身。

最受民间认可的毛泽东特型演员之一“古月”,在被叶剑英元帅亲自选中之前是昆明军区的一名普通文化干部。古月在40岁之前没有过表演经验,40岁以后则出演毛泽东多达84次,先后出现在《大决战》系列、《开国大典》等经典主旋律作品中。《开国大典》也是特型演员们最辉煌的一次集体亮相。

从70年代到90年代,几乎所有涉及国家领导人的影视剧,其中的*角色均由特型演员饰演。不过,待到90年代,越来越多有专业背景的演员加入这一行列,如北电出身的唐国强与军艺出身的刘劲。

唐国强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存在。他在1979年已经凭借电影《小花》为大众知晓,1980年在电影《孔雀公主》中留下了经典“奶油小生”扮相,可以说就是当年的“流量”。因此,待到1995年唐国强被选中出演电影《长征》中的毛泽东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不过,他出色的表演最终让人们接受了这个并非一张白纸的伟人扮演者,也让*的银幕形象开始从符号化、语录化,向着有血有肉有感情转变。

市场化浪潮到来

特型演员逐渐淡出

不难看出,90到00年代,随着媒介普及、观众更替,以及影视作品的市场化、娱乐化,人们对于主旋律影视与伟人银幕形象的要求已经在发生着变化。观众不再满足于纪实与“长得像”,而是希望看到更深入的挖掘与诠释。与此同时,主旋律影视的创作方式、拍摄主体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些都为特型演员的淡出、非特型演员的加入埋下了伏笔。

从特型演员自身的角度看,扮演*是荣誉不假,但片酬低、演艺生涯受限制等问题也客观存在,许多演员可能并不希望被打上标签。并且,特型演员内部也存在着“参差”,头部的是在正经影视中出演,但也有一些民间特型演员,仗着外貌相似以走穴演出、游客合影等方式敛财,影响到这一群体的风评。

总而言之,90年代以来,观众的接受程度、伟人的选角范围都在逐步放开。2007年,《恰同学少年》热播,突破性地用青春偶像手法演绎历史伟人故事,比较少见地聚焦在毛泽东的学生时代。主演谷智鑫在这部剧中首次扮演毛泽东,已经是神似多于形似。

紧接着的2009年成为特型演员“淡出元年”。这一年,2005年总局就下发了的《关于进一步重申电视剧使用规范语言的通知》被严格推行,发言人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表示,“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视剧、少儿题材电视剧以及宣传教育专题电视片等一律要使用普通话;电视剧中出现的*人物的语言要使用普通话。”

不模仿口音,对伟人的演绎便与过往的模仿式表演又拉开了一段距离。而观众对此变化的适应良好也再次证明了,对伟人集体回忆的需求已经逐步淡化。

更重要的是,这一年,首次采取明星攻势的献礼片《建国大业》顶着巨大争议上映,并以近4.2亿的票房成绩成为该年的票房TOP3,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主旋律影视的生态。待到2011年,明星在献礼作品中出演伟人角色的情况变得更为常见,此前已经凭借文艺片、武侠剧、偶像剧成名的刘烨、黄海冰、保剑锋都加入到毛泽东扮演者的行列中。

事实上,只需浏览一下当年的新闻就知道,当时的媒体与观众与如今的我们有着同样的担忧,《建党伟业》的阵容并不被看好。不过今天网友再度提起这部影片,相关话题已经是“建党伟业选角颜值有多绝”了。或许是因为讨论阵地与掌握话语权的受众又换了一批吧。

流量时代,更需谨慎

从2011年到2021年,两个建党献礼期之间发生的变化不仅是特型演员加速淡出,唐国强一代的专业伟人演员进一步老去。在此十年间,主旋律影视与商业、明星的距离也变得更加紧密。

电影方面,民营巨头——如博纳,以及互联网影企相继入局。特别是博纳,以《智取威虎山》、《红海行动》等爆款验证了港导以类型片思维拍摄主旋律题材的票房潜力,此后多年一直在磨合复制这一模式。

2014年左右,内娱出现了“流量偶像”的概念。网络上一呼百应的年轻偶像们,成为比传统明星更加高效的引流者。2017年的《建军大业》首度大规模启用青年演员出演主旋律作品,把当时炙手可热的李易峰、陈伟霆、鹿晗、张艺兴等流量都包揽其中。

其中欧豪出演叶挺,直接招致了其后人、同时也是导演叶大鹰的不满,在当时引发了高度关注。时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张宏森还在朋友圈发文,希望不要再用“小鲜肉”标签化部分演员,并且对《建军大业》里青年演员表示了自己的认可。

2019建国献礼年,依然有许多献礼片沿用了明星攻势,如众包式创作的《我和我的祖国》,同档期的《攀登者》。9月份的《决胜时刻》除了有《建国大业》中饰演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的原班人马回归,高达三番的黄景瑜也是影片一大噱头。

电视剧方面的转变没有电影这么脉络清晰,直到2019年的《外交风云》、2020年的《跨过鸭绿江》、2021年的《觉醒年代》……都还是唐国强一类的伟人熟脸与于和伟一类实力演员的主场,包括去年11月开机的剧版《大决战》,基本也是这样的配置。

对于这一类有稳固的央视平台的正剧来说,这样的模式已经足够成熟,也是最适合的。不过从去年开始,任务剧也开始采用《我和我的祖国》式的众包模式与单元结构,由此把更多明星主创与明星演员纳入其中。

如抗疫剧《在一起》、人物传记剧《功勋》,以及当下正在播出的《理想照耀中国》等。尤其是《理想照耀中国》,纳入了许多90后、95后新人,风头正盛的热剧新星。虽然其中角色不属于伟人*,但大多数也是有真实原型的历史人物、时代英模。

那么,为何明知会存在争议,主旋律影视还是不断在吸纳明星、流量?硬糖君认为,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目前主旋律影视的创作还是不够稳定,本身的质量以及对当下市场环境的适应程度、对普通观众的吸引力都是忽高忽低。

更何况,作为主旋律,特别是严肃的革命历史题材,在宣传上天然会弱于能够在短视频上热热闹闹玩起来的商业作品。而明星永远是一种简单粗暴的、上保险的方式,对于有票房压力的电影来说尤为如此。

一个比较残酷的例子是,2019年8月1日上映的《古田军号》作为红色影片、作为电影都相当不错,最终仅取得不到6000万票房。豆瓣、猫眼评分都低于《古田军号》的《决胜时刻》却成功破亿。

当然,观众对于过度娱乐化可能会消解历史价值的担忧也完全能够理解,值得提起重视。为了短期目的而伤害观众感情、影响自身信誉,更加得不偿失。

观前段时间大热的《觉醒年代》可知,当下观众确实没有那么在乎伟人的演员是否形似、是否是伟人*,也允许生活化、私人化的演绎存在,但一切还是要以专业实力为基础(创作的专业性与演员的专业性),让观众感受到主创对于历史的真诚与敬畏。

流量偶像虽然好用,但一来实力参差不齐,二来,偶像的人设与演员的角色并不相同。演员的角色随剧抛,本人隐于角色之后,这也是为什么曾经的唐国强、如今的于和伟,都可以从帝王将相演到近代名人。

偶像的人设却要长久保持,偶像本人也要长期曝光,导致他们在大众眼中的既定印象可能过于鲜明,并不适合那些本身就富有特殊意义的历史人物。一旦冲突,容易遭到舆论反噬。伟人熟脸坐镇,实力演员撑场,流量作为点缀,可能是更加稳妥的配比。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娱乐硬糖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