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中国烟火气和都市感最贴合的城,我太爱了

上海之所以令人着迷,是因为它的杂糅型,能做到经典老字号情怀与小资洋气的格调并存。
2022-01-21 18:44 · 微信公众号:九行  老艺术家   
   

快临近过年,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经想好理想的跨年目的地。老艺术家毫不犹豫准备飞去上海

在我看来,上海是一线城市里新旧文化交叠得最瑰丽的一个,摩登的都市感与怀旧的烟火气并存。辞旧迎新的氛围,自然就有了。

如今谈上海必少不了武康路这些网红打卡地,说到底,武康路也不过只是上海众多马路的一条,也不过只代表了上海的万分之一美。

谁说去上海必去武康路?这里到处是弄堂和马路街巷,藏着老上海的岁月沧桑和烟火,又不乏新上海的都市感气息,在这里还能尝到“舌尖上的世界”,感受最洋气摩登的城市氛围。

在上海,荡马路逛弄堂最有腔调

打开一座城市的方式,并不一定是在网红地打卡,尤其对于上海这座城市来说,马路才是它的灵魂所在,它的纹理是上海自开埠以来“大都会”风格的体现。

上海人管“逛街”叫“荡马路”,就是晃悠悠从街头逛到街尾的意思,“荡”字很有意思,放下所有负担,慢慢游荡在马路上,任由思绪和脚步一同漫游。

都说在这里可以来一次不出边境的出国游,几乎再没有一座城能像上海那样将全世界各国风格的建筑保存得如此完好。

走在上海的马路上,你可以窥探到上海古今之变的痕迹,上海的南京路号称是“最世界主义的马路”,它早已成为*上海标识的马路,上海大都会的历史都浓缩在这条百年世纪大道上了,如今依旧繁华。

一座城市,无论它多么现代,总有一个地方能藏着历史回忆。上海最有历史感的马路,得逛到城隍庙这里来。

这里原来是三国时吴主孙皓所建的金山神庙,明永乐年间改为城隍庙,还藏着*老上海风味的小吃:酒酿丸子、南翔小笼包、梨膏糖、八珍汤等,城隍庙五香豆更是闻名四海。

最能引起购物欲的马路,一定是淮海路。上海有句老话说“外地人爱去南京路,上海人爱逛淮海路”,这条东起人民路,西止凯旋路的淮海路,原名“霞飞路”,属于法国租界,建筑风格*法式韵味,道路两侧种满了法国梧桐树。

在上海人心中,它是洋气高雅的代表,浓烈的现代商业气息,兼具丰富的人文底蕴,在这里购物成了一种身心的享受。

当你荡到了东平路,希望你此时此刻身边有个伴,因为它是上海最适合谈恋爱的马路

有人说,从东平路的一头到另一头,一个人可以用最闲适的心情去走,而两个人,则是最浪漫的步调。雅致、安逸、静谧的环境,让它足以被称为“申城*情侣街”

上海的马路就像这座城市的毛细血管,而深入探究会发现,上海的弄堂才是让它变成有血有肉的存在

弄堂最难得的魅力,是在岁月更迭的同时,依旧能保有上海温情、平实、市井的人间烟火气。

要是你逛到了上海最老牌的美食一条街——云南路美食街,这条300米长的小街上,被装饰得有些上海老弄堂的感觉,沿街一家家都是口碑榜上的常客,汇集了大江南北各种口味。

毫不夸张地说,云南南路之所以能成为闻名遐迩的美食街,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小绍兴鸡粥店”带起来的,*不能错过它家的经典招牌——白斩鸡配鸡粥。

而马路对面的“小金陵”,人气最高的是盐水鸭配鸭血汤,大家合力上演一出“鸡鸭对峙”的戏码。

在上海人眼中,老上海的味道少不了“鲜得来”的排骨年糕,它的排骨色泽金黄、外酥里嫩,与此同时,将松江大米与排骨一起加上甜面酱,浇上辣椒入口糯中发香。

这条街上的上海老字号都坐满了人,放眼望去让人食欲大增——烤鸭老字号“燕云楼”、江南粽子大王“五芳斋”、融入海派风格的“老陕饺子馆”、始创于1932年的老牌生煎店“大壶春”……随意走进一家弄堂小馆,就吃到迈不开腿。

荡马路、逛弄堂,老上海的生活底色,一览无余。

新上海,高级感是怎么炼成的?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新与旧的交替始终是避不开的难题。所幸上海在这方面做出了*的样本。

它既将旧有的文化底蕴保留了下来,又能在此基础上迸发出新的火花,都市的高级感就此炼成。

衡山路为例,它毗邻上海繁华的商业区淮海路和徐家汇,不宽的马路和干净的街道上,两边建筑风格迥异,既有浓密的法国梧桐、历史久远的老公寓,又多了富有各国情调的酒吧和特色小店。

入夜,这里一派人头攒动的浮华之象,在灯光的映衬下,路边的法国梧桐都多了几分白天见不到的魅惑。

热情奔放的美式“波钵街”,纯粹的英式酒吧“萨莎”,透出新古典中国风的“藏珑坊”,高雅幽静、中西合璧风的“小红楼”……各种风格的酒吧应有尽有,既可以在“时光倒流”茶坊中置身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上海,又可以在"Agogo"“真爱”里体验未来感极强的都市格调。

