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AI医疗第一股鹰瞳科技稳了么

2012年至今,AI医疗领域共有1439家公司,获得1553起投资,总投资额为7006亿人民币,其中不乏BATJ、科大讯飞、平安等知名企业入局。
2021-11-03 14:23 · 微信公众号:银杏财经  耳令   
   

竞逐许久的“AI医疗*股”归属,日前终于有了答案。

9月22日,港交所宣布6月提交招股书的北京鹰瞳科技已通过聆讯,由瑞银集团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10月26日,鹰瞳科技正式启动招股,股份代码为2251,每股股价75.10-81.30港元,寻求通过IPO募资至多18.1亿港元,预计将于11月5日挂牌上市。

2015年成立的鹰瞳科技,是国内首批提供AI视网膜医疗影像识别,并用于早期检测、辅助诊断与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的公司之一。

近年来,AI医疗影像在医疗行业的热度与日俱增,价值得到凸显的同时,亦吸引了众多机构入局。

意图上市的AI医疗公司者众,平日名头不响的鹰瞳科技抢占了先机。

我们试图从它的发展历程,产品和经营模式入手,看看这家“AI医疗*股”企业成色几何,能否有能力稳坐AI医疗这条热门赛道上的头把交椅?

技术优势难筑护城河

2012年至今,AI医疗领域共有1439家公司,获得1553起投资,总投资额为7006亿人民币,其中不乏BATJ、科大讯飞、平安等知名企业入局。

AI医疗影像由于应用范围广,前景可观,更成为AI医疗炙手可热的领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中国AI医学影像市场规模预计将自2020年的9亿元增至2030年的9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76.7%。

在这一领域,鹰瞳科技以其相关产品的技术优势,被各大机构广泛看好。

自2015年创立以来,鹰瞳科技已经历8轮融资,累计金额超过8亿,股东名单中不乏头部机构身影,其中搜狗通过世纪思速持股7.31%;中国平安通过平安医疗科技持股8.82%;复星国际通过亚东北辰持股12.64%。

纵观鹰瞳科技的相关产品,其主要产品由AI医疗器械软件(SaMD)、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和独有硬件设备组成,其核心产品则是名为Airdoc-AIFUNDUS的SaMD。

Airdoc-AIFUNDUS的1.0版本已在同类型产品中率先获得国家药监局第三类医疗器械证书,可用于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鹰瞳科技招募1000名该慢性疾病患者的多中心临床试验中,Airdoc-AIFUNDUS的1.0版本显示出行业*的91.75%的敏感性及93.1%的特异性。这也体现了鹰瞳科技现有产品的技术优势。

细究其技术优势如何确立,则要归因于鹰瞳科技目前积累较多的用户数据库,以及其近年来庞大的研发开支与团队。

据招股书披露,鹰瞳科技截至目前已积累了370万条真实视网膜图像以及对应的多模态数据。并通过深度学习模式,持续优化其产品的算法和辅助诊断准确性。

2019年和2020年,鹰瞳科技研发开支分别为4121.2万元、4230.9万元,分别占当年营收的135.5%和88.8%,2021年上半年其研发开支也超过2400万。公司现有88人的研发团队,涵盖深度学习、医学、计算机视觉、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

但对于AI医疗行业来说,鹰瞳科技目前所积累的数据库以及数千万级的研发投入,其带来的技术优势难言稳固,想要以此构建起自身在AI医疗影响行业的护城河,更是难上加难。

一方面,鹰瞳科技自认*的深度学习模式和算法,都是基于其所积累的370万条用户数据得以应用的,这一庞大数据库大多数基于和体检中心,视光中心合作而获得,在未来有被其他竞争对手通过和医院等机构合作超过的可能性。

此外,本次鹰瞳科技赴港IPO时,9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尚未正式应用,该法律要求企业需按照规定储存,管理相关数据,并严格按后续制定的《数据跨境转移办法》向境外提供相关数据。

由于这一法律较新,其解释和执行也存在不确定性,鹰瞳科技当前的数据库,未来也面临相关的监管风险。

而近两年根据国家卫健委近年的风向以及业内共识,“数据围墙”在未来也有较大可能被打破,数据共享是未来医疗行业的发展方向。

在以上前提下,鹰瞳科技所积累的数据库优势随时有可能不复存在。

另一方面,根据招股书披露,鹰瞳科技目前还有多款产品处于研发流程中,其中仅核心产品Airdoc-AIFUNDUS,就有可覆盖更多慢性疾病的2.0和3.0两个版本正在研发;此外还有七种针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痴呆症等其它病症的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以及两款自研的视网膜影像识别用眼底相机都处于研发流程。

