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撞上“税务数字化”,薇娅们偷税、漏税万万没可能

各类税种的大数据积聚在统一平台上,也让税务数据有了更多元的应用场景,以此不断完善国家的税务工作。
2021-12-22 13:10 · 36氪     
   

12月20日,薇娅偷逃税事件被曝出后,根据浙江省税务局的官方通报显示:案件是“经过大数据分析发现”的。这让人不免好奇,税务系统的大数据是怎么分析发现的。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

其实,中国的税务信息化建设开端可以追溯到1994年,至此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过去的二十年,伴随着金税工程从起步到四期上线,中国的税务系统也已经从“信息化”走向“数字化”。

伴随着税务信息化系统的成熟运行,中国的税务政策、组织架构也在同步调整。如今,叠加电子发票普及的因素,税务相关大数据不断丰富。

税务部门也在不断优化数据挖掘的能力。《税收征管2021》还指出,59个国家(地区)的税务部门越来越多地使用大型集成数据集,其中超过80%的税务部门使用分析工具和技术以优化风险管理模式并帮助提升税法遵从度。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越来越多地被用来支持税务部门的税收征管流程和服务,近75%的税务部门表示已使用尖端技术利用数据,从而将更多资源配置到其他领域。

一位县级市的税务人员告诉36氪,“关于企业和个人的财务信息,有可能税务部门掌握的大数据比公安系统还要丰富”。

税务系统的大数据丰富度与精准度还体现在近年来,依法查处的巨额、难度偷税漏税案件数量正逐年上升。2018年,范冰冰通过“阴阳合同”偷逃税款高达1.34亿被罚8.83亿;2021年,郑爽因偷漏税被罚2.99亿;同年,雪梨因偷税漏税被罚6555万;薇娅因偷税漏税被罚13.41亿。

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也是国家维持社会正常运行最重要的保证之一。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国家亦是如此,没有税收支持,提供公共服务就举步维艰。因此,依法纳税是公民基本的义务,税务信息化的建设是必然要求。

从国家税务局官网可以看出,国家每年投入大量财力、物力进行税务系统建设。仅2020年政府集中采购各类项目达到14139项,总采购金额达到36.13亿元。而这笔支出,毫无疑问,是对全国人民幸福生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价值投资。

一、中国税收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金税工程是当前税务管理最重要的系统。它指的是中国税收管理信息系统(CTAIS),该系统的建设强调进一步强化对增值税开票、认证、交叉稽核和协查的管理,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专用发票的认定、领购、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的全过程实现网络运行。

金税工程的进展,代表着税务管理从“信息化”走向“数字化”。究其发展的源头还要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初期说起。

由于那时国家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防伪需求和稽核管控有需求,加上传统的“人盯人”征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税收的发展需要。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工程(即“十二金”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金税工程”应运而生。

发展至今,已经走完三个主要阶段:

金税工程一期(1994年至1998年):1994 年,为防止不法分子利用伪造、倒卖、盗窃、虚开专用发票等手段进行偷、骗、逃国家税款的违法犯罪活动,国家决定在纸质专用发票物理防伪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强化增值税征收管理。该防伪税控系统,由航天部负责开发,在珠海、鞍山和镇江3个地级市试运行。与此同时,电子部负责开发“交叉稽核系统”,并在50个大中城市试点。

从结果看,金税一期的双系统由于“手写+人工录入”导致采集信息时常出现错误,加上试点范围有限,效果并不显著。

金税工程二期(1998年至2003年):从1998年8月开始,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推行金税工程二期建设,目标为建立一个对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监控的全国性的网络。从2000年1月1日起,应国家税务总局要求,全国所有十万元版以上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全部纳入防伪税控系统的监控。

这一时期主要有两项重要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覆盖总局、省局、地(市)局、县(区)局的四级交叉稽核;把稽核和防伪税控原本相互独立的系统捆绑在一起运行,做到数据共享、功能互补,解决交叉稽核中由于人工录入数据造成的数据错误;同时把海关增值税完税凭证纳入金税工程管理。第二,将增值税征管各环节都放在网络上运行,尤其要采集纳税人的增值税申报信息和税款缴纳信息,以此对纳税人进行纳税评估和监控。

二期取得的主要成果是增值税交叉稽核系统和发票协查系统在全国范围内联网运行;防伪税控认证子系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运行,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已经大规模推广。从2003年8月1日起,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全部交由防伪系统开具,手写发票的历史宣告结束,金税工程二期建设原定目标圆满完成。

金税工程三期(2008年至2021年):2008年9月24日,发改委正式批准金税工程三期初步设计方案和中央投资概算。2009年,金税工程*阶段建设全面启动,具体包括了金税三期信息系统的开发、测试,以及全国广域网机试点单位计算存储、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底,金税三期采用“生产数据在省局落地,数据的集中处理和应用在税务总局”的模式,优化形成了全国推广的信息系统版本。2019年,金税三期(并库版)完成全国上线,原国税、地税两套金税三期系统实现了流程统一、数据合流、功能升级,解决了一个机构两套系统办税的问题。

发展至今,金税三期工程建立了一个包含网络硬件和基础软件的统一技术基础平台,覆盖所有税种、税收工作所有环节、全国所有税务机关,构建期税收征管、外部信息、决策支持和行政管理四大系统,为统一全国税收执法、实时监控全国征管数据等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事实上,另一个可能被忽视的事实是,中国的企业服务市场某种程度上都是受到税务信息化建设这条主线影响。