上海是中国美食文化的交会点,自开埠以来,西方文化就逐渐影响上海,西餐馆在上海早已种下了深厚的土壤。

因此,在这里总能吃到*中西结合特色的西餐流派——海派西餐。1937年前,上海西餐馆就有200多家,尤其以霞飞路和福州路最为集中。

福州路因此被称为“四马路大菜”,当时有名的红房子、德大西菜社、凯司令西菜社、蕾茜饭店、复兴西菜社和天鹅阁西菜馆等西餐厅都聚集在这里。

别看福州路特色书店多,书香气浓厚,这并不妨碍酒吧、咖啡店、各色风味餐厅林立,已经成了沪上青年最IN的聚集地

在如今的福州路,从青团到月饼,“上海点心界的祖师爷”杏花楼承包了上海人的情怀,网红港式茶餐厅“东发道”,上海人家门口的“静安面包房”,靠近外滩、风格相当老灵魂的爵士酒吧“blue & jazz”……如今正在主宰着新上海人的胃。

如今的淮海路,也就是老底子繁华的霞飞路,它是上海拥有酒吧数量最多的地方,是毋庸置疑的繁华商业街,甚至有人说它能与巴黎的香榭丽舍、纽约的第五大道相媲美。

对上海而言,新与旧从来都不是单选题。我们既可以去福州路上看看中国最早一批书局、报馆,去北苏州路上看看上海总商会的过去,也可以路过艺术情调浓郁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在老外扎堆的西餐馆里吃上一顿地道的意大利餐。

你也可以驻足淮海路商圈或者打浦桥商圈,这里既有静静小酌的清吧,又有蹦迪的自由释放。无论哪种方式,我们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灵魂栖息地

上海为什么令人着迷?

毫无疑问,上海称得上是国内将怀旧和摩登结合得最恰当的一线城市。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是开全国消费风气之先的地方。

自1894年开埠以来,一切时髦的东西——电灯电车、电报电话、公共卫生、消防治安、西方文学、历史哲学、消费娱乐等一窝蜂涌进上海滩,这些“现代性“在上海得以确立,创建了一种新的都市文化,构成了如今看来鲜活灵动的摩登上海。

都市感和烟火气相映成趣的上海,总能将老上海人的情怀延续得*格调。就比如上海人虽然在外人看来不胜酒力,但他们喝酒喝的不是量,而是小口抿酒,从中细品酒的情调。

很多人不知道上海早有“喝早酒”的习俗,在弄堂边上除了传出肉菜香,更有阵阵酒香,他们喜欢与三五好友推杯换盏,点上一碗清汤面,一碟白切羊肉,咂一口清茶后便开始喝酒,通常点到为止,享受的不过是与老友谈天说地的惬意。

如今在上海,虽然喝早酒的习俗渐渐不再,在传统的酒文化中更融入了海派风情,但从上海人喝酒的习惯,更能看到他们的务实、精明、理性与精致的格调。

比如他们餐酒文化更小资优雅,讲究搭配技巧,侍酒一定比其他地方更精细精准。他们选餐厅,首先想的是这家餐厅的出品质量是否精致?环境是否优雅?搭配是否称心如意?

这也是为什么都说上海是最适合年末与家人欢聚一堂的城市。每到春节,繁忙都市气息渐渐散去,上海市井的底色显露了出来,烟火气也延伸到了年夜饭的台面上。

在这里,从来都不缺各种形式的洋房餐厅,既有本帮本味的菜色,又不乏国际化的菜单,与亲朋好友在杯觥交错之间,白酒或许是最浓烈、最炽热的人情体现。

不少北方人以为上海人不吃白酒,其实不然。在上世纪50年代,以白酒为主的高度酒销量,约占上海老酒总销量一半。本地人虽不至于惟酒是命,但也愿意在酒桌的冷和热、拒和迎之间让味蕾在数度浅尝辄止的回馈中渐入佳境。

日常用酒,我们可能不大会去关注它的颜值,但是如果是过年用酒,这就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维度。比如,带着上海贵酒天青贵酿的家系列去探访亲朋好友,既有大曲坤沙酱香醇厚的卓然风味,又带来美学与文化交融的视觉体验,对于主人和宾客来说便是切切实实做到了有里有面。

想要感受本土文化底蕴更厚点的,是位于衡山路和支马路东平路口的一幢三层楼洋房别墅,这里曾是宋美龄举办宴会的地方,有个叫Sasha’s的复古餐厅*不能错过。

如果你想要家庭氛围感更浓的餐厅,意大利餐厅Rina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这里精致的露天小花园、半开放式的厨房、柴木和小壁炉都给整个餐厅添了些许暖意和温情。

上海之所以令人着迷,是因为它的杂糅型,能做到经典老字号情怀与小资洋气的格调并存,在这里你能感受到,新与旧从来都不是泾渭分明,而是迭代重生。

好比老上海*的特色糕点“沈大成”,至今已经有140多年历史,在发扬传统的基础上突破创新,蛋黄肉松青团等网红美食的问世,让它披上了新时代的外衣,在当下依旧是上海年轻人的心头好;风靡上海中产圈的网红蛋糕品牌Lady M,是将纽约经典轻奢品牌理念恰好*融入上海本土的样本。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九行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