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腾讯大转舵

腾讯主动减持对联盟公司的股份,是从资本层面,解除联盟之间紧密的绑定关系。
2021-12-24 13:11 · 微信公众号:字母榜  谭宵寒   
   

历史将记住今天。腾讯减持京东股份,将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又一次重塑格局的界碑式事件。

12月23日,腾讯宣布派息式减持京东,股东持有每21股股份获发1股京东集团A类普通股,腾讯持有京东股份由此从17%下降至2.3%,不再为京东*大股东。

腾讯同时还调整了与知乎的股权关系。近日,知乎一关联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腾讯以及腾讯收购的搜狗退出该公司股东行列。但有信息源言此举因知乎要拆VIE。

腾讯的减持,意味着这家中国互联网巨头的战略方向出现了一次大拐弯,这必然会对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腾讯上一次战略大转折,得追溯到3Q大战之后,腾讯转换思路,靠投资广结善缘。微信横空出世后,腾讯更是凭借资本和流量两大利器,扶持起了一大批互联网公司,京东、美团、拼多多等巨头都在其中。

中国互联网产业“武林盟主”的王冠,腾讯主观上并不想戴,那张流传至今的乌镇饭局照片中,尽管饭局的组织方是京东和美团,然而比较实力、市值、版图,乃至人缘,坐C位的都只能是腾讯。

时移世易,如今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成了互联网主旋律,现在的互联网不存在江湖,更遑论盟主。如果说过去几年,互联网大公司的行动路线是扩张和联盟,那么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都变成了不得不为的反其道而行之。

除了京东,在腾讯的投资清单上,想必还有一串待出售股权的公司名名字。随着股权关系的削弱和解除,虽然战略合作还将长期存续,然而,至少“腾讯系”这个词,将渐渐绝迹于江湖。

在腾讯历史上,还曾有过两次向股东派送腾讯系上市公司股份的情况。2017年10月,阅文分拆上市时,腾讯股东每持有1256股股份的完整倍数可认购1股阅文预留股份;2018年12月,腾讯音乐分拆上市时,每持腾讯3900股股份的股东获分派1股腾讯音乐ADS。

但向股东分派京东股票与前两次原因迥异:向股东分派阅文和腾讯音乐股票皆是分拆子公司独立上市,对京东则是减持。

在派息规模上,分拆腾讯音乐上市时,腾讯向股东分派特别股息约2.5亿港元,此次腾讯向股东分派的京东集团股票规模则约有4.6亿股A类普通股,以京东昨日收盘价计算,派息规模近1200亿港元。

在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大背景下,腾讯减持同样已成庞然大物的盟友股票,势在必然。

京东拥有两个微信重要入口,与腾讯关系甚密,成为腾讯减持名单*的公司顺理成章;在所有盟友中,京东大概是业务最为成熟,与腾讯合作时间较长的公司,财务状况稳健,承受风险能力较强。

不过同样在反垄断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大公司的市场流动性也相当有限,如何在减持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盟友利益的影响,腾讯不能不慎重考虑。

以向股东派息的方式减持京东股份显然可以有效规避京东在二级市场的股价波动;同时,在反垄断大潮下,腾讯估值逻辑同样在悄悄发生改变,向股东派发京东股票,也相当于回馈股东。

在移动互联网大发展的数年间,腾讯的盟友逐渐从独角兽成长为巨头,这些盟友本身就已成为反垄断的重点观察对象,由他们组成的同盟就压力更大了。

今年7月,腾讯还曾认购过美团股份,认购完成后,腾讯合计持股美团17.2%;腾讯最近一次认购拼多多股份是在2020年4月,认购完成后持股16.5%,为第二大股东。可以想见,未来腾讯继续投资业务成熟的盟友公司的概率将极大程度降低。

截止今年三季度末,腾讯于上市投资公司(不包括附属公司)权益的公允价值为11966亿元,目前腾讯市值接近4.5万亿港元,因此市场上有腾讯又投出了个腾讯的说法。

在反垄断的时代主旋律下,曾经给腾讯带来众多财务收益和战略收益的股权投资,如今反倒成为了烫手山芋。

拼多多和美团的股权,或许已经排在腾讯待售名单上。一位腾讯股东在投资平台表示,自己已经在关注美团股价了。

从政策角度,腾讯非如此不可;从财务角度,直接将持有的盟友公司的股权分派给股东,未必是一桩亏钱的买卖。

需要腾讯出售股权的公司必然都已进入成熟期,市值成长空间有限,且在当前背景下,这些公司的估值同样皆受到挤压,能给腾讯带来的长期回报有限。将这部分股权分派给股东,未尝不是一种自我投资的方式。腾讯宣布向股东分派京东股权的当日,腾讯股价涨了4.24%。

对于未来投资策略,腾讯最新回应是,投资发展期的成长型企业一直是腾讯投资的主要战略方向,当被投企业有持续自筹资金能力时,则选择在适当情况下退出投资并与股东分享收益,腾讯的长期投资战略从未改变。

在市场对腾讯的估值判断中,为腾讯贡献了不少收入的投资业务,同样被视为腾讯业务发展的主引擎之一,上一个时代已经终结,无论是为抢到下一个时代的门票,还是获得更多财务回报,腾讯都需要找到下一批京东、美团和拼多多。