这些产品必然需要在后续大量研发资金与人力,且是否能够顺利通过审批,投入商业化犹未可知。

因此,鹰瞳科技当前在AI医疗影像领域的产品与技术优势虽确实存在,但并未与其他竞争对手拉开差距。其自身产品的研发以数量和版本来看不过刚刚走到三分之一的流程,稳固的护城河尚未构建,未来仍有着许多不确定性。

亟待解答的落地难题

不仅在技术上立足未稳,和其他AI医疗企业类似,目前尚算视网膜影像“领跑者”的鹰瞳科技,暂时也未能摆脱亏损的境地。

根据鹰瞳科技通过港交所聆讯后提交的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两年,鹰瞳科技的亏损分别为8713.9万元和7962.6万元,2021年上半年其亏损则为3749万元,整体来看亏损呈小幅收窄的趋势,收窄幅度则难言理想。

鹰瞳科技表示,亏损原因主要是因为与候选产品研发相关的研发开支,以及一般及行政开支。这样的辩解算是符合鹰瞳科技当下迅速发展,相关支出必然提升的现状。

但除了鹰瞳科技声称的研发、行政原因导致亏损之外,目前鹰瞳科技相关产品在商业化过程中的落地应用难题,显然也拖累了其前进的步伐。

在招股书中,鹰瞳科技声称其早期检测、辅助诊断及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对于多种医疗健康场景均适用,不仅覆盖医院的临床科室,同时可以在其他医疗及健康服务场景(包括体检中心、社区诊所、保险公司、视光中心及药房)进行销售。

而现实显然不像其声称的那么乐观,尽管目前鹰瞳科技所开发的产品众多,但实际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可投入商业化的产品暂时仅有Airdoc-AIFUNDUS 1.0、青光眼检测SaMD、适应于55种病灶和疾病的医疗风险评估解决方案以及自研AI眼底相机P型共4种。

以其核心产品Airdoc-AIFUNDUS 1.0为例,当下仅适应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种慢性疾病,其适用的医疗场所和应用场景有着天然的局限性。

而其当前的技术水平虽*于同类型产品,但其准确率和敏感性暂时还不足以取代专业的影像科医生,仅能对病变部位进行识别,提供诊断提示,尚无法作为确诊的标准和后续治疗的主要参考。

这也导致鹰瞳科技产品在实际落地使用中,既需要患者负担额外支出,又无法对最终的治疗产生相匹配的参考价值。

根据安徽省发布的定价指引,Airdoc-AIFUNDUS 1.0在安徽省的两家医院单次眼底影像分析的价格为140元和180元,且不属于医保报销范畴。在需要做一次人工医疗影像的基础上再平添一笔支出,对于许多患者来说恐怕难以接受。

此外,由于Airdoc-AIFUNDUS 1.0在2020年8月才获国家药监局审批发放医疗机械注册证。在当下医疗市场覆盖大多数人群的公立医院,社区诊所对此类产品普遍抱有顾虑和不信任的态度。

有三甲医院的眼科医生便表示,对于引入鹰瞳科技这样的AI眼科筛查产品一事,短期内还是要观望。

由此可见,鹰瞳科技目前的产品,无论是医生和患者的信任度,还是其所适合的应用场景,都还不足以正式落地至公立医疗机构这一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中。

虽然在招股书中,鹰瞳科技表示近年来一直贯彻多渠道的商业化策略,客户数量已从2019年的46名增长至2020年的85名,还与同仁医院,北京大学等学术机构和学科带头人保持良好关系,以推动产品进入相关医疗机构。

可到了介绍主要客户的环节,鹰瞳科技还是只能搬出爱康国宾体检中心,太平洋、人寿保险等大健康领域客户为其背书。

或许,要想解决在医疗机构落地这一难题,鹰瞳科技还得花费时间逐渐获取医疗机构的信任,并等待后续覆盖更多适应症和使用场景的迭代产品正式应用。

只不过,在这段时间内,其对手们也必然虎视眈眈。

强敌环伺,单一模式需改善

由于视网膜是人体中*能够以无创方式直接观察血管及神经的部位,而AI视网膜影像识别分析可提供无创、准确、快速、高效且可扩展的解决方案。

在鹰瞳科技目前主攻的AI视网膜医疗影像识别领域,不乏其它强大的竞争对手。

根据相关资料,仅鹰瞳科技核心产品Airdoc-AIFUNDUS 1.0版本所面向的AI影像辅助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一类别,国内就有着多个强敌,其中,致远慧图、硅基智能两个AI医疗机构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辅助诊断软件已先后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批,和鹰瞳科技站上了同一起跑线。

