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A股*重判启示录

锂资源企业未来业绩上涨的逻辑,主要还是在扩产而不是涨价,锂矿储备量大的公司显然更为受益。
2021-11-21 12:04 · 微信公众号:市值观察  市值观察   
   

本周市场先抑后扬,沪深两市连续第二周收出阳线,特别是周五突然大幅拉高,投资者可能是在期待周末的利好消息。

作为重要风向标,北上资金也结束了上周的净卖出状态,本周净买入110亿。每到岁末年初,资本市场往往积极信号较多,聪明资金似乎开始布局跨年行情。

从跨年行情的主线来看,我觉得有几个行业方向值得跟踪观察。

一是锂资源行业。

本周锂资源板块出现了大幅反弹,主要原因是国泰君安在电话会议中宣称,年前备货将使锂价在本周开始第三轮上涨,而且中长期上不封顶。

这个报告其实并不客观。锂资源需求高当然毋庸置疑,但是价格涨到20万一吨创下历史新高之后,并不具备大幅向上的空间,因为锂价过高会影响到下游整车企业的成本和新能源车的普及。这显然不是管理层希望看到的局面。

所以锂资源企业未来业绩上涨的逻辑,主要还是在扩产而不是涨价,锂矿储备量大的公司显然更为受益。

二是消费行业。

伴随着产品涨价和原材料价格下行,优质消费品龙头明年的业绩有可能出现反转,部分资金可能会提前布局。

三是银行、保险等大金融板块和房地产。

这几个行业目前估值都在历史低位,往年四季度也容易出现逆袭机会。最近政策针对房地产行业的利好消息非常多,与房地产关系紧密的银行和保险自然也会受到受益。

四是券商。

券商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非常好,目前估值也不高,但是行业指数今年以来反而下跌了10%以上,在年底可能存在着修复性机会。

券商当下的利好因素也确实不少。周五盘后,财政部公布一系列数据,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2446亿元,同比增长了43.2%,预示着证券行业全年业绩增长的确定性也非常强。

此外,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二十一个交易日突破万亿元,市场活跃也为券商带来情绪上的刺激作用。

值得关注的市场主线中,我们重点聊聊汽车零部件,行业指数本周上涨了7%,11月以来涨幅高达23%,成为市场中比较新的热点板块。

汽车零部件的大涨,主要也是因为业绩有困境反转的预期。

最近几年,虽然新能源车迅速崛起,但是传统汽车行业表现疲弱,全国乘用车市场在2018-2020年连续3年下滑,导致汽车整车以及零部件企业的业绩也遭到较大影响。

今年以来,由于缺芯的影响和下游消费不畅,乘用车的产销量仍然不太理想,汽车零部件的业绩也仍在底部徘徊。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的行业数据已经出现好转的迹象。

近日,乘联会发布的10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显示,今年1-10月的乘用车零售累计达到1622.7万辆,同比增长8.7%,业内专家表示,10月份的芯片供给跟9月份的环比改善了20-30%以上!

行业环境的改善,使汽车零部件企业未来几年的业绩有望保持较快的增长。根据券商的预测数据,汽车零部件行业今年的净利润增速会达到57.76%,明后年的增速46.37%和20.97%,行业整体复苏的态势比较明显。

估值上看,目前汽车零部件行业的PE(ttm)27.94倍,PB2.59倍,在历史分位点上属于中等位置。

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康美药业造假案,本周终于尘埃落定了。

原董事长兼总经理马兴田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同时公司进行破产重整,并赔偿投资者损失24.6亿元,这是A股历史上刑罚和赔偿额最高的财务造假案件。

康美药业曾经是市值千亿的超级大牛股,也曾被纳入过上证50,如今早已面目全非。

康美造假案的判罚,相当于为注册制时代的财务监管做了背书,对上市公司及相关人员具有非常重要的警示意义。

可以预期的是,在注册制时代,企业上市融资越来越容易,但是财务监管会越来越严,也就是轻审批,重监管。因为在降低上市门槛的情况下,要充分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就变得更为重要。

以前的财务造假,可能就是罚个几十万,很少动用刑罚,相当于“罚酒三杯”,对于家大业大的上市公司来说可能无关痛痒,但现在的代价就要大得多了。

去年7月,上海普天财务造假案宣判,总共有6名高管被判刑,刑期最高的被判了11年,在监管压力之下,上市公司也被迫退市。

在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中,大幅提高了对股票欺诈发行、信息披露造假等金融证券犯罪的处罚力度。其中信息披露造假的最高刑期由3年提高到10年,股票欺诈发行由5年有期徒刑提高至15年有期徒刑,并将对个人的罚金由非法募集资金的1%至5%修改为“并处罚金”,取消5%的上限限制。

新刑法之下,另一起重大造假案的主角康得新,除了退市和罚款之外,相关责任人也面临着严重的刑事追诉。公司董事长钟玉等高管涉及的罪名包括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估计最后的判罚不会轻。

除了上市公司高管之外,为上市公司服务的机构或者个人,包括独董、签字的注册会计师等,也得要注意自己的职业操守,尽到自己的岗位职责。

否则,像康美药业的独董,干着一份也许不需要管事的闲差,年薪10万现在却要连带赔偿上亿,确实得不偿失,但是算得上冤枉吗?

康美案件宣判之后,A股已先后有21名独立董事辞职,独董以后也没有那么好干了。

对投资者来讲,要规避康美这样的雷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最重要的是要有基本的投资素养。

首先,我们要明白上市公司造假的动机和方式。

在看企业财报的时候,我们要重点注意那些容易造假的科目,比如在建工程、存货、应收账款、大存大贷等等。

第二,我们要重视上市公司的分红能力。

如果上市公司每年真金白银大规模分红,虽然意味着它没有很好的投资项目和特别高的增长潜力,但至少说明它的财务是真实的。在财务造假频繁的市场,分红率高甚至会成为判断投资价值的重要标准。

第三,对于出现重大经营风险的公司,特别是重大道德瑕疵带来的经营风险,投资者还是应该*时间远离为好。

事实上,市场上有很多投资者都喜欢刀口舔血。

康美爆出财务造假的问题是在2018年4季度,随后股价出现了暴跌,但是很多投资者并没有选择及时规避这种问题公司,反而是越跌越买,幻想着这只千亿大白马能够困境反转。

到2018年年底,公司股东人数环比增加了1倍多,2019年一季度环比18年四季度又上涨接近30%,投机气氛可见一斑。

其实,要赌公司困境反转带来的投资机会,也得考虑导致困境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带来本质性的伤害,像这种严重财务造假的公司,连最基本的诚信度都没有了,完全可以一票否决。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市值观察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