尽管腾讯强调长期投资战略从未改变,但在投资思路上,腾讯必然要发生改变。

一是投资方向,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天花板来临,创业大潮日趋平静,在移动互联网板块,留给腾讯投资的机会并不多,发掘出下一个京东的难度可想而知。

从腾讯的动作来看,硬科技可能是其未来的重要投资方向之一。据投资界报道,消费投资集体入冬,而硬科技投资正成为行业新热点。12月,腾讯参与了GPU芯片研发公司摩尔线程的20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此前腾讯还参与了芯片制造企业燧原科技的多轮融资。

接近腾讯的人士表示,今后腾讯投资会持续发掘新赛道、新机会,特别是前沿科技和实体经济数字化。

二是投资份额。过去数年,腾讯对重要公司的大额投资,使其在董事会享有一席之地,并因此拥有相应的话语权,但在当下和未来,这些大额投资可能会带来更多风险。

今年7月,因触发反垄断规则,虎牙、斗鱼的合并案就被终止。此次腾讯减持京东股份,也仅保留了2.3%的股权份额,不再为*大股东。这意味着,未来腾讯对重要公司的投资或许将以少数股权投资为主,而不再谋求大股东地位。

减持京东,并非一减了之,新难题随之而来,比如之前的战略合作关系还要不要继续,腾讯和被投公司需要找到解决之道。

对于此次减持京东,腾讯回应,腾讯仍是京东的战略合作伙伴,与京东共赢的业务关系亦不受影响,并且目前公司没有进一步减持京东的计划。

据财新报道,一名接近京东人士表示,约两周前,腾讯和京东就已经暂停在数据方面的交换,不过广告投放和支付领域的合作尚未改变。另一名京东人士表示,腾讯和京东最新一次关于微信九宫格入口的协议已经谈下来了,还不确定未来是否会发生变化。

京东在公告中则指出,“京东集团和腾讯将继续保持互惠共赢的商业合作关系,包括现有的战略合作协议。”

京东与腾讯的战略合作,一是微信九宫格的购物消费入口,一是微信发现页面“购物”栏目的“京喜”入口,从京东的表态中可以看出,短期内,京东从腾讯获得的战略资源不会有太多改变,在微信生态内,京东仍将享有“最惠国待遇”。

但可能影响京东与腾讯合作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那就是互联互通。正如前文所述,腾讯手上有两大利器,一是资本,如大家所见,腾讯已经在主动调整在成熟公司的持股比例;另外一个则是流量。

京东、美团和拼多多的壮大,无一不与接受了腾讯投资,从而获得了微信庞大流量的浇灌有关,而未接受腾讯投资、和腾讯关系微妙的企业,如阿里系和字节系企业,则一直或主动或被动地徘徊于微信流量的流域之外。如果互联互通继续深化,从客观上来看,各家公司对微信流量的挖掘起码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也就是机会均等。

上个月月底,微信最新调整了外链管理措施,用户在私聊界面已经可以直接访问淘宝等外链,并在群聊中试行开放外链访问。

互联互通之前,京东在微信生态中赢在起跑线上,这被视作理所当然,但互联互通之后,“流量能卖给京东,为什么不卖给阿里”的质疑便应运而生。即便腾讯减持京东股权,这一质疑并不会消散。倘若互联互通进一步深化,腾讯的九宫格是向所有公司均等开放,抑或价高者得,还是干脆取消,是另一个足以影响互联网产业格局的问题。

主动降低自己占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权重”,这是大公司的时代命题之一,不惟腾讯,阿里也开始了动作。

今年9月,阿里退出入股不足一年的芒果超媒。东吴证券研报称,阿里投资涉及电商、文化传媒、云技术、物流、新零售等多个行业,且在部分行业代表性企业中持有较多股份;随着监管审查力度加大,预计阿里将逐步减少对文化传媒等行业的投资。

在内部管理上,阿里也开始从2015年开始施行的中台战略调整为多元化治理,阿里内部称之为建设敏捷组织,而外界则将其理解为分权。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腾讯和阿里投资、收购和自建业务,AT两强争霸的格局日渐形成,并延续至今。字节的崛起曾被视作这一格局改变的苗头,但本质上AT格局仍未有松动。

在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大背景下,AT两强争霸的格局,势必难以长久存续。

AT的发展之路并不相同,腾讯是靠投资组建了联盟,阿里则靠收购和自建业务组建了一个嫡系军团。

腾讯主动减持对联盟公司的股份,是从资本层面,解除联盟之间紧密的绑定关系。

换到阿里这边,就是要从过去集团管理的“大一统”,分散为各个事业群事权的相对独立。对阿里来说,分权既是在阿里业务愈加庞杂,身形愈加庞大的情况下,为了解决决策链条过长、反应迟缓等问题的一个解决之道,从客观上来看,也是集团将权力下放的一种方式,当然,权利义务必然对等,各个事业群在获得更大权力、更大自由度的同时,也背上了更高的KPI,之前成立“特区”的高德和淘特,就都立下了“军令状”。

一方面是联盟趋于瓦解,另一方面是大公司趋向分权,以往壁垒分明的中国互联网江湖格局,正在显露出聚焦主业、有序竞争的新趋势。对中国互联网公司来说,短期内或有阵痛,但以美国互联网产业的情况来看,“相忘于江湖”的未来,或许倒更值得憧憬。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字母榜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