图/致远慧图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测产品

此外,还有爱尔眼科、体素科技,泰立瑞等深耕眼科诊疗多年的医疗公司正在研发使用AI影像辅助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技术。

其中爱尔眼科成立已有18年,在国内有着400余家自营眼科医院,具有鹰瞳科技难以企及的渠道优势,且有英特尔的技术支持。而体素科技的投资方则有腾讯与红杉资本等知名机构,近年的多轮融资金额亦超过了5亿。

强敌环伺下,鹰瞳科技急需改善的,则是其在产品营收及合作客户方面的单一化。

根据招股书披露,近年来,鹰瞳科技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其目前已商业化的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其中2019年该方案收入占总收入的71.8%,2020年则占到了总收入的89.9%,2021年上半年,该方案收入占总收入的79.0%,而去年终于商业化的核心产品Airdoc-AIFUNDUS收入仅仅只有351.3万元,占总收入比重仅为7.1%。

在收入占比上,鹰瞳科技暂时还呈现单一化的倾向。当前*竞争力的核心产品Airdoc-AIFUNDUS虽已初步商用,短期内显然还无法扛起收入大旗。

而其当下的营收主力产品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更多适用于大健康领域,在专业医疗机构方面的应用场景有限,未来的发展空间也难言乐观。

除了收入方面单一化,鹰瞳科技产品的主要客户和供应商也相对集中。

据招股书披露,2019年,2020年全年及2021年上半年,鹰瞳科技五大客户的销售总额分别为2560万元,4080万元及3950万元,分别占总收入的84.1%、85.5%与79.9%。而在*客户方面,其2019年,2020年的销售额分别为1320万元、2080万元,占比均为当期收入的43.5%。

委托生产相关产品的供应商选择上,鹰瞳科技的核心产品及相关部件生产同样暗藏风险。2019年、2020年全年及2021年上半年,其向合作的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分别占到了总采购额的92.1%、70.4%与70.7%,而其核心产品Airdoc-AIFUNDUS的关键部件眼底相机以及相关原材料,也依赖少数供应商生产并对其供应。

这也意味着,目前鹰瞳科技无论是产品销售还是生产,对数量有限的主要客户和供应商依赖度均相对较高,一旦相关客户选择改换门庭使用其对手的同类产品,或是相关供应商出现风险导致无法生产,鹰瞳科技并没有成熟的应对方案,其产品的收入及后续研发均有可能受到较大的影响。

鹰瞳科技在招股书中也自行披露,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其来自第三方供应商的若干原材料出现了长达约六个月的延误。

如果这样的情况在未来几年内继续发生,对于鹰瞳科技的伤害,或许将是伤筋动骨的级别。

鹰瞳科技创始人张大磊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要持续监测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把产品做出个样子或许需要10年,做到*或许需要20年时间,加上市场教育和可持续,需要的时间可能会更久。

但在上市募资这件事上,鹰瞳科技显然没有如其做产品的宣言中这般“静心修炼”。尽管抢在众多对手前拿下“AI医疗*股”的名头,但从技术发展、产品应用场景落地和其客户规模来看,鹰瞳科技的“内功”暂时还撑不起18.1亿港元的募资金额,其头把交椅也坐得并不稳当。

未来的AI医疗市场前景广阔,不仅将造福患者和医疗机构,也将诞生引领业界的行业巨头。但在此之前,所有相关企业势必将经历漫长的混战,只有持续保持核心竞争力,用优秀的产品,现实的落地应用场景吸引医疗机构和患者买单,并有着强大抗风险能力的企业,才能在这场行业大战中笑到最后。

而鹰瞳科技离成为这样的企业,或许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参考资料

1.《 8轮融资、连亏2年!鹰瞳科技闯关IPO》,中新经纬

2.《战局初开,上市先行,鹰瞳科技IPO能否用好短暂“独占期”?》,数科社

3.《AI医疗的“千里眼”——鹰瞳科技》,互联网那些事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银杏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