在36氪【数字时氪】近期发布的《掘金万亿级新兴市场,拆解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密码|这就是新经济》一文中也提到了这一观点。比如,金蝶、用友等公司发迹都起源于1994年以票管税政策的出台。当下一二线城市开始采用的数字化报销方案,也是受益于国家推行电子发票制度。

二、两个推力:地税、国税合并及电子发票逐步普及

伴随着金税工程不断升级的,还有地税、国税合并和电子发票的逐步普及。

要理解金税工程的意义,可能要先从中国的税务管理机制说起。

在2018年地税国税合并之前。国税与地税的业务是彼此独立的。国税局负责征收增值税、消费税、燃油税、车辆购置税、进口产品增值税等。而地税局负责征收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资源税等税种。

与此同时,国税局与地税局所掌握的数据也是相互独立的。这种情况便可能给不法分子钻空子。

现在,这些都很难逃出金税工程的“法眼”。甚至一种未经官方认证的观点认为,薇娅被查,就是因为国税与地税系统的大数据打通,个人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等多税种数据能够进行综合比对与分析,从而发现其漏洞。

另一个重要的推力便是电子发票的不断普及。随着增值税专票的全部数字化以及其他税种的逐渐数字化,税务部门的管理也更加规范,企业通过增值税发票系统开具电子发票后,税务机关可以及时对相关数据进行查询、统计、分析,及时发现涉税违法违规问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与此同时,各类税种的大数据积聚在统一平台上,也让税务数据有了更多元的应用场景,以此不断完善国家的税务工作。

三、“大数据”之上,开启智能初探

从“以票控税”到“信息管税”的进化过程中,金税工程积累了海量的数据,这也为各地税务局稽查局引入更智能的税务稽查系统提供了基础。

从各地招投标信息看,近几年,各省、地级市税务局稽查局已经纷纷开启“智慧税收稽查”相关项目的招投标。

l 从省级招投标公示信息看,2019年10月,广东省税务局对外招标“稽查全方位集成作战系统”;2020年6月,陕西省税务局对外招标“稽查指挥管理应用系统”;2020年12月,山西省税务局对外招标“税务稽查办案指挥管理系统信息化体系”。

l 从各地级市招投标的信息看,2019年7月,武汉市税务局对外招标“税务稽查办案指挥管理系统”;2019年9月,杭州税务局对外招标“可视化稽查管理软件,及配套存储、运算、应用等相关设备”;2020年9月,南京市税务局对外招标“税务稽查指挥管理应用系统”。

通过上述汇总不难发现,早在几年前各省市税务局就已经开启了对“稽查管理应用系统”等的采购工作,探索利用更多技术手段提高税务服务和稽查效率。

比如,这两年AI智能分析技术用于数据稽查。这类的智能分析系统大概会包含些什么功能呢?接下来,本文将以某产品为例,进行呈现。

通过该系统的整体功能架构发现,它是以大数据平台中的登记数据、申报数据、财务数据、发票数据等为基础的。在这些数据的支撑下,通过“稽查数据中台”、“稽查AI中台”以及“应用平台”为税务局稽查局各部门提供数据、信息、情报、知识四个层面的服务。

具体而言,稽查数据中台会按照稽查业务需求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通过数据建模形成主题数据,并封装成主题数据API接口,以微服务的形式为业务应用平台提供标准、统一的数据服务。

稽查AI中台,则是智能情报分析系统的计算引擎,这个平台由算法仓库、模型工厂和应用超市3个主要部分构成,支持智能分析模型的快速研发。形成了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追溯的监测体系。

据了解,这类智慧情报系统在AI+DT的技术加持下,已经能够有效识别空壳风险企业、虚开骗税企业、偷逃税金企业,以及实名认证的异常人员等。在打击假企业、假出口、假申报等方面取得成效。

未来,不仅是智慧税务系统的供应商将不断迭代出更智能化的税务稽查系统,国家也将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

四、不要心存侥幸,依法缴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从公开信息来看,金税工程给自己制定了系统升级的目标:2022年,基本实现法人税费信息"一户式"、自然人税费信息"一人式"智能集;2023年,基本实现税务机关信息"一局式"、税务人员信息"一员式"智能归集;2025年,基本实现发票全领域、全环节、全要素电子化,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税收大数据共享应用。

可以预测,在这些系统升级完成后,税务服务、税务稽查还会更智能。

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仅2021年9月至今,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采购预算金额总计超过2.8亿元。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

而采购的内容包括了"税捷思"决策服务系统、国家税务总局呼叫中心服务热线通讯费项目、学习兴税平台运行维护项目等涉及智能决策、税务服务、税务人员线上培训等数字化建设等方方面面。

另一方面,国家也在不断提升税务服务的人才力量。2021年,国家税务系统招录人数更是占到了国考招录总人数58%。

一系列动作似乎都在表明,强悍的税务系统在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进程中,给予优秀人才、优质企业以机会,也势必会让税务征收管理更加高效,让心存侥幸的偷税、漏税、逃税企业和个人无处遁形。

(杜诗瑶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金税工程二十年:实践、影响和启示”[J]. 王长林. 电子政务. 2015.(6)

金税三期:为税收现代化插上“金色翅膀”[J]. 中国税务. 2019(10)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36